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被中国人民誉为最响亮的歌而唱了近半个世纪的《东方红》,作为歌颂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代表性歌曲,已载入史册。它的作者李有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民。李有源1903年出生在陕西省佳县张家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家祖祖辈辈靠揽工租田过日子,饱受旧社会剥削压迫之苦。由于家贫,李有源没有上过学,但由于他聪明好学,不仅常自学文化知识,还善于编民歌、秧歌,  相似文献   

2.
史家在《旧唐书》中记载高宗龙朔、麟德年间两次议定封禅的诏令时采用隐匿不书的书写范式,借此规避诏令下达后出现的天文灾异和自然灾害对封禅的影响,并重构封禅的起止过程,为统治者无视上天警示执意封禅提供合理化叙事。这种有所取舍的隐匿不书形成固定的文本体例保留在《旧唐书·高宗本纪》中,造成了与其他史料的记载差异。其后玄宗面对同样的日食警示时,史家将隐匿不书的手法应用到《旧唐书·玄宗本纪》中,以补全玄宗礼仪上的合理性。关注史料“没写什么”是研究封建王朝意识形态指导下历史书写的新视野,更能深刻反映历史记载的主观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论《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相关遗址与《维摩诘经》文本之间的对照、比较和分析,可以确定,诸遗址是维摩诘故事宗教仪式表演的场所,《维摩诘经》文本的形成则是以这种戏剧化的仪式表演为背景的。以宗教仪式表演为背景的具备戏剧特性的佛教经典是印度戏剧艺术影响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影响经历了由表演而文本,再由文本而表演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觏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李觏评传》肖冬松由姜国柱教授所著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七十五卷《李觏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纵览全书,深感是一本阐扬传统文化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上乘之作。此书内容和形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举其大要,约有以下几点。一、拓...  相似文献   

5.
《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李学勤关于月相问题的讨论,历史上本来是由《尚书》的注释解说开始的,早年研究金文月相词语各家,也都援引文献,可是近期有些学者却把这一方面淡忘了。本篇想把《尚书》及有关古籍的原始材料重新检查一下,或许对推动当前的工作略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通史》乃是中华民族生命精神史。中国文化是本于天的,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天道,没离开过形而上学的大道本体。因此,《中国精神通史》就是大道哲学精神史,形而上学史。所谓通史者,并非仅是时间上的古今贯通,而是贯通以道,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之史。《中国精神通史》全书16章,加中国精神通史"自序""界说""体例"等,共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05,(10):61
2005年9月,山东卫视面向下岗职工的著名创业访谈类节目<从头再来>请到了一们远道而来的嘉宾--国内知名休闲美食品牌"怪难吃"的创始人、重庆怪难吃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灿,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序言《康熙宁化县志》是现存唯一的清代福建省宁化县的地方志,它出自明末清初生活在该县的士人李世熊之手。该书第七卷《寇变志》记述了唐、宋、元时期发生的叛乱以及明正统14年的邓茂七叛乱,其中大部分涉及明朝后半期发生在该县的“寇”、“贼”的活动。笔者曾在1973年、1974年和1976年发表的《关于十七世纪的福建省宁化县黄通的抗租叛乱》(一)、(二)、(三)中,①介绍了《寇变志》中有关正德5年至崇祯12年间的内容,并全文翻译了其中从崇祯13年至康熙13年的有关内容。透过李世熊的记述,笔者探讨了领导“寇变”的黄通及其周围人们的活动、以及…  相似文献   

9.
邱健是今日中国杂志社的女记者、老记者,1987年60岁时退休。邱健是一个勤奋的记者,十年动乱后写了100多万字的采访稿,其中退休后就写了70多万字。邱健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记者,其选题范围、涉猎领域十分广泛。邱  相似文献   

10.
忠孝作为两种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后世常将孝与忠以《孝经》中文句化成的"移孝作忠""以孝事君"两句统一起来,使忠孝两种道德观念愈发同一化、政治化。但是从《孝经》文本出发,"忠"和"孝"则有既相联又有所区分的关系特点:《孝经》由"孝"主体的多元性扩充出"孝"观念无所不包性;而"忠"则成为"孝"在特定环境下的别称。  相似文献   

11.
何琳 《生态文化》2010,(2):37-37,47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塑造林黛玉形象的杰出篇章.是小说诗词中的杰出之作。同时也是描绘大观园中林木景物的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2.
《左传》虽为《春秋》三传之一,然最初各自成书,未尝求附于经。自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明言“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亦以官学加持,经传合并定为一尊,以为皆为编年之体,《左传》记事之连珠贯串,遂不可得而见。《左传》征引《诗》《书》《易》《礼》,无所不备,事详始末,自成首尾。学者欲穷究《左传》叙事体例,必当原始要终,求其本末。故自宋以来,学者仿效袁枢纪事本末体,依事类排比连贯,凸显事件的发展脉络,使端绪分明。如宋章冲《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马《左传事纬》等,均为其中较著者。本文欲从《左传》与纪事本末体二者,探究其发展转变之关系;并从文本变化的角度,分析《左传》与纪事本末体的《左传》,彼此之间承袭或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曾多次赞扬《诗经》文艺角度上的美,并从中援引诗教观点。无论从《论语》中《诗经》影子出现的数量还是整体质量上,《诗经》在道德修养和政治理念上都可以作为孔子及孔门思想的佐证,都可以作为一种现象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描述了五桩不同的婚姻,反映出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及当地人民的个人价值取向,揭示出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及婚姻对人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奥斯汀认为美满的婚姻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保障,更需要有以真正的爱情为基础,这种婚姻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于1929年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描写没落的康普生家族悲剧为主要内容,以多角度描写的方法重点深入刻画了三位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以女性视角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独特诠释,不仅反映出美国旧南方的历史风貌,也为文学界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本文围绕康普生夫人、凯蒂与迪尔西这三位女性形象着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承千年的诗歌总集《诗经》向我们展现了周代王室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乡愁诗都是以周代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受频繁的战争、繁重的劳役、不公的制度的迫害为题材而创作的,这些诗篇中包括军人思乡情怀、流亡者的怀乡情感、劳动者的故土情结。对此,本文就《诗经》中思乡恋土情怀诗篇的成因、乡愁诗的内心活动进行分析,探究古代劳动人民的思乡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成长,是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成长小说在文学史上自然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当代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我国北大教授曹文轩的《根鸟》都被誉为"成长小说的现代经典"。本文从成长模式入手,找出两部作品在不同文化下的相同之处,展示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为个人的成长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8.
向玉不久前去广州中山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 ,他的博士论文《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以下称《研究》)经评审委员会评审 ,一致通过了 ,并将论文送我一本。评审委员都是史学界的权威金冲及、张岂之、李文海、龚书铎等。听到这个消息 ,我也为他高兴 ,情不自禁地翻阅起他的论文。边看边想 :与其说是为他高兴 ,不如说为他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要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 ,在事业上就能成功 ,在学术上就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这是无数有造诣的前人和今人的事业证明了的 ,毋庸我累言。…  相似文献   

19.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自幼成长于父权独大的铁笼里,使得李玩只能将宠物狗爱因斯坦当作自身精神世界的依托。在现实的压迫下,她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语抵抗,但最终都只能接受现实对她无效反抗的无情嘲讽。中国式家庭的教育似乎是一种剥离羽翼的方式,对每一个无法接受成人世界教化的孩子处以无尽的禁锢极刑。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女性婚姻视角着手,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辅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傲慢与偏见》和《我的前半生》中6位女性不同的婚姻模式和成因,不同人物眼中的理想婚姻模式取决于迥异的自我认知和当前社会背景。另外引出两位作者笔下婚姻观的侧重点,前者强调理想的婚姻应该有感情基础并相互尊重,即基于尊重和爱的需求;后者强调女性应保持经济独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即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从需要层次五阶段模型来看,女性对婚姻的需求层次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步提升,个体独立思想变得显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