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衔接视角分析和研究埃兹拉庞德的诗歌Villanelle:The Psychological Hour,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同时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直观的语篇衔接模式。旨在通过对庞德诗歌的分析,发展运用衔接理论。本研究首次运用衔接理论分析庞德诗歌,拓宽对庞德诗歌的研究领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庞德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感遇》一诗作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之时,在其十二首诗中,诗人对被贬之后自我情绪的描述,呈现其对仕途的淡化和对逆境的顺适与超然。该文以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从意象衔接的角度,对张九龄《感遇》诗中所营造的意象展开分析,旨在揭示意象衔接手段在诗歌语篇中的衔接功能,为《感遇》诗的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变异是是诗歌语言前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统计和分析前景化理论中变异的语言现象和衔接机制,对e.e.卡明斯诗集《没有感谢》中前30首诗歌进行系统地剖析,来探讨变异的手段所要达到的前景化效果,从而深入阐释前景化理论下,诗歌语言变异表达和传递的主题以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文体中,作者会运用某些衔接手段来达到意义上的连贯,表现主题。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达到连贯的衔接手段有极为独到之处。本文以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和约翰.济慈的《无情的妖女》为例,分析了英语诗歌为实现连贯而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以期为英语诗歌学习者更有效的分析和理解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变异是是诗歌语言前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统计和分析前景化理论中变异的语言现象和衔接机制,对e.e.卡明斯诗集《没有感谢》中前30首诗歌进行系统地剖析,来探讨变异的手段所要达到的前景化效果,从而深入阐释前景化理论下,诗歌语言变异表达和传递的主题以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Paul Fussell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华兹华斯的诗论对《伦敦,1802》从韵律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诗歌韵律与诗歌主题语言之间的关系,内容与形式完美有机的统一,解读诗人对韵律、语言和主题恰到好处的把握、运用和处理。力图展现华兹华斯诗歌创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诗人个性追求的新视角、新技巧。  相似文献   

8.
以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理论、及物性系统和词汇衔接理论对王维的《鸟呜涧》和华兹华斯的《在威斯敏斯特桥上》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找出了它们体现出不同静态之美的语言学根据,同时也希望能对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中英诗歌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虞姬》的两种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两种英译文的语音模式。旨在通过语篇衔接分析来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英译问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篇重构,进而提高读者的感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郭福琳 《现代英语》2023,(21):76-79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功能对诗歌的解读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语篇功能将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使得语言和语境发生联系,凸显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出发,对迪伦·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的主位内容、类型和主位推进的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诗人通过重复相同主位和利用主位推进模式表达了渴望父亲勇敢地与死亡作斗争的情感,凸显了诗歌的主旨主题、诗人谋篇布局的逻辑性和整个诗篇的衔接性,为诗歌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诗歌语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本文运用意象衔接理论,从愁苦类意象的语篇衔接手段出发,对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进行分析,以揭示该词中愁苦类意象的语篇衔接功能,为该词的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窗。  相似文献   

12.
皎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史上最有分量的诗学著作,是对此前长期关于诗歌风格研究的一种新的发展,其中很多的诗歌理论对中国诗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诗式》风格论和诗境论作简要的分析,可见《诗式》对司空图品味诗歌意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篇衔接理论最直接的应用是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衔接理论应用分析,旨在探索衔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丰富我们对衔接理论和语篇分析的理解,为运用衔接理论进行语篇分析提供验证性依据,并对该教材的教学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14.
银凡 《考试周刊》2011,(6):36-37
语言是多层次的.因此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不同层次都有所反映。诗歌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要将其译为另一种语言并在目标语中再现其文学之美.就必须研究和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自然、连贯、传神,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作者以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及物性系统为视角,对美国诗人舟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停步》的英文原文及四篇中文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功能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功能出发,运用本功能的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说明语言语篇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主要通过燕卜荪的《复义七型》中的复义理论及其诗歌分析方法和朱自清的《诗多义举例》中的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分析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用以说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对朱自清诗歌理论的影响以及他在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时所生发的一种变异现象。还指出朱自清的这种适合中国特点的中西结合式的诗歌分析范式对于形成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著名短诗。从格律角度分析该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中使用了特点鲜明的格律技巧,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表现力,从而深化了诗歌主题,突出诗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Halliday等的衔接和连贯理论来分析唐诗《回乡偶书》的衔接性和连贯性,由此得出结论:该理论对汉语同样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仅从词汇层、语法层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未必能全面立体地反映语篇连贯的情况,对诗歌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引入语音层对诗歌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在此以艾米莉·狄金森以死亡为主题系列的代表作之一《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为例,以衔接和连贯为指导,从词汇层、语法层和语音层三个方面对其衔接手段的使用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立体地揭示语篇的连贯程度。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诗歌是英美文学中的一种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文体。早期英语作品都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英语诗歌是语义和形式结合的产物,由于中英文化语言差异,导致诗歌欣赏方法的不同。以威廉·布莱克《伦敦》为例分析,我认为铿锵的音韵,真实的意境是这篇佳作流传久远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