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总是与他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人的存在是个体生存的本体论前提",这是一个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命题.但是认同与证明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而对此命题严格的逻辑证明还始终没有给出.原因就在于这个证明要比人们所设想的过程复杂和困难得多,它要求我们超越经验的描述,探讨生存实践的始基性结构.本文从生存实践的始基性出发来论证"人总已经与他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人的存在是个体生存的本体论前提"这一基本命题.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论述,可以得出个体生存的实践方式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加缪看来,存在本身即是荒诞人对荒诞人生的一种反抗。荒诞人默尔索因察觉到世界的荒诞性,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局外人,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他而言都是"无意义"和"无所谓"的。但并非所有的荒诞人都会感知到这种身为"局外人"的孤独。孤独感产生于人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和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讲,"局外人"的孤独之感只是反抗荒诞人生的一个最初阶段。本文将从局外人与荒诞英雄,局外人与他人,局外人与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默尔索在反抗荒诞人生时的孤独之源。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和世界、和他人、和生命的对话与沟通的方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本领都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余秋雨《写作——与世界对话》)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高考作文,模式化的痕迹太浓,鲜有对话的精彩,难见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仁本体"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与世界圆融一体的终极根据,具有创生性、非现成性和关系性等特征。首先,"仁本体"是宇宙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始源,具有创生性;其次,"仁本体"不是僵化不变的现成实体,而要通过锲而不舍的人生实践去澄明开显,具有非现成性;再次,"仁本体"是宇宙万物共生的整体,指涉着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具有关系性。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77-180
《论语》汇集了孔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及人生信条,面对生活不怨天、不尤人,对父母恭敬孝顺、及时行孝,对他人以"仁爱"之心待之,行"忠恕之道"。这些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关系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利用《论语》开展大学生生命关系教育,能让大学生悦纳自己,感恩父母,宽待他人,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达到与自己、与亲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真正获得生命的充实与美好。  相似文献   

6.
思品教育必须要为学生的未来和幸福人生负责,要关注学生的"人生",指向学生的"人生"。"人生思品"教育从如何生、为何生、怎样更好地生等问题出发,把内涵界定为生物性教育、社会性教育两个方面。把与自己、与他人集体、与国家社会、与自然等内容定为四个教育纬度,提出了除班级授课制外的个别教育、分组教育、协作教育、学生教育等组织形式,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关注道德体验、改革评价机制、开展死亡教育等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通过对操心、他人、沉沦、畏、死亡以及良知等概念的分析,表现出了他对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问题的关注,其关注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世界中探讨走向本真的存在的道路,为人类从沉沦中返真,超越沉沦状态寻找出路,以实现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自由、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通过对操心、他人、沉沦、畏、死亡以及良知等概念的分析,表现出了他对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问题的关注,其关注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世界中探讨走向本真的存在的道路,为人类从沉沦中返真,超越沉沦状态寻找出路,以实现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自由、和谐。  相似文献   

9.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然而当前教师德性有在关系存在中逐渐消解的迹象,这主要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法实现成就学生与成就"德性我"的统一。而造成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在于,学校内部分工条件下,教师与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关系互动中教师存在的分散。教师德性要回归本真之理路,就要在趋向教师存在的统一状态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其自我世界、他人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召唤     
正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越丰富。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常法则:忠恕之道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和幸福人生奠基,为孩子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奠基"。近年来,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十九项基础德目中"责任与羞耻"的研究内容,确立了"干干净净每一天"的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学校从学生个人卫生、言行举止和心灵世界三个层面切入,借助"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以班级常规管理为行为跟进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继而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与社会负责、对大自然负责"的人生价值观。1".生态体验",自己打开改变之门。要培养一种好习惯,首先应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14.
留点空白     
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就让出三分,自己多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分美好。一个肯为他人留下空白的人,自己便能舒坦安乐。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  相似文献   

15.
电影《我不是药神》展示了病友们"病穷""穷死"、程勇类"活穷"、诺瓦类公司"利损"、公安机关与公职人员"职窘"等现实生活的重重困境,其各自的突围最终依靠国家与世界合理、平等、利民、人本的公序良俗、保障体系、竞争机制来实现。这些只是电影文本呈现的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的"存在"困境与突围有更大意义与价值:不管生存多艰辛,"活着"是最根本的追求,是最基本的困境突围方式。向死而生,有价值地活着,展现个体或他人的生命价值,超越现实关注理想、超越功利回归审美、超越小我归大我,都是突围"劳绩"进入"诗意",突围"生存"困境实现"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他人的困苦     
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幸福。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责任。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可能是信仰。他人的困苦,仅仅只是困苦吗?人生百态,世事变迁,在目睹他人的困苦之时,也许我们会给他们报以同情目光,殊不知在他人眼里,这些困苦意味着幸福。安徽一个村子里有一台"爱情巴士",它担着周边几个村的交通问题的担子。为什么叫"爱情巴士"  相似文献   

17.
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必然路径。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人生价值观的思想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民族和国家、人与自然等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刘震云关注入的现实处境、生存境遇、精神状态等人的存在图景.他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存在"作家,但他对存在一如既往的倾心、关注,对存在非理性状态的深切体认和感悟,对生存现实的荒谬性、不合理性的勘探,对人的异化现状的揭示与洞悉,以及对人生、历史、世界的本体论式的怀疑与追问,所有这些使他成为一名存在意义上的当代作家.对存在的审视、关怀、批判,是其大部分小说的内蕴和指向.  相似文献   

19.
一、题型分类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共18套题,呈现多元格局。就作文题而言,亦可谓花样迭出、异彩纷呈。现在对18道作文题作一番回顾,分其类,撮其要,指其优劣,评其得失,并以此为基础展望作文题未来的发展趋向,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对18道作文题进行大体分类。人生话题类。这类作文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心灵世界的体验和思考,在2007年的作文题中占了多数。主题有关爱(如全国卷Ⅱ题"有感于丛飞帮助他人")、励志(如上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题"我能")、感恩(如安徽题"提篮春光看妈妈")、人生思辨(如四川题"一步与一生")、审美情趣(如湖南题"诗意地生活",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等。  相似文献   

20.
波伏娃以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女权运动精神领袖的多彩人生蜚声世界.她的代表作<第二性>被誉为西方妇女解放的<圣经>.纵观波伏娃跨学科全息式的理论建构和传奇式的人生经历,既有对"第二性"存在的超越,也有荒诞存在的变奏和二律背反的复调重奏.她集毕生心血和聪明才智实践着人生的"畅想",在哲学、文学、政治社会文化活动、思想战线和妇女解放等诸多领域均作出非凡的贡献.她的一生不仅超越了"第二性"、超越了自身,同时也超越了普通"第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