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郑于鹤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郑于鹤师从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祐。掌握了泥人张彩塑艺术技巧,继承了重色彩和写实性造型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从西方艺术及各种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将自己的雕塑艺术向单色和多材质雕塑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1863年,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沙龙作品展”里展出,被认为是现代艺术之起源。百 余年的现代艺术经历了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的过渡阶段,这是个突破模仿写实探索新艺术观念阶段。现代艺术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艺术家在美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大胆实验的阶段。第三个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传统艺术观念被彻底抛弃,艺术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彻底摆脱传统艺术的崭新阶段。现代艺术自诞生那天起,关于它的争执就从没有停止过。现代艺术不单单是一种艺术现象,它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观念、工业技术、哲学等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艺术反对传统的法规,致力于艺术的创新,强调自我的表现。对西方现代艺术判断和评价要基于一种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试图在现代艺术之现代性方面作些探讨和解析。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种植业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中岙村正在进行一场艺术介入的乡村振兴实验。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爱尔兰、日本以及中国的24位艺术家驻村创作。他们与中岙村村民一道,以"艺术介入乡村"为主题,共同描绘乡村、美化家园,演绎古旧乡村的"朴拙"与现代艺术的"高冷"相融合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唯有毕加索堪与张大千比拟"   1956年5月,应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携夫人徐雯波来到巴黎,与西方艺术家共同交流切磋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5.
梁凉 《文化交流》2017,(3):54-57
正在2017年春节前夕,中国文联领导看望慰问了部分老艺术家、老同志。在著名油画艺术家靳尚谊家中,中国文联领导认真倾听了靳尚谊对当前美术发展的思考与想法,并对82岁的靳尚谊老骥伏枥、仍然坚持油画创作给予高度评价。"靳尚谊在中国与油画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同属于西方和中国的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6.
申菡 《文化交流》2013,(8):63-65
他有着扎实的科班背景,以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见长,用油画、中国画、素描以及综合材料等形式多次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可正是这样一位"传统"画家,近年来却又把目光投向了"不传统"的艺术形式——汉字立体化,希望以此作为突破口,拓展现代植物化融绘审美理念。为了了解这"植化"旨趣,我拜访了他——在艺术天地中神飞的顾盼。  相似文献   

7.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美术界最负盛名的画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已驰名中外。他的许多艺术见解、美术论文和教育思想在美术界和艺术理论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0多年以前,吴冠中先生就在西洋绘画民族化的天地中苦苦耕耘着。70年代中期他又同时拿起中国画的笔墨,以寻求更新更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途径。画集《寰宇觅知音——吴冠中90年代作品选》是继外文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吴冠中画集》之后又一本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族艺术经受重大考验。作为满族艺术精华的集中体现,满族萨满教舞蹈需要艺术家的积极整理和保护。探索满族舞蹈当中蕴藏的深厚宗教元素,是延续传统艺术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图从舞蹈形态与意境呈现的双重角度,分析满族萨满教舞蹈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3日,"东方如在手稿展与艺术·家书2017国际青年绘画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落下帷幕。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的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有国际当代艺术家,如安尼施·卡普尔、丹尼尔·布伦、尼奥·劳赫和蒂姆等目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中青年艺术家,同时也有代表东方的艺术家李禹焕、  相似文献   

10.
“兴”作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与西方诗学思想中的“迷狂”有着跨越语言文化的多维契合性。中国诗学中的“兴”经历了从巫乐舞一体的艺术形态到“即物起兴”的诗学观念的演变,诗之“兴”是心与物相互感应的重要媒介,也是外物触发情感而生成诗歌的活泼生命体验。西方诗学中的“迷狂”同样经历了从“通灵而感”到“写神喻意”的意义转折,以酒神精神为内核的“迷狂”是最绝妙而原始的诗,也是西方悲剧文学与诗歌艺术形态的原初象征。超越“中西”之别,“兴”与“迷狂”的深层共鸣再次印证了中西诗学的互通性。  相似文献   

11.
正让艺术表达人类的共同关切,让世界多元文化友好交流,助推艺术创作的自由发挥,这是"中国钱江国际美术展"一以贯之的办展宗旨。作为展览主办方,杭州钱江国际美术馆是一家4年前新创的民营美术馆,推出的"2018·第三届中国钱江国际美术展",以"和平、自由、人文、环保"为主题,汇集了全球22个国家、60位优秀艺术家的近100幅佳作。  相似文献   

12.
栗子 《文化交流》2012,(7):37-41
张书旂是一位艺术的革新者,其卓越却短暂的艺术事业横跨中国和美国。他成就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西方绘画的元素重新激发了传统中国画笔法和美学的生命力。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作为一名从中国来到美国的传达艺术与友好的大使,通过自己的艺术将中国文化之美丽与优雅充分地展现出来,完成了艺术和外交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研究>已走过15个年头.在当前中国文化重新为人瞩目之际,回瞻<中国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化共命运的世纪走向,确实令人感慨与反思俱生,高兴与忧患共存.<中国文化研究>诞生于90年代的第3个年头,当时还是一个乍暖还寒、阴睛不定的时期,精神与世俗互为消长,光怪陆离,不一而足,<中国文化研究>也处于一个更为艰难与微妙的时代.人们还都记得,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文艺与美学领域的人文思潮的兴起,人们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当时有些学者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是背道而驰的.1985年,在当时的文化热中,大型不定期文化学刊<文化:中国与世界>出版了.第一辑发表了<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一文,文中提出:"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传统心理、传统知识形态、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必然要求于中国人的现代意识、现代心理、现代知识形态、现代行为方式之间的全方位遭遇了总体性冲突."而冲决这种传统的目的乃是使中国文化在80年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潮研究进行述要,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涉及到四方面的内容,即:自由主义的涵义以及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来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端与发展历程、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类型及其特征、自由主义没有成为近代中国选择的原因及其评价等。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更好地揭示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命运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正"出彩——牛晓林彩铅艺术探索创作展暨首届未来杯全国彩铅绘画大赛作品展"6月初在浙江赛丽美术馆展出。6月10日下午,一场关于"彩铅艺术探索创作"沙龙,让很多美术老师和学习绘画的同学们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旅美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牛晓林,从专业画家的角度重新定义彩色铅笔在教学和创作上的意义,为彩铅绘画打  相似文献   

16.
"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历时3年。此文对精品工程和美术大展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精辟评析,对展出的作品作了简明到位的诠释,特别是为艺术家深入历史、深入生活,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艺术化表达的可贵创作精神热情赞许,这是一篇凝练扎实的艺术札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形式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越加频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际舞台,但西方文化也传入到了中国,不同文化的碰撞下,导致西风东渐,对年青一代的价值观以及艺术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受众群体不断缩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面临着不小的现实挑战.为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术观"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需要从"艺术本体"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更需要从"艺术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借助亚历山大的文化菱形图式,通过纵横两个纬度对社会——中介——艺术和生产者——中介——消费者几大要素进行考察,揭示了"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并发现,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之建构与拆解的博弈正是"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安治在桂林文化城的始终都居住在桂林。他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诗人等的多重身份,使得他的期刊撰稿活动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他为期刊所撰写的稿件,一方面见证了桂林出版业的兴盛和繁荣,另一方面也是此时桂林美术理论和美术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桂林文化城美术出版的状况,艺术思潮和创作的倾向,以及艺术教育的开展,在他的撰稿活动中有着清晰和典型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类学主要是一门从西方思想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学科,但早期西方人类学所研究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异邦也直接刺激了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和反思。中国人类学曾经较多讨论"人类学本土化"的问题,现在更多需要思考的则是中国如何为人类学提供思想资源,对中国人论宇宙观的探讨如何成为世界人类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