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李万健 《图书馆》2004,(3):99-102
中国有着悠久的藏书文化。清代是藏书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是由许多历史因素促成的。清代的藏书家人数超过其历代的总和,且分布地域广;其收藏丰富,藏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对发展学术贡献大;藏书家中多编刊专家,刊刻传布典籍成就突出;许多采用新式图书管理方法,主张藏书对外开放,促进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清代民国著名藏书家年谱》,对清代藏书家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曹辰波 《新闻世界》2014,(7):148-149
对民国期刊进行修复和数字化整理、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和CADAL的民国期刊库等三个我国常用的民国期刊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建设》2003,(3):17-18
20世纪上半叶,南京,这座有着1700年跨度建都史的文化名城,在其最后作为首都的短短二三十年间,完成了中国千年建筑史上第一次全国性首都的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极具才华的建筑师,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创作出大量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又不乏金陵王气的近代建筑,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不仅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典型意义。在众多优秀的民国建筑中,“民国公馆区”数百幢造型各异的别墅官邸尤显特别,其独特的风格和众说纷纭的名人轶事引领着人们穿越70年的历史,去搜寻当年这些…  相似文献   

4.
索靖、陆机是西晋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出师颂》和《平复帖》也早已为 人们熟知,本文主要依靠《晋书》、陆云《与兄平原书》等材料,考察这两位书法名家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5.
徐美洁 《兰台世界》2012,(24):82-83
明遗民李邺嗣(1622——1680),号杲堂,宁波府鄞县人,与黄宗羲为师友,与万泰、万斯大、斯同父子为世交姻亲。明亡后弃诸生,专意于乡邦文献整理,编纂《甬上耆旧诗》等。他的处世、交游,在明遗民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7.
符思毅 《大观周刊》2012,(41):25-25
鉴于目前学界对“经学”定义尚有争议,对民国“经学”概念又关注不够,文章试从近代历史学、治世学、传统学术三个角度对民国“经学”概念进行分析,以探究民国时期“经学”概念研究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陈义报 《编辑之友》2016,(10):103-107
民国时期,许多学术期刊都非常重视书评.这些书评在时间上分布不均,空间上分布失衡,各学科之间差异明显.各期刊书评都有自己稳定的作者群,且呈现不同面貌.综而观之,这些书评严谨客观,传播了国际国内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信息,实现了对学术共同体的沟通和评价功能,对当下学术期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佚名 《出版参考》2011,(4):27-27
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当年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曾任湖南省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病逝南京,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旁。  相似文献   

10.
11.
张丑《真迹日录》一书在习见的清鲍廷博刻本一系之外,还存在一种清抄本,在收录条目、内容顺序和具体文字上都与通行本有很大的差别。这种清抄本的作者是否同为张丑也存在争议。通过较全面的版本调查,本文梳理了《真迹日录》的版本源流,指出这种面貌特别的清抄本为习见本的重编本。  相似文献   

12.
史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26-96
民国初期,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竞争创办了多种深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杂志,其中《大中华》、《中华教育界》、《中华妇女界》、《中华实业界》等八种杂志风行一时,颇具影响,号称“八大杂志”。这“八大杂志”的创建,为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思想和观念上起了先导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近代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北大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容有四:其一,藏书资源管理,体现在书籍征购、分类布局、特藏管理和文献保护等方面;其二,图书借阅管理,包括时间安排、室内阅取、外借管理和社会互借等方面;其三,人事经费管理,集中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经费筹措和预算使用等方面;其四,空间设施管理,表现在划分专用、自习安排、活动预约和展览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谢雷 《图书馆建设》2012,(8):13-14,17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娜 《兰台世界》2020,(1):140-144
20世纪30年代之前,山东政局动荡,公路建设虽有规划但难以实施,公共交通事业也仍以马车、人力车及自行车为主。韩复榘主鲁后,对全省公路颇有建设,并借华北运动会在济召开之机,修缮济南市内公路。龙洞与灵岩寺是济南近郊的两处名胜,抗战前山东建设厅多方筹款修通了济南市至龙洞和灵岩寺的汽车路并开通了游览专线。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济南至全省各地的长途运输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山东经济格局及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民国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因此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行业优势,从民国文献资源建设、民国传统书目以及对民国文献进行整体分析统计的角度,深入开展民国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考察近现代我国通俗图书馆发展始末及规模入手,调查其馆长群体生成的背景与状况。通过对其中百余位馆长的性别、籍贯、学历、任职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归纳出该群体具有兼职官员多、学历普遍较高等特点,并显示出图书馆事业发展与政府意愿有效贯彻、馆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叙述了民国文献的现状和起草《山西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方案(草案)》的背景,提出了保护民国善本的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目前呈现出四个特点:对学人的生平事迹有较严谨的考证、由知名学者转向普通学者研究、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并重、注重档案资料尤其是美国档案资料的利用。未来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可从四个方面拓展与深入:扩大资料(包括外文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的查找与使用范围、著述的通读与比较解读、民国图书馆学学人著述的恰当评价及拓宽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视域等。  相似文献   

20.
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