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文献对外译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外译本是外宣翻译的经典案例,其成功得益于译本生产环节中中外译者和专家的合作、严谨的翻译流程和“三种意识”的翻译原则等。要改进国际出版和发行工作,完善党政文献外译标准,打造精品外译工程。要站在跨文化交际的立场,精选对外传播的素材;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译者的翻译优势和外国专家的母语优势,也要鼓励他们补齐各自的短板;要注重译本的设计和推广;要善于从不同渠道收集党政文献外译本的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2.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与奥地利—以色列犹太宗教思想家马丁·布伯不约而同地选译了《聊斋志异》,这两位身份迥异的译者,所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翻译《聊斋志异》上彰显出来的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翻译范式上都存在较大区别,尤其是其背后潜藏的翻译动机和旨趣有着明显差异。尽管如此,两个译本"和而不同",对后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巨大影响,成为所在语言世界的经典译本。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喜爱。自18世纪以来,《诗经》英译版本陆续出现,扩大了《诗经》的影响范围。其中,英国翻译家理雅各的《诗经》译本影响广泛、独具特色。在《诗经》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笔墨去诠释与复原原文,才能够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之意。该文以理雅各1871年《诗经》译本为例,以克劳迪显化方式为划分方法,从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性显化3个方面,研究显化在译文中的应用,以期对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显化”现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译者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生态翻译不断发展,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常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此时译者应主动适应该翻译环境,并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技巧、方法来实现目标语和原语之间的多维度适应选择,即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受中国读者喜爱,并且涌现出较多译本。该文以乔治高和邓若虚的两份年代相距较远的译本为研究对象,试探讨不同翻译活动的生态环境对译本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侠小说英译研究是解析中国武侠小说现有译介经验的重要路径,能够为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与传播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启迪。文章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两个方面剖析了《射雕英雄传》(卷一)郝玉青英译本的译者行为,研究发现郝玉青虽部分译文在“求真”与“务实”之间失去平衡,导致译者行为合理度较差,但从该译本整体译介效果来讲,其在“求真”与“务实”的把握方面上基本得当,译者行为合理度较佳。该研究为探索郝玉青的译者行为提供了参考,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射雕英雄传》(卷一)郝译本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三回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内容非常重要。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较为全景地呈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逐一登场亮相。在《红楼梦》的诸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认可度较高,但关于两译本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该文从语篇结构、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等3个方面入手,对《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译本都充分考虑到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的差异,并尽可能再现了原作语篇交际价值和整体的艺术效果,堪称翻译中的“上乘之作”。但由于译者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两部译作在词汇、句式和语篇层面,也都流露出原作之外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角,精准把握并着力传达了《聊斋志异》故事背后的"孤愤"情怀,这是英语世界《聊斋》传播与研究走向深入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经典之作《二十四诗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价值被海内外中国文论研究者所青睐。本文在梳理《二十四诗品》英译史料的基础上,择取有代表性的四个英文全译本:翟理斯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宇文所安译本、王宏印译本,从诗题、诗文、诗风三方面对其作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比较研究,进而考察得出《二十四诗品》英译的历时嬗变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单一理解到整体解读的思维转变,从简单译介到详尽注译的阐释演变,从诗歌译本到诗论译本的译介嬗变。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0.
张欣 《文化学刊》2014,(1):125-12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水浒传》库恩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为研究对象,结合译介学及文化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仔细研读《水浒传》原著及库恩译本的基础上,分析译本对原文所做的翻译操作以及对中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处理;同时解释中德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及个人价值观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虽然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但两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故事情节设定上,都突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将从整体性认识与分离性认识、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体主义意识、等级差异观念与人人平等观念、感性型思维与理性型思维等四个方面浅析两部电影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期能全面、客观地理解两种文化,有利于中西方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2.
译者主体性客观存在,随着翻译研究和理论不断完善,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外因来比较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的两个中文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对翻译风格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深度翻译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翻译策略。2014年,美国华裔历史学家、耶鲁大学金安平教授的《论语》英译本由企鹅经典出版,该译本所蕴含副文本的元素,呈现出典型的深度翻译特征。本文以其为个案,归纳译本中的序、前言、附录和文献目录体现出的深度翻译特征,并通过分析译文的评注,探讨深度翻译时的译者角色,以及结合译文中的注释,尝试总结深度翻译时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华典籍翻译和学术外译,带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彰显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中国文学外文译本对塑造中国的海外形象具有导向作用。本文以库恩的《金瓶梅》德译本为研究对象,依托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洋葱模型,从符号层面、英雄层面、仪式层面及价值观层面分析译本中的中国形象,并揭示出社会环境、赞助人与译者主体性对建构中国形象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体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鲜有将女性主义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来分析文本。本文从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飘》两种由不同性别译者翻译的译本为例,对比分析译者性别身份对译文词汇选择和及物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译者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女性主义翻译观,在翻译过程中流露出不固定的性别意识。若要彰显原文的女性主义色彩,还需译者采用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理论分析原文,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落实到翻译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一部璀璨的经典性文学宗教著作,它影响深远。其译本多达上千种,汉译过程对中国文化而言意义重大。《诗篇》作为圣经中最为耀眼的篇章,包罗大量绚丽诗歌,享有至尊荣耀地位。依据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译者努力追求目的语对译文读者的影响和源语言对原文读者的影响对等性。基于此,笔者对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性个案研究,以求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世界对《荀子》译介活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以往的研究多是聚焦于某个时期或某部译本,尚未有研究从翻译史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关照。本文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者和其译本,试图连缀成线,勾勒出百年来《荀子》英译史的脉络。本文还以信函访谈的方式,钩沉史料,丰富关于译者的文化身份的信息,旨在探求在北美汉学发展的历程中社会历史因素、学术思潮和译者个人学术旨趣三个因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期,融合诸子百家学说,将战国至汉初的思想融会贯通,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淮南子·时则训》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运用Word Smith 8.0语料库分析工具对约翰·梅杰译本、翟江月译本、DeepL机器翻译三英译本的语言计量特征进行对比,探究不同译本的译者风格和翻译策略。通过对标准类符、平均词长句长以及高频特色文化词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译本均采取显化翻译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其中,约译趋向于使用异化翻译方法,用短句将复杂的文言典籍娓娓道来;翟译趋向于使用长句将文言典籍通俗易懂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 DeepL机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低且平均句长数值最高,这表明机译在处理复杂文言文本时趋向于字面翻译,以此来保证译文的完整性和通顺性。  相似文献   

19.
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发行以来,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外译本的关注多聚焦在传统翻译学领域中,总结翻译策略,评析翻译结果。笔者打破常规,尝试用译介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结合德译本中的具体例子,分析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以及影响译者进行创造性叛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德两国文化的差异,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日本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一向被列为经典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周作人和林文月所译版本,笔者从作者背景、原著选择、译本内容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让读者在译本选择时有相对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