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解读一向是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尤其不太注意文本内涵的解读,以为它只不过是讲了一些一看就懂的科学知识而已,因为这里涉及不到什么复杂的形象分析与深刻的内涵寄托。所以教师往往是表面化地把文章内容再“说明”一下。比如《神奇的极光》一文,  相似文献   

2.
一、文思导引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属科学小品 ,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极光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奇观之一 ,自古以来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今天 ,它仍然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去探究那许许多多未解开的奥秘。本文采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 ,使文章脉络显得异常清晰。“古老的神话传说” ,以优美的文笔 ,描述了极光在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有关文献中的神奇形象。“极光一瞥” ,描述了极光经现代科学技术考察之后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真实面目。“极光的来龙去脉” ,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极光的成因。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品读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中(试验修订本·必修)的一些篇目体现出了学科渗透、文理互融的思想。齐民友《数学与文化》涉及到数学文化与哲学思想;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牵涉到生物学知识;曹冲《神奇的极光》介绍了“极光”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齐然尔曼《空间和时间旅行》和霍金《宇宙的未来》是有关宇宙的科技文,关涉到天体物理学理论;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赵鑫珊《人是什么》、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黄仁宇《孔孟》——这些是哲学论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说明文单元选入的《神奇的极光》一文,对极光作了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极光有了具体的了解。在获取知识、享受描写之美的同时,我们觉得本文存有瑕疵。现按该文的顺序一一指出,请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本中的科学说明文真难讲,《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枯燥无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是名篇,可我不太懂,简单说说算了。”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这样说。听了诸如此类的对话,我想起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老师很少讲说明文,总是让我们自己看,也不知道该怎么看!”难道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科学说明文真的没有讲头,没有学头吗? 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语文教师讲好科学说明文是必要的。科学说明文逻辑性强,说理清楚,教师在讲授时要因势利导,引领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懂文中阐发的道理,这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以及将来研究自然科学,撰写科技论文都是有益  相似文献   

7.
一、入课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曹冲的科学小品文《神奇的极光》。阅读本文,我们要读到些什么,又怎么阅读,请看投影片一,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及步骤。 投影一:神奇的极光曹冲  学习重点:  筛选有关“极光”的重点知识内容。  学习方法及步骤: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   抓关键句段   ↓   析说明方法   ↓   概括要点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全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 ?三部分。我们看作者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说到“极光一瞥”,再说到“极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学说明,章通过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和准确的概括,使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喜爱。高中语新教材对该的语言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使之变得更加准确、简明。将修改后的《神奇的极光》与旧教材中的原相比.  相似文献   

9.
×××同学问:《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它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色?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平实。如果在平实的基础上再生动形象一些,当然更好。《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从标题以“大自然的语言”比物候现象就可看出。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集中表现在开头两段文字中。先说第一段。本段写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立春过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刘恒在其“农民系列”小说《力气》《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狼窝》等等中塑造了一个个平庸却具有震撼力的农民形象,这些农民形象之所以能够令读者触目惊心,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展示着一种动人的“力气”形象。农民形象们本身正是这种“力气”的载体与展示舞台。通过对刘恒“农民系列”小说中主人公身上“力气”的解读。笔者认为这种“力气”源于一个“兴奋点”,流淌着“希望之光”,承载着“生存”、“赎罪”的重负,最终归于有意义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说明文是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文体,它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都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常常忽略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按照阅读教学的固定模式来上课,导致说明文教学的目标模糊,训练缺失,效率低下。下面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谈在小学说明文的教学中如何实现“趣”与“实”。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体裁来看,虽然以记叙文和诗歌为主,但是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裁,即说明文,如《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神奇的克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多篇课文。可见,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面问题: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科普说明文具有“三性”。哪“三性”呢?首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这里又提出了科学性。所以,科普文教学应做到“三性”统一。那么,怎样做到“三性”统一呢?“三性”的关系应怎样处置?各自的作用应怎样发挥?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比如,有人提出学习科普说明文“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所谓科学意识就是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知识改造世界”“,当然,在具体作品解读中,学生也会学到一定知识,包括说明文写作规律,但首先是培养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形象大于思想。一则则电视广告,正是因为一个个鲜活的明星形象才使人们记住广告的内容。一句句经典的《论语》、《庄子》,正是因为一段段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才使人们真正理解其深邃的内涵。可见感性的形象远比理性的思想更容易被接受。语文教学也是感性的,尤其是在学习写人、记事、明理这类文章时,我们更应该遵循“形象大于思想”这一理念,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想象塑造,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联系文内文外,积极建构文本形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解读人文内涵的深邃,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和谐共舞,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神奇的极光》一文,失误之处甚多。现根据文章顺序,指明如下:“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中的“一缕”应改成“一条”,“一条”才能和“光带”搭配。“如烟如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中的“行云流水”是个成语,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用在此处不妥。即使作为一种比喻,也和“时动时静”不能搭配,因为“流动着的水”不可能“时动时静”。另外,这一节开头的“夜来临了”应当放在“随着夕阳西沉”的后面。“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叙述平实 ,相对较为枯燥 ,教师普遍认为比较难教。为了促进说明文的教学 ,本期特别组织了各地 6篇说明文的教学设计 ,其中《鲸》《蝙蝠和雷达》各有两篇。这几位作者对“趣教”说明文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极光》(试验修订本高语二册)是一篇少有的诸“美”并呈的科普佳作。如果允许分开来说,那么,它有以下四“美”。  相似文献   

18.
《木兰诗》是一篇经典课文,深受师生喜爱。教学这一文本时,绕不开分析花木兰的形象,但是很多教师简单地将花木兰的形象界定为“英雄”,失之偏颇。文章从界定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巾帼英雄”入手分析课文内容,辨析《木兰诗》背后的故事,最终回归文本,指出将花木兰形象界定为“巾帼英雄”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文向学生介绍了各不相同的知识,有的向学生介绍了动物,如《恐龙》《鲸》;有的让学生了解一些仿生学知识,如《人类的"老师"》;还有的介绍了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神奇的克隆》等。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困惑。因为说明文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  相似文献   

20.
第五册第二单元写作训练的内容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说明文要写得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于生动有趣的说明之中,使人喜闻乐见,取得更好的说明效果,从而达到传播普及知识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形象生动呢? 形象说来就是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即选择好形象生动说明的角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明中心。这是写好这类说明文的前提。所谓“两个基本点”是指:(一)适当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寓抒情于说明之中,前者如《蛛蜘》一文中对蛛蜘捕捉各种飞虫生动传神的描写,增强了文章趣味性;后者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结尾以抒情的文艺性笔调对春蚕吐丝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赞美。其形象生动之处不言面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