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evin 《中国传媒科技》2005,(8):24-25,23
<正>从2002年开始,我国主要运营商相继启动IPv6实验网络项目,2003年中,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简称CNGI)全面启动,国家牵头并投入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CNGI项目对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国家对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的支持达到了一个实质性和跨越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中国领跑IPv6     
刘东 《网络传播》2004,(5):24-25
2005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CNGI)项目正--Lg动,我国IPv6发展进程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6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并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工作。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改变旧规则,重新划定起跑线的机会。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继成功建成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后,我国第一台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核心路由器日前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紫光比威公司共同研制成功,从而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产业动态     
中国有了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它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5.
2003年底,IPv6的国家级项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正式公布。日前.中国第一个IPv6主干网开通,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正式走到了人们面前。下一代互联网是指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它是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并在一起,让电信与电视和数据业务结为一体,构成可  相似文献   

6.
新闻直通车     
国内动态中关村成立下一代互联网联盟【3月1日新华网】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IPv6)产业联盟于昨天宣告成立。作为联盟成员,联想、方正、京东方、中国网通、中科院计算所等25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将联合开发IPv6相关技术,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中国的产业化。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目前的互联网是运行在IPv4协议之上的,其地址为32位编码,可提供的IP地址大约有40多亿个,现已分配了70%。我国网民已突破9500万,但申请到的IPv4地址仅相当于美国两所大学的地址量。而IPv6的地址是128位编码,地址资源丰富,能提供更安全、广阔的应用与服务。…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及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3,(8):55-59
2012年是IPv6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务院明确在年底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国内外的ICP巨头们也纷纷公开测试IPv6协议,下一代互联网正在向我们走近。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终端接入广泛、安全性高、互动性强和参与度高等特点,这也给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只有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非传统国家的文化安全因素,并将之贯穿于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才能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13):65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等印发《关于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 基于IPv4(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的现有互联网,用于标识全球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地址约有40亿个,目前已基本分配殆尽.基于IPv6(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空间是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目前根域名服务器己实现对IPv6的支持,全球互联网管理机构对IPv6地址的分配速度日益加快,IPv6已具备广泛应用的基础.推动互联网由IPv4向IPv6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9.
2011全球IPv6高峰会议于2011年4月7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IPv6部署应用:世界与中国"为主题,集结了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全球一流专家和重要人士,呈现全球范围内最专业、全面的IPv6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主干网(覆盖20个城市39个核心节点)建设,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这标志着以IPv4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互联网全面演进。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