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足人合理需要的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从当前频频爆发的"校园贷"事件可以发现当代许多大学生有着不合理的消费观,如追求个人享受的奢靡消费观、以传达某种优越感的炫耀消费观、超出实际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观。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观折射出他们把消费当作幸福本身,由此导致幸福观的异化。因此,高校要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成熟、理性、健康的消费幸福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校园贷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引发了高校教育者的深层思考。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校园贷制度的监管现状,接着对于法治视域下按照供需发展规律推动的校园贷将长期存在进行合理化分析,之后论述我国大学生应加强综合素养教育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高校应采取多层次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催生网络贷款,网贷的触手也深入到高校,作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大学生网贷在促进资金流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网贷的特征和网贷现状,从三个主体角度分析网贷的风险,并由此提出降低网贷风险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贷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校园贷的产生并迅猛发展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巨大的资金需求,而随之而来的校园贷犯罪却严重危害了高校校园安全与社会管理秩序。基于实务中的司法案件分析,本文将校园贷犯罪分为"裸贷""涉黑""冒用他人名义"三类典型案例,并从刑法规制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校园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文化方面首要论述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可见意识形态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中的错误观点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普世价值"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从高校和谐校园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强烈冲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挑战,我们十分必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范畴、从大学生主体地位入手建设网络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7.
随着江西省经济结构为导向的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价值取向之一.文章从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层面研究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优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8.
田林 《职业圈》2014,(16):42-43
危机感会让公司的机体保持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保持一种警惕和临界状态,才有可能保持大公司所应该具有的“活力”.危机是一种常态,并不可怕,企业家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提及危机感时写道,“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至今,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危机传播格局。中国的社交媒体虽然起步晚于推特、脸谱,但发展速度惊人。Web2.0时代的新媒体环境,打破了国境的壁垒,也给危机传播带来了格局上的创新。尤其是近5年以来,国内各种危机在新媒体格局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境内。大量的危机甫一发生,就快速形成国内和国际两个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0.
湖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湖南文创产业急需各种升级,需通过创新驱动将地域文化融入生产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该文在对湖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地域“新文创”的创新策略,并针对相关提升和突破路径提出建议。在新时代背景下,湖南文创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既要有文化上的创新,也需要结合、拥抱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8,(13):8-8
据《北京商报》报道,2007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法院接连受理5起拖欠房贷案件,原告均为中国银行上海闸北支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自我国千年来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凝练而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各高职院校也开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为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及教师应该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中,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高校培育,进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社会人才。该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思考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融入意义,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傲慢与偏见2014年7月12日,广州两位消费者到麦当劳用餐,点了两杯红茶后发现其中有极浓的消毒水味道。当时现场副经理解释,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店员前一天对店里烧开水的大壶进行消毒清洗后,未把残余的消毒水排清所致。该副经理同时表示该消费者可以提出赔偿要求,并在7时15分通知该麦当劳店长和地区督导赶到现场以妥善解决此事。但结果却是店长和督导两人直到9点多才相继出现。而在其间长达两个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国内的宏观环境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时代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战略导向,必将给我企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仍不确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国内流通放在首位,创设中外双重循环发展新格局。文章就以“双循环”格局的概述为切入点,对“双循环”格局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微时代"的来临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舆情监控机制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建立适合大学校园的舆情监控机制是"微时代"背景下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帮助学生剔除不良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精神和校园氛围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和行为规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的新形式,对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深入了解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发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全面剖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创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路径,对有效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内陆地区发展,实现战略转移,我国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为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明确俄语口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掌握不同层次需求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我国俄语口译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缓解当前俄语口译人才的缺口,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落实与发展。为此,高校需要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视域下俄语人才的培养情况,并且从突出校本特色、加强俄语口译课程建设两个层面研究了俄语口译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着较好的知识储备,但是在文化认知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文化自信不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和祖国发展的主力军,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和提升策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一批青史留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而在此之外,依然存在不少“有历史无文物、有格局无内容”的历史城区,它们正面临更新过程中的发展瓶颈。以此类“非典型历史城区”的代表河南省长垣市古蒲城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老城特色价值的基础上,示范性地总结出格局及关联性保护对于此类历史城区的重要意义,并以格局还原为主要目标,探索了空间梳理、风貌改善、精明发展等层面的更新策略,定制了可持续更新框架,彰显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语教学界一致认为,语言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其所展现的文化内容基础之上,然而在当下高校外语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置在目的语的教与学上,忽略本土文化教学,从而造成英语专业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该文采用随堂测试与调查问卷两种方式,以江苏省某高校英语专业135名学生为调查目标,获得测试问卷得分、测试问卷难易度、课程规划与教材情况等调查结果。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需深入探究学生文化信息输入与文化理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师的汉语文化水平,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