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之声     
△江苏省阜宁县邮电局薛加成我是一名年轻的报刊发行员,1985年底在接待订户订报刊的时候,结识了贵刊。去年我订阅了一份《新闻与写作》,从中使我受益最大的是郑贱德的关于小小说写法的文章。通过学习和反复琢磨,我对小小说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加深了了解。去年10月份我开始了小小说写作,首篇即中,被《江苏邮电报》采用,第二篇获得了该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优秀奖。《新闻与  相似文献   

2.
读报札记     
董治顺 《今传媒》2007,(10):39-39
好一个"合股订报" 2007年6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2版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农民合伙订报值得效仿》,讲的是河北省农村的两件新鲜事:一件是肃宁县袁佐村有7户农民,每户拿出100多元,订了近10种报刊;一件是邯郸市馆陶县赵寨村有6户蔬菜专业户,平摊报款,订了5份报纸.用农民的话说,合伙订报,出一份钱,看多种报,经济划算.  相似文献   

3.
期刊是高等学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资料来源,所以千方百计提高期刊利用率,是充分利用馆藏,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之一。结合我馆的具体做法,就如何利用过刊开展服务工作问题提出一些看法:l、充实过刊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本身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提高服务质量有很大影响。过去总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9,(5):58-58
1.根据读者过去习惯性订报时间安排征订 大部分读者都会形成习惯,在某一固定时间缴纳下一年度的订报款。读者数据库忠实地记录着这一信息。报纸征订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将往年近一段时间订报的读者信息收集起来,安排发行员上门征订,  相似文献   

5.
公费订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其中问题不少,应予改革。我建议除办公室真正需要者外,从严掌握公费订报。个人看报个人自己订。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有利于工作。有的人专爱在办公时间看报,有些懒散的人更把报纸作为消磨时间的  相似文献   

6.
王海群 《青年记者》2005,(10):44-45
8月15日、16日,《读新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致读的信:“为做大做强《读新报》,我报社拟剥离经营部分组成传媒公司。在资本运作期间,我报从即日起休刊。从8月22日起至8月28日止,《读新报》的整订用户,可凭订报收据改订《生活报》、《老年报》或《家庭保健报》,如不希望改订,可凭订报收据到《读新报》社退取从休刊之日起到年底的订报费。在邮局订报的用户凭收据到邮局退取订报费。  相似文献   

7.
我馆是一个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约170万册。馆藏的大部分图书,包括所有的外文过刊、中文科技过刊、外文书,都在内阅借书处流通使用。近二年多,我们共接待读者六万六千人次,提供书刊二十一万册次。我认为,这里的读者需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周期性和变换性。一、需求的多样性:多样性,主要是说不同类型读者对书刊的需求不同,各有自己的针对性。1、科研读者:老年科研读者:主要是教授和工程师等。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高的外语水平,是科研的指导力量。他们查阅的目的性明确,一般都需要外文书刊,外借与内阅并重,尤以外借外文书为多,对期刊的需求量很大。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     
辽宁省《海城市报》卢金广:我对《新闻与写作》中“刊林漫步”专栏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第一期刊登的《短新闻写作手法》、《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法》等文,看后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法》一文,给予我们的指导是很具体的。过去,我们就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编采人员中探讨多次,但在新闻报道中并非都应用得很好。有不少作者不会用事实说话,致使文章空洞无味、言之无物。到现在,我已积累“刊林漫步”栏里刊登的文章200余条,放在案头,成  相似文献   

9.
读者之声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银行李国盈:初学新闻写作时,尽管手勤,但由于缺乏写稿经验,投出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我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那里请教。他建议我以后要多读些有关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我订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此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理论通俗易懂,尤为重要的是:此刊每期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一些作者的典型经验和写作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28日,一条新闻令中国的百姓们兴奋不已。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向全社会发布:677种报刊已经从2004年的征订名单中被删除,并附上停办报刊名单。基层群众往年需要支出的一笔可观的订报订刊款额,在一夜之间得到了相当  相似文献   

11.
读者调查表     
尊敬的读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状况,建立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呈现更优秀的书评作品,我刊将展开大范围的读者调查,我们希望听到来自您的真实声音,帮助我们的进步,请您将填好的读者调查表寄回或发E-mail到我社邮箱。衷心感谢您对我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湖北恩施地区在落实大包干为主的责任制后,农民群众在放开手脚奔向富裕的同时,渴望学习科技、了解政策和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的情况表明,由于生产队公费订报改为农民自费订报,再加上现在发往农村的报刊日益增多,农民订阅报刊有了选择性,因此,一方面各县收订报刊的金额,比建立责任制前增加了10%以上。另一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民报》在今年抗洪救灾报道中的6篇致父老乡亲的评论文章(见今年8月份的《河北农民报》),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作为这个报总编辑的我,处理言论不是内行,所以只能谈谈我的实践。 我认为,任何一篇言论,首先必须做到是有感而发的。报纸上的言论是集中体现办报人的思想的,所以,言论本身不管是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编者同志:"新闻战线"七月号上,年一同志"谈报纸上的病句"一文中,谈到"成分并列不当"时,认为部分和全体不能并列,指出例句:"这一事实说明,能够革新技术,创造发明的就是这样一群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工人、技术人员、小知识分子".是因为应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而成为成分并列不当的病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有些句子,作者为了突出或强调叙述的对象,是可以把分类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与《新闻与写作》相识是在2004年9月,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领导安排我协助抓信息工作,于是就经常找一些有关新闻写作的书来读,由此就和《新闻与写作》结下了这个不解之缘。正好赶上一年一度订报刊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就订下一年的刊物。在与《新闻与写作》相处的一年里,培养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中学语文教研组杨明伟:听文友们说《新闻与写作》这本杂志很“实惠”,读后令人受益。于是,在1995年度的报刊订阅时,我自费订阅了一份。一看,第1、2期,果然“别有洞天”,后来,全年12期我都一一地细细研读了。诸如刊中的“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体会”、“写作杂谈”等专栏对我们如何写好稿,如何多刊稿,确实是雪中送炭。“新闻标题写作”、“散文赏析”、“知识与趣味”成为我语文教学的“好材料”。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这一年中,我写作、教学双丰收。这一年,我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西江日报》等新闻单位刊稿100多篇,并被上级评为“积极通讯  相似文献   

17.
为读者想周到杨东鲁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办刊应有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我以为《词刊》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词刊》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至少有三点: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1996年第4...  相似文献   

18.
对读者负责     
由山西师范大学语文报社主办的《语文报》,是一张为中学生阅读的语文专业报纸。它从1981年创刊以来,把思想教育溶于知识传播之中,深受读者喜爱。现在,该报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万份。最近,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发出通报,号召全省报刊都要向语文报学习,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语文报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为读者服务,对读者负责。语文报编辑部的同志们认为,语文报的读  相似文献   

19.
读者点题     
一、贫困地区有无新闻?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民业余通讯员,立志自学新闻学,搞出个名堂来,做有用之材。但有朋友劝我,不要写新闻。原因是我们这里经济不发达,文化也落后,没有什么可以上广播、报纸的事情,自学新闻学成材无望。我也觉得稿源枯  相似文献   

20.
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我在调研中曾听到有的读者批评说:“你们当编辑的对读者了解不多,出书不对路。”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发人深省,勾起我想对如何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和引导读者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了解读者是适应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