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980年以后英法两国部分公有博物馆的治理方式转型为考察对象,探讨两国博物馆从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转变成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公共机构的背景、过程及成效,剖析两国治理结构的构成方式、运作模式和相关配套政策,探寻可供我国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发展话语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绝大多数国家和行业都在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而且,博物馆的新定义也增添了“可持续性”这一重要内容,可见博物馆将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未进行深入研究,缺少全球实践案例的探析。澳大利亚的博物馆部门关注可持续发展已有近20年历史,是最早关注该议题的地区之一。因此,分析澳大利亚案例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对我国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探讨近年来澳大利亚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将为对这项工作感兴趣的机构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型,并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到这个重大的议题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少年成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大群体,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华侨博物院努力尝试突破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青少年教育困境,以目标为导向,整体布局青少年教育活动体系,打造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提升教育工作者素养,注重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并将场馆服务与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相结合,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初步探索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路径。该文基于对华侨博物院青少年教育工作实践的思考,尝试讨论中小型博物馆如何深耕自身教育资源、协同多部门跨领域合作、借力信息技术融合,构建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中外数字博物馆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如何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着重分析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数字化运营水平、深化商业合作模式等,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文化价值创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20—21世纪初的中国高校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博物馆起源于高校博物馆。追溯博物馆的发展史,发现最早的博物馆也是源于高校博物馆。目前公认的全球最早的博物馆,即建于公元前284年,托勒密(ptolemies)王朝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当时称为缪斯学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科学与艺术中心。我国第一座博物馆1905年创建的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同样也是一所学校博物馆。这说明最初的博物馆与高校融为一体,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博物馆的数量、管理体制、功能、陈列形式、类型都发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副本",将旅游体验充分体现于旅游纪念品中将极大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受欢迎度。本文基于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在尊重晋祠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晋祠旅游体验的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晋祠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清教 《职业圈》2011,(1):43-45
海尔在转型,而转型中的海尔在这一过程中所尝试的创新模式之探索,不但为中国的家电企业谋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也必将为这个时代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志明 《文化学刊》2023,(12):127-13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由此出现了数字博物馆。随着博物馆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提升,由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方向。本文简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从加强对文物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新趋势,并介绍了智慧博物馆的使用价值,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与智慧化管理两个方面。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字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观赏的文化机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种专题博物馆不断涌现,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出现。中国黄酒博物馆和鄞州雪菜博物馆都是舌尖上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建立、完善与提升,为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元素是构成地域性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核心机构。在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展陈布局中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解重组、提取其文化符号进行抽象化呈现,既是博物馆传承和保护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基本手法,也是营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之建筑空间的题中之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地处福建泉州,其整体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尚红”精神,空间布局中吸收了诸多传统建筑元素,使古老的闽南建筑特色在现代性博物馆建筑空间中实现了再生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因其时效性、多样性、专题性的特点,已成为提升博物馆吸引力的有效手段。笔者列举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近年来在临展工作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临展工作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先进科学技术日益运用于博物馆工作,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更是在博物馆工作中得到明显体现。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寻找先进科学技术和博物馆之间的契合点,致力于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管理之路,以此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数字化的实现是博物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其中又以博物馆进行藏品管理作为基础。所以本文将对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其实施条件与策略,致力于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文化视角解读高校博物馆的特点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博物馆文化建设要注意对本馆文化特性的确定和培育。作为大学中的重要机构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作为大学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价值观必须符合所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免费开放,在我国博物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一阶段,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博物馆在发展进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旨在解读中小型博物馆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并深入分析如何更好地发展,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相信对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社会职能,民族文化博物馆凝聚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在普及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少数民族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在民族文化宫的工作实际,就新时期民族文化博物馆如何开展宣教工作提出了几点拙见,以供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具有独特教育资源的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展示地方文化,研究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在信息多元、快捷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普及博物馆文化教育,构建服务大众的博物馆公众形象,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趁着春暖花开,去西湖边散步、喝茶,是很多杭州人的休闲方式。但今年的春天却有一些不同—西湖边以前那些蒙着神秘面纱的会所,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亲民的博物馆、文化集市和平价茶楼。这不禁让人击节赞赏,齐声点赞。至2015年底,杭州30家西湖会所全部转型,内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我探求了那些温暖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实施整体改制后。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构建“1122”产业格局.就是兴隆矿业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形势、新的问题。要求正确认识企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要求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这对于维护企业稳定,推动企业成功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29日,宁波东乡鄞县大道东吴段68号又一家博物馆开业了,宁波邱隘咸齑登上了大雅之堂。 咸菜,在宁波人的日常俚语中称为“咸齑”。而制作咸齑的主要原料为雪里蕻,即雪菜,所以这座博物馆就被称为宁波鄞州雪菜博物馆了。  相似文献   

20.
华侨博物馆的发展与侨务工作大局、博物馆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试从侨务工作基本形势、博物馆行业发展主要趋势出发,在分析华侨博物馆的角色定位、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就华侨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征集、对外宣传、社会教育、业务拓展、体制创新、学术科研、人员调配等具体业务工作提出粗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