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3个部分,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基于此,本文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对厦门市思明区非遗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提升非遗旅游保障措施、打造非遗大型演艺项目、打造非遗特色旅游景区、促进非遗融入文化街区四个方面探讨思明区非遗旅游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当代人的职责,更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围绕成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开发的价值、问题和策略,阐述应用3D打印技术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文化同化现象日趋明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存空间缩小、传承困难、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威胁、传承人分布区域结构不均衡、面临坚守与转行两难的窘境,并提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能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联盟、建立传承人多元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旅游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为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各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但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显得较为不足.基于此,该文首先对文化旅游的内涵以及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做简单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地名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以宁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地名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进行阐释,分析浙江地名文化逐渐消亡的原因,以及地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相关的创新思路及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肖瑜 《文化学刊》2010,(1):124-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连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七大模式。  相似文献   

7.
草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察哈尔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察哈尔文化自然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追求自由、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内核实质上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血脉相连、一脉相承.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推进察哈尔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察哈尔文化的发展与传...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历代名人资源丰富,别具特色。就分类而言,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具体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外延层,涵盖5种不同类别的历史名人文化,彼此和谐统一,又相互渗透。核心层和紧密层多以人物为中心,而延伸到事与物;外延层多以事件为中心,而落实到个人或群体。创新传承发展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系统构建、多层次挖掘、多环节联动、多区域合作4个方面对海南历史名人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性为研究视角,以广西灵山大卢村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分析社区居民对历史和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及层次,探讨文化自觉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指出大卢村文化遗产保护需增强社区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塑造积极的保护文化氛围,扩大居民对文化遗产旅游地保护的接触度,并提出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居民日常生活相联系,使文化遗产保护变为居民日常行为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龙门石窟是人类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历史和艺术的结晶,代表了人类杰出的艺术创造力。龙门石窟是唐代的缩影,再现了唐朝的社会形态和较为蓬勃的经济文化水平。建造时间长、朝代更迭多的特点使其保存了大量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这些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推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丰富,包括种类众多。在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国际沟通桥梁,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能够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英译案例,在外宣翻译视角下,译者总结非遗英译难点如非遗名称翻译准确性、非遗相关翻译、标准与形式的统一规范,探讨可采用的翻译策略,以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专有项的英译达到更好的外宣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13.
14.
研学旅行正在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不仅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新内容,而且成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贵州研学旅行教育刚刚起步,如何依托贵州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塑造研学旅行的"贵州模式",是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全域旅游学术视野下,以文化遗产的历史地标系统和经济系统为基础构建研学旅行目的地资源体系,将贵州遗产资源梳理为民...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校园文创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但目前校园文创产品开发还处于初步的阶段,缺少特色的产品。该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校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推广现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操作示范,提炼校园文化元素、采用多种设计方法,对其销售模式和宣传模式进行了梳理,期望为其他高校的特色化文创打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保障名城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向共赢,应强化整合型保护和创意化开发,并在其间建立协同耦合机制。整合型保护,包含区域联动整合保护、城乡统筹整合保护、动态评估整合保护三个方面。创意化开发的耦合机制则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遗产旅游品牌化、遗产开发产业化等基本模式。黄山市歙县作为皖南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其名城旅游发展提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型保护与创意化开发,必须全面契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大尺度区域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文旅发展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创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绝佳路径。该文以浙江舟山奇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多元主体协同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遗产蕴涵着无限充盈而鲜活的历史记忆和传承基因,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新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虽然远去,但精神的家园和血脉仍需赓续.在流行文化、娱乐精神、颜色革命等的冲击之下,红色基因的传承面临挑战.该文以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为例,发挥地处革命老区腹地的区域优势,力图突破以往红色基因传承的思维惰性和"三进入...  相似文献   

19.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能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并带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旅游业“智慧”程度不高、旅游建设中各部门缺乏沟通配合等阜新市智慧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要实现阜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应从推动基础设施信息化、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体系、强化对智慧旅游服务的监管及提升旅游从业者素质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郑铎 《文化学刊》2016,(4):168-170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大族林立,这些著姓望族往往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常州地区的望族白氏,保留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的地面文物、家族墓葬、石碑石刻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增添了各类文物的生动性。本文以文物和文献为基础,对常州留存的白氏家族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推进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