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2.
有兰香竹韵、“桂影斑驳”的淡雅情致;有“风移影动、姗姗可爱”的清幽月影;能使人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无论怎么想象,那都应该是一处有“曲径通幽”、有假山花池、有亭台楼阁的去处。但,当你打开《项脊轩志》,你会发现,使归有  相似文献   

3.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既没有惊人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是围绕着项脊轩,写了自己读书、生活的情景和一些家庭琐事。初看似乎平淡无奇,但是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吸引着读者。  相似文献   

4.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对文学作品"空白"之美的最好诠释.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正是一篇巧妙利用空白艺术的典范作品.通过想象和联想,领悟其空白艺术,从而进一步解读其人其情,是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项脊轩志>.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1506-1571年)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常常被选入教材。这篇文章的正文写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这一年作者才19岁;其补文部分,即——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益矣。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了归有光的散文精品《项脊轩志》,将他抒写亲情与友情的散文风格定位为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叙述平常事件,表现平常人情方面。归有光在叙事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不同的细节描写表现个性化的人物,平淡而不单调;抒情时,自然含蓄、平淡蕴藉,所呈现的“欲语还休”的韵致,将这种风格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78):13-15
《项脊轩志》之所以感人,归有光之所以能够以淡笔写挚情,主要归功于其出类拔萃却不显山露水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从细节的选材、细节之间的组合、具体细节的描述三个方面探索《项脊轩志》中细节描写不易为人察觉的妙处。  相似文献   

9.
归有光因《项脊轩志》这一篇抒情佳作,而被闻一多先生称为“欧公以来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这篇散几经周折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获得了作为散精品的应有地位,可是几处不甚妥帖的译注,却影响了这颗圆润之玉的光泽。  相似文献   

10.
刘浩 《文教资料》2011,(12):15-16
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其极富特色的叙事抒情散文,善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之情。本文对其《项脊轩志》进行解读,分结构"关"情、细节"凸"情、质朴"增"情、叠词"助"情四部分对文章所蕴之情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宏宝 《学语文》2010,(2):17-17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小事,抒大情,正是此类树叶中的奇葩。文苑中的标本。清人梅曾亮说:。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俞主张。  相似文献   

12.
公元825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写了一篇文章《阿房宫赋》,过去了700年,到了公元1525年,明代古文家归有光也写了一篇文章,叫《项脊轩志》。今天,我们把两篇文章放有一起来阅读,竟不能不为两位文学大家的笔力所倾倒!  相似文献   

13.
一、组材,疏中见密,突出一个“巧”字。《项脊轩志》全文不长,涉及到的内容却很多。有景色,如日影返照、明月半墙等:有事件,如偃仰啸歌、庭院变迁等;有人物,如老妪、先妣、大母、吾妻等,不一而足,时空跨越几十年,记忆散漫琐屑。但整篇文章却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作家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代表作。本文状写的是一间格外狭小、仅“可容一人居”的“百年老屋”,记叙的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然而,自其面世之后,便久传不衰,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个中原因令人颇费思量。笔者手捧该文,品读再三,深觉它的成功,至少有以下写作缘由: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悲凉叫温馨.有一种绝望叫希望,这是我品读《项脊轩志》所产生的刻骨铭心的感觉。归有光用平淡如水的文字抒写至真至诚的性情.用悲苦苍凉的人生烘托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历历在目、活灵活现的亲情温暖了我的心灵。是多灾多难、无可掌控的悲凉冰冻了我的希望。对于归有光。我除了悲悯还是悲悯.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什么是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其中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展。""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展"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对应的便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相似文献   

17.
王猛  魏艳丽 《文教资料》2011,(10):14-15
中年丧妻,是归有光人生中最为悲切的一件事。归有光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表达技巧就十分丰富。《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归有光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多年来,一直被选人高中语文教材。那么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情”呢?《教师教学用书》分析得很明确。即“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人物在三世变迁后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既然是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那么有关家庭琐事的细节描写。都应重在怀念。但《教师用书》对“祖母赠笏”这一细节的分析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借项脊轩的兴废来表达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的散文。若能理清《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也就走进了归有光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散文作家中,明代归有光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因为他敢于把生活琐事、常人之情引进到“载道”的古文中来。这类散文最见真情,故必尚本色。归有光自己曾对那种雕琢的文风表示不满:“近来颇好剪纸染彩之花,遂不知复有树上天生花也”(《与沈敬甫》)。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写对已亡亲人的琐碎回忆,却于平淡中极见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