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世界行销的产业战略已经成为了多数国家民族电影生存的最大威胁.当前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作为亚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自觉实施了本土化发展战略,率先将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本文详细比较了中韩两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细致剖析了两国电影产业政策的差异,努力在比较研究中为两国电影的相互借鉴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宋晓利 《传媒》2016,(2):59-61
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产业运营体系的日趋成熟,使2014年韩国电影产业的销售额突破了2027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的大关.随着高层互访交流的次数增多,中韩两国在电影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2015年5月在成都举行了“中韩影视文化产业论坛”,6月在上海开展“中韩电影论坛——中韩合拍下上海模式的探讨”,9月在吉林举行了“2015中韩影视传媒高峰论坛”等会议,从侧面反映了中韩电影产业开始了纵深的合作历程.  相似文献   

3.
王琛莹 《新闻传播》2012,(2):178-179
中韩两国电视剧在本土之外的表现差异不仅是政策制定的不同,其背后更有中韩两国电视产业体制的差异、制播模式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中韩两国电视剧产业的管理体制、制播模式进行分析,对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勇  刘家豪 《现代传播》2024,(2):93-100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韩合拍片不仅影片数量逐步增多,而且题材、类型、样式和风格也日益多样化;无论在历史题材的古装片和战争片创作方面,还是在现实题材的多种类型片创作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在电影特效技术的合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为此,中韩合拍片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重要创作生产现象。随着中韩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跨越式的发展,中韩合作拍摄影片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当下,中韩合拍片的创作生产应该在总结此前合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多元合作与优势互补,更好地达到提高质量、共同拓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较快,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其发展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比中韩两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两国数字出版产业推动力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中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俊梅 《今传媒》2016,(8):87-88
中韩电影的合作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随着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增长期,中韩两国电影开始进行投资领域的深入合作。《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源于同一个剧本,中韩电影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一本两拍”,因为其考虑了文化差异,剧本进行了本土化修改,拍出了不同的版本,因此获得了成功,这一新模式既促进了影视的交流及跨国合作,又为国际间的合作探索了一种成功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卉莲 《出版科学》2012,20(2):94-97
近年来,中韩两国出版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两国出版业之间的合作已由版权贸易向深度资本合作迈进,并取得初步成果。政界、出版学术界人员互访为两国出版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书展和出版资助推广项目成为两国出版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上述中韩出版交流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后,提出在国际出版全球化、数字化这一大背景下中韩出版交流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亚群 《新闻世界》2009,(12):161-162
曾经风靡东南亚的韩剧随着其势头的减弱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出路。而异军突起的中国偶像剧在曲折中奋勇前进,问题也随之凸显。本文通过对比中韩偶像剧,研究了两国偶像剧在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中国偶像剧应当积极借鉴韩国偶像剧的成功之处,叙事着眼全球文化,制定完善的内容营销策略,优化制作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18日,由中国国家版权局和韩国文化观光部主办、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韩国著作权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韩版权研讨会今天发出了“促进中韩版权贸易与保护合作机制建立”倡议书,意在加强中韩两国版权相关机构及企业合作与交流,促进版权产业核心领域(图书、音乐、电影、电视剧、卡通、网络游戏等)间的合作.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韩国著作权委员会于2006年4月6日签订了业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以此为开端,共同促进版权登记、信息确认、流通情况调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静 《兰台世界》2013,(4):143-144
<正>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古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由于同受儒教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历史上存在同源性,进而衍生出很多相同的节日及民俗。春节作为中韩两国最隆重的节日,期间的民俗更具代表性。对两国春节历史民俗的研究,能增加两国的文化共鸣,加强两国的相互理解。一、中韩春节的历史起源  相似文献   

12.
VR虚拟现实技术诞生后,以其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的视觉叙事媒介,顺其自然地应用到电影艺术中。VR电影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也给叙事带来新的思考。基于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空间叙事与主题、人物塑造和事件发展、意义共享三个维度对中外两个VR电影作品进行差异分析,一方面探求空间叙事理论与VR电影实践应用是否匹配,希望为VR电影的空间叙事尝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从空间叙事角度为VR电影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13,(24):5
第十五届中韩出版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8月7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韩国出版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韩出版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本届年会以"多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全民阅读与出版产业发展"为主题,中韩两国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多媒体融  相似文献   

14.
肖慧强 《视听》2022,(3):83-85
主旋律电影蕴含的家国情怀是国民自古以来无法分割的民族情感,是国人根深蒂固的集体记忆.主旋律电影在注入家国情怀时,逐渐分化出革命历史片、伟人传记片和时代英雄片三种类型,并且将叙事方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最终形成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交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由于电影产业本身政策变革,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呈现出主旋律影片、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态势。就主旋律电影本身来说,其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呈现出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由此主旋律电影形成了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两种不同风格。就国家主流电影来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为代表的国家叙事将超级大片的商业元素包装进电影,形成了"新红色电影"这一独特类型,成为呈现国族空间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类型,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经济间的优势互补仍然是目前两国经贸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这种互补关系正在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君 《现代传播》2016,(4):81-86
乡村是中国电影史中可与城市相提并论的一种叙事空间类型。与城市电影一样,乡村电影的发展始终和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现实相呼应。通过对中国乡村电影的发展史及其空间叙事进行考察,发现中国乡村电影在空间图谱方面呈现出一个单峰波状图,在空间叙事方面则形成"农村"和"乡土"两种书写传统。  相似文献   

18.
熊忠辉 《视听界》2014,(3):18-22
认识数量规模巨大但价值稀释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与量少质优的韩国电视剧产业之间的差异,在电视剧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产品类型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电视剧产业整体优势、生产层面、价值层面、政策层面等方面阐述中韩两国电视剧产业的差异性,探讨中国电视剧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吴倩 《今传媒》2015,(2):86-87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自播出后,引发国内乃至亚洲韩剧风潮。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国内电视剧似乎正经历寒流。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韩两国电视剧产业的差距。在新媒体环境下,韩剧依靠韩国成熟的文化产业保障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将受众需求与参与放在首位,同时将多屏营销引入电视剧产业,使韩剧的发展再次迎来高潮。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电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与传统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随着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影又衍生出了新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一方面给网络电影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网络电影带来一些乱象.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电影模式与叙事策略的梳理剖析,力图探寻出有利于中国网络电影发展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