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施的故事,诞生于那段"生聚教训"的经典历史中。从顾盼生辉的浣纱女,到变身吴宫妃,关于西施的这一部分隐秘计谋,越人不会在自己的史书中记载。故纸堆里的这位美人,身影始终模糊。大凡"美人计"中主角,都不会留下一个好的名声,西施缘何在历代都成为一个例外?千百年来,西施的传说令人津津乐道无穷期,她的形象,渐渐借由文学的想象空间和细节描写,不断地被丰富,成为了一份珍贵的越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西施的故乡诸暨每年推出西施故里美食节,除了这道西施舌外,还有西施豆腐、西施醉月、西施藕、西施虾仁等,一道道菜点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古越遗风。在中国人的词汇中,豆腐是颇有些可联想的,占女人的便宜叫作"吃豆腐",而女人如果卖起豆腐来,多会被冠以"豆腐西施"之名。豆腐与西施沾上边,是因为有"西施豆腐"这道菜肴在先。据说,西施不但美貌非凡,而且也心灵手巧,擅长烹饪,曾以故乡诸暨盛产的葛粉调制豆腐羹,因其鲜美可口,邻里竞相仿制,称之为"西施豆腐"。  相似文献   

3.
一、搞好经济宣传,以经济促政治西方对中国有两种心态。一种对中国的情况一无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现在没有大工业,还是实行的手工业,中国很落后。这一部分人相当不少。另外一部分人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这两种情况都没有正确反映中国的现实,是  相似文献   

4.
一种叫"掉渣烧饼"的土家族烧饼从武汉火到上海,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蔓延全国,制造了一个无声的土家族"超女"创富传奇故事。这种小吃的创始人据传是一位女大学生,被人冠以"烧饼西施""烧饼皇后"的名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她靠传授技术和收取加盟费就淘到了上百万元。开一家烧饼店的最大固定资产就是一台价值3000元左右的电烤炉,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一个几乎公开的所谓调味料配方,加工技术也非常简单。这种烧饼2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西施传说纳入其中。世上本没有传说,有了文化记忆才产生传说。当这种传说依附于真实的历史人物,且这个人物又是一颦一笑、顾盼生辉的邻家女孩,那么这种传说便真切可感,令人津津乐道无穷期——西施的故事,就诞生于那段"生聚教训"的经典历史中。西施其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互相攻伐。公元前494年,吴国击败越国,  相似文献   

6.
周江鸿 《文化交流》2016,(11):71-73
正2016年清明时节,第十八届"神奇丝路,美丽新市"蚕花庙会在浙江德清拉开序幕,这一古老而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蚕俗节庆活动长盛不衰,令人叹为观止。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争先恐后"轧蚕花、抢蚕花",人人喜形于色,场面热闹火爆。古往今来,遂成为了春天里一出脍炙人口的江南蚕乡大戏。相传,越国范蠡大夫携美女西施途经新市,遇见一群采桑女。善良的西施将花篮里的鲜花分送给大家,祈佑蚕事  相似文献   

7.
正在阅读海飞过往的作品时,总能发觉他在脉络把握上的精妙之处。他写"烧脑"的小说架构,不仅是融合推理、言情、家国等元素,亦是以细致的方式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怀。浙籍小说家海飞新作《战春秋》的人物中心不再同以往作品一般聚焦于男性角色,而是以更多的笔墨描摹女性谍者的形象,像里面出现的西施、郑旦等人,都呈现出浓厚的悲剧色彩。众所周知,西施是越国用来迷惑吴王夫差的  相似文献   

8.
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70周年,邀请台北“古越阁”主人王振华先生携来珍藏兵器41件,在故宫永寿宫展出。这是台湾收藏家第一次在大陆展览藏品。故宫博物院同时邀请湖北省博物馆将其所藏“越王句践剑”携来北京,与“古越阁”收藏的“吴王夫差剑”共展。夫差与句践这一对仇人的最佳兵器摆在一起,像两朵姊妹花供人观赏,一时传为佳话。王振华先生,浙江诸暨人,西施的同乡,是国际上著名的年轻收藏家,才40岁出头。他的夫人王淑华女士也是一位收藏家。他们在大学时代,曾一起逡巡于牯岭街的旧书摊,被古色古香的明清字画吸引,立志于收藏事业。十多年前,王氏夫妇参观大英博物馆时,又被那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所吸引,  相似文献   

9.
小苏、柱儿、铁蛋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三个人同年同月生在同一个小山村的三户人家里。小苏生在农历初二,柱儿小他四天,铁蛋又小柱儿四天。小苏的爹是个土财主,人很善,跟村里人相处得不错。柱儿和铁蛋两个人的爹都是庄稼把式泥腿子,但这丝毫影响不了三个人的友谊。自从呀呀学语开始,三个人被各自的娘抱着就常常凑在一堆儿,大人们说话小孩子们听。等长到满地乱跑会玩泥巴时,三个小家伙好得居然比亲兄弟还要亲。长到五六岁上,小苏的爹说,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伊人     
(一) 美在真情。两情交好,由相识相近到相悦相慕,这原是一段漫长细致的相互审美过程。美的发现也必得借助时间老人。用男性眼光看女性,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古典西施或现代西施之美与不美,往往存在于欣赏者的主观镜头,你说她美她就美,你说她不美她就不美,从来没有个统一的规格和尺寸。即便是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被奉为我国四大经典性古代美人的西施、王嫱、貂婵、杨玉环,也只是那一时代某一君主的欣赏口味,不足以“领导”全中华美女新潮流,更不能成为世袭的美的永恒法则。故而我认为,美人之美首先是产生在审美者的欣赏过程中,情感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那动人心魄的温柔微笑与其说是画家对生活的临摹,还不如说是画家将主观  相似文献   

11.
以往,杭州人晚饭后都习惯往南去,因为南边是市中心,更热闹.然而,不知何时起,住在信义坊的老百姓却发现这些散步人群的方向在悄悄地改变了."不仅是我们拱墅人喜欢到拱宸桥一带散步,就连住在市中心的人也喜欢开着车子来运河.这里不仅有水,还有一片片绿地和公园."市民王先生将这一变化与这座城市水的变化联系在了一起--杭州之于水,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2.
王鲁霞 《职业圈》2011,(33):102-102
优秀班组的共同特征 一、是一支有理想的队伍。理想就是班组的使命,达成理想就是班组存在的价值。没有清晰的理想,班组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共同打造学习型班组,这就是优秀班组的共同理想,班组的所有成员都是为了这样一个共同理想走到了一起。班组的每个人,每天干些什么,干的事情都要和班组的共同理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中有个细节让人回味:参加会议的多数代表,一早搭火车来嘉兴,会后又赶当天的末班车回上海。这何尝不是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沪嘉一体化的一种渊源?当年,嘉兴到上海的快车近3小时,而现在,最快只要27分钟。7月的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目之所及都是游人和当地居民。那一艘红船、一片烟雨,将江南的风景与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连接在了一起,更是将过去、今天和未来连接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孰爱     
1949年7月,一件事弄得我忘不掉,事不大,却挺挠心. 13岁的我参军不到三个月,那时解放战争刚刚开始,被分到修建解放济南革命烈士塔的一个半军半政的单位.其中一部分人是设计师、工程师,全是解放以后留用的,他们拿的工资挺多,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另一部分是来自解放区,从司令员到炊事员都是供给制,一个月两块三毛钱.这个建塔委员会的第一把手叫万春浦,是司令员,我给他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5.
事物的本质有共性和特性两个属性。美的事物的本质也具有这两个属性。对美的本质的定义具备这两个属性,就揭示了美的本质,不具备这两个属性,其定义就是错误的。已往的美学各种学说对美的本质的定义几乎都不具备这两个属性,或缺共性或缺特性。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学说不具特性,人的本质力量显现学说不具共性,观念学说和美在意象学说也不具特性。本文扼要地指出了四大学说根本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长春是神的     
叶辛 《文化交流》2008,(10):46-48
长春是我走进的第十三个省会城市。连我都奇怪,在走南闯北的旅程中,虽说东北去得不多,可也有几次去过哈尔滨、去过沈阳和大连,怎么就会没有到过长春。这次到了长春,遇到了来自哈尔滨和沈阳的作家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城市离开长春都很近,通了高速公路,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路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5个孩子,3女2男。3个大的(邓林、邓朴方、邓楠)都是在战争年代出生的,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和爸爸在一起。毛毛(邓榕)和飞飞(邓质方)生下来不久,我们就搬到了北京。建国初期,爸爸工作特别忙,他的办公室很少有人进去,怕打搅他。可毛毛和飞飞例外,从小就在爸爸的办公桌底下钻来钻去。在地毯上翻跟头、打滚、过家家,爸爸从来不嫌烦。  相似文献   

18.
说起瀑布,年来得缘也游过几处。然能留下些许记忆的,倒是日前才去过的西施故里——诸暨的五泄! 五泄在国内名瀑排行榜上,可能还到不了前几名。但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述,被前人誉为“天下奇观”。说它奇,大概就奇在这“五”字上。当地乡人称瀑日“泄”。“五泄”者,五折瀑布之谓也。  相似文献   

19.
印象新加坡     
新加坡,人人都说那是个美丽的艺术之都,是个富饶安逸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个美、怎么个安逸法?这次我参加了北京旅行社的“新加坡一地自由行”,脚踏实地体验了一回。语言是基础,否则你连乞丐都没得做因为飞机晚点,我弄不清将什么时间抵达新加坡,于是一登机就冲那浓眉大眼的漂亮空姐问:请问几点到新加坡?空姐冲我只是笑而摇头,于是又问第二个,“不懂”!这一个用了两个平声“不懂”的,显然是生硬的华语。此时我猛然发现,这机组人员都不是中国人,我乘坐的是印尼航班,乘务员全是印尼人。我只好不再言语,扳着指头算从北京到新加坡约6小时,那么我应在…  相似文献   

20.
刺猬距离     
两只困倦的刺狷,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起,就相互刺痛,但离开了一段距离,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互相往一起凑。就这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