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蓓蓓 《考试周刊》2010,(47):33-34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相对于精确限制语而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本文主要根据“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探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指出模糊限制语可以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得体。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模糊语言的性质看,可分实用性模糊语言和艺术性模糊语言。试分别谈谈。实用性模糊语言是一种说话环境中使用的表达上不确定、理解上富有弹性的独特的语言。在社会交际中,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把话说清、明白和准确,“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场合中又不宜把话说得太死,因而倒需要特意采用用模糊语来表达,使交际双方对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都有个灵活理解或解释的边旋余地,这是一种语言的策略”(刘焕辉《言语交际学》)。也就是说,模糊语言的“策略”就是一种说话技巧即分寸、…  相似文献   

3.
准确性是交流语言的基本要求,但“准确”不同于“精确”,合理运用模糊语言有助于实现交流的目标,达到准确的基本要求。交流活动中,要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准确与模糊的关系,从实际活动出发,提高交流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蔷薇·故乡     
席慕容在诗中写道:“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晰了。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指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或表达的意思不确切。“模糊语言”一词是20世纪后期才出现的。1965年,美国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家查德发表了《模糊集》论文,提出了模糊理论。随后出现了“模糊数学”和“模糊语言”的学科。查德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大部分是模糊的名称,例如“大的整数”、“高的房屋”、“美的女人”、“绿色”等都是模糊概念。一、模糊语言有两种类型构成一类是模糊词语构成的。例如: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穷”是个模糊词语,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表述要简明,写文章语言运用要清晰、准确。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常碰到一种语言现象,它与“简明”、“准确”恰好相对,这种语言现象就是我们要谈到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模糊语在商务俄语交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体现模糊语在国际商务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模糊”变得“不模糊”,使表达者的信息更加精确恰当,从而促进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要求语言表达严谨准确,但是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会影响商务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反而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灵活生动、准确委婉、严谨得体。本文介绍了模糊语言的概念和语用功能,并对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商务谈判、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动态》八三年第三十七期刊登陈燮君的《关于模糊语言的一些辩证认识》一文说,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模糊语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言是引起人类条件反射的信号,是“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精确”和“模糊”的互为补充,使人的条件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新的水平。模糊语言是对精确语言来说的,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析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语言除具有规范性、简洁性、庄重性特点外,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准确性,以致在许多情况下,法律语言和法学家可以成为“准确”的代用语.然而,在现行法律条文中以及司法实践中,模糊词语却大量得以使用,如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一条款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词语均是模糊词语.由于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大量出现,不少人产生了“法律的伸缩性很大,定罪量刑是法官说了算”的错误想法.这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实施.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词语作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及其礼貌表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是礼貌表达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交际中,人们为了遵守“礼貌原则”,可以便于使用模糊语言来维护双方的面子,使交际顺利进行。本以模糊理论为出发点,利用“礼貌原则”分析了模糊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模糊范畴识别符,本身意义模糊的词语在交际中的礼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即不精确性或“亦此亦彼”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在人类语言中,语音、语调、词、语义、语法、跨文化交际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模糊性。翻译过程中上述诸种模糊因素往往会导致译文无法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因此研究模糊语言的翻译也是客观必要的。目前,模糊语言与翻译的研究者有,万来声《模糊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准确清晰的语言,信息有定,有定则味淡;模糊朦胧的语言,信息无定,无定则味浓,语言能诱发美感,清晰的语言好似百花园中的一枝鲜花,产生的美感有限定性;而模糊的语言领你进入千姿百态的大花园,欣赏对象扩大,美感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准确的语言内涵和外延确定,显得单调和概念化,而模糊的语言给人以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使语言丰富多彩、韵味无穷。和数学中不可缺少模糊数学一样,模糊语言是人们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过去的汉语研究中,人们对语言的准确性强调多,而对模糊性的  相似文献   

14.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生命力,但准确的语言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应理解为每一词、每一句都直接对应。具有直接对应意义的词、句,仅仅是局部的准确,当一份公文要涵概更多的内容,要清楚的表达某一过程和范围时,使用一些外延界限不确切的、具有游移性质的模糊语言形式(它不同于含混语言)效果会更好,这种模糊语言形式恰当的使用,会使公文内容更加简明和灵活。模糊语言的运用,增加了公文的简明性。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信息社会使原本复杂的世界更加纷繁多变,语言的本身又存在表层信息和潜层信息,有时很难用有限的非模糊词概括清楚完整…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踏莎行欧阳修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①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②草薰句:意即在风暖草香中骑马远行。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1)词的上片是用什么修辞手法写离愁的?写出了离愁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片所写的内容,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实证为基础以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作为切入点,说明了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分析归纳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五种功能。并进一步指出模糊语言的运用能使新闻报道更为准确与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经济写作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与“精确”并不相悖;在使用精确语言无法准确表经济现象时,就不是不使用模糊语言。经济写作只有正确使用模糊语言,才能提高表达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哲学中“语言转向”向“语用转向”的过度和发展,英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也从语义学的角度转向了语用学的领域。以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为例,合理使用程度变动语、范围变动语、直接缓和语与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和灵活性,使语气更为委婉柔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从此这一术语便进入了语言学研究领域。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数理语言等的一种基本属性。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表现在语言中的一类词语,它们具有修正和限制概念与命题,避免说话武断和加大话语接受度的作用。这类词语就是模糊限制语。拉科夫把模糊限制语描述为“能使事物更加清晰或模糊的词语”。他认为模糊限制语可让受话人选择所听内容的可信程度。韦氏词典第三版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有意使用的一种不明朗或模糊的表达。”而这种不明朗或模糊是能被听话者完全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吴敏 《文教资料》2009,(32):124-127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教育反思的关系始终是一种“遭遇”。在现象学的一无前提的“看”中遭遇到原初的教育体验;在对教育现象的本质直观中遭遇到了尚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借助教育学文本的写作,在对“语言的言说”的倾听和应合中使处于模糊状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自行显现。与教育反思的这种“遭遇”要求教师保持对经验的持续开放性和对语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