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蓬莱何时成为行政地名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西汉说”和“唐朝说”两种观点,其中“西汉说”占据上风。针对“西汉说”的缺陷,文章从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结合入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定“西汉说”证据不足,缺乏说服力,难以成立。最后得出结论,蓬莱作为行政地名始于唐朝初期,从而支持了“唐朝说”。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囧"形义新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囧"的形义,传统有"窗户说"、"仓廪说"、"祭名说"、"地名说"四种,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论证甲骨文" "的形义,认为: 取形于大明之日,在甲骨文中用作祭祀地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刑”、“法”二字的古形古义;从古文字形体及其衍变入手,系联考古发掘的上古史实,辨明二字的形义根据,以个案的方式,做了古文字与上古史的局部印证阐发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宜概括为在理论上帮助学生确立“欲说”的观念,在行动上激发学生“乐说”的兴趣,在训练中培养学生“善说”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籍贯的含义现有多种解释,我国有关法律尚无明确认定,在实用中会引起混乱和麻烦。一般有“祖居地说”、“出生地说”、“家庭久居地说”、“现居地说”、最初户籍地说“五种,对此有必要作出法律认定,应以”最初户籍地说“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问题,学术有不同的看法,通行的主要有两种,即“物质起点说”和“实践起点说”,而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似有不妥,本文从对“现实的人”的涵主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起点依据的揭示上,论证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就是“现实的人”这一例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围绕歌唱中“说”的作用这个中心论点,从“说”在歌唱中心的重要性,歌唱时的“说”与说话中的说的联系,说与唱的关系和怎样掌握“说”机能这四个方面展开,说明“说”的机能在歌唱艺术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亲关于“合肥”地名来源的说法质疑入手,运用了《尔雅》《诗经》中关于“肥”字的训释,推定“肥”具有“合”义,从而指出“合肥”地名来源说地悖谬。并试图从音韵学角度阐述“肥”是“会”的假借字,进而提出“合肥”地名来源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五行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产生一种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意向,被称为中国古代思辨理论和行为模式的理论,“是中国人的思想律”。“五行说”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五行说来源有极密切关系。关于“五行说”原始含义,论述众多,本文从母系氏族时期“鱼”的“图腾崇拜”观念沉淀延伸,着重分析“鱼”与“五”在音、形、义方面的历史渊源,探寻“五行说”的原始含义。  相似文献   

11.
“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作为文章之“气”,可析之为三:作者之气、创制之气和文本之气。由此可推演出“文气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着眼于作者的“养气说”、关乎创制的“行气说”和立足文本的“神气说”。因“文气论”在“作者——创制——文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它成为中国文章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要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由“厌烦说”到“愿意说”,由“要我说”到“我要说’’并最终做到想说、敢说、会说。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关于“说”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其中有一种“说”法较为独特,这便是固定“说”法。这些固定“说”法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在书面语中。熟悉并掌握这些固定“说”法,无疑会使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增强。下面分五个方面加以归纳列举。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说课一般包括四个环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仅有这四个环节是不够的,说课也要“说学生”。“说学生”与“说学法”看似相同,实则有区别。“说学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说学生”则除了教学生学习,还要考虑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5.
面对基础教育开展的“说课”教研和当前普通中学将“说课”作为师范生竞聘上岗一个重要条件的新形势,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设置“说课”课程很有必要,并且具有可行性:在“化学教学论”教学中引入“化学教学说课”设计的实践可以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6.
释“卸”     
“卸”的近现代常用义是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许慎《说文》中说:“卸,舍车解马也。”但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用“卸”字表示这个意义的。通过考证发现表示这个意义的古用“发”、“税”、“说”等字,这是古代方言的差别,后通言“写”应是“卸”的假借字。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献材料是在东汉,但与许慎所说的本义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卸”字是后人加进去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主脑说与主心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主脑说与主心说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在明代以前数千年中,主心说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心脏定位说与五脏定位说两大学派,直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这一著名论断开始,主脑说才逐渐取代主心说而居于主导地位。经明清的方以智、刘智,最后以王清任的“脑髓说”的诞生而宣告了主脑说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8.
《柳毅传》地名矛盾论解何长江唐传奇名篇《柳藏传》中存在着地名矛盾。其文一开始说柳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I柳毅送信到龙宫时对洞庭君说:“毅,大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湘滨”和“楚”二词很明确地将此故事限定在了巴陵洞庭湖。然而文中龙女却对柳毅说...  相似文献   

19.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20.
<正>唐代边塞诗中写及“阴山”这个地名的不少,注家们都释为“今内蒙河套地区以北的阴山山脉”。岑参在新疆写的诗里提到阴山的有五处,如用内蒙阴山释之则很难读通;有的研究者就只好说成是“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或者解释为“借用”、“夸大”、“为了使环境典型化”,甚至说成是“无妨加以忽略的‘错误’。”(见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其实,根据岑诗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