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关羽研究以关羽史传、关羽形象、关羽崇拜和关羽传说四个方面的研究为主,从研究专著来看,又以关羽崇拜、关羽传说的研究成电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关羽进行了武将雅化和英雄神异化两大方面的加工改塑,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忠义贯古今、神勇震乾坤的民族武圣形象,使关公迅速走向社会各阶层并倍受崇拜,对关公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丽  雷天怡 《丹东师专学报》2010,(4):119-121,130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塑造关羽形象的成败得失,提出关羽从“人”变成“神”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功的典范.自1928年上海春潮书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来,《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中国的传播多管齐下,除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读物传播以外,还以连环画、明信片、主题展览的形式渗透于时代和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比较集中的宣传阶段,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不同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劳动,对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核心观点做出了新时代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7.
关羽“读《春秋》”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历史记载,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重塑。明代,关羽“读《春秋》”故事得到广泛关注,如明代的诗歌、《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读书图和关公科举传说,都有相关的记载和描写。这不仅使得关羽形象更儒雅化,也让“《春秋》大义”成为关羽“忠义”精神的物质载体,进一步推动了关公作为科举信仰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显著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散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两个核心,即“形”和“神”。探索从形到神的散文教学路径,为散文教学提供指导,能助力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本文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讨论从形到神的散文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关羽秉烛达旦读《春秋》的故事有其文化渊源,而"秉烛达旦"则促成了关公文化中"秉烛读《春秋》形象"的生成。这一形象已经成为关公文化的文化符号,此文化符号涵容了"关公文化"的深厚积淀,可以在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军 《历史教学问题》2004,(5):88-89,67
经济———社会史是国外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强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主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研究。长期以来 ,我国的世界史研究主要侧重于政治、外交等高级政治史 ,有关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则相对不足。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 ,要准确深刻地认识世界历史进程的全貌 ,将历史研究领域从政治史进一步扩展到经济———社会史已经是大势所趋。最近 ,邢来顺教授的新作《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以下简称《经济———社会史》)一书 ,针对我国学术界在德国史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 ,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深…  相似文献   

11.
用神话-原形批评理论来解读屈原作品《九歌》《离骚》中的“人神恋爱”模式,及其裹挟着屈原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力量的“人神恋爱”原型模式在《聊斋志异》的表现和变形。  相似文献   

12.
▲ 令人惊叹的管理研究成果《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组织了一个21人的研究团队,“花费了15000小时的工作量”,对1965年~1995年30年间出现在《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上的1435家企业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只有11家企业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并能够保持15年以上。为了揭示其中的规律,他们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竟然分析了数以吨计的企业历史资料和几万页的采访记录。如此顽强的求真精神,能不令人叹服吗?在如此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我们能够忽视吗?更何况书中充满睿智。将《从优秀到卓越》一书,…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三味书屋”的回忆体现出了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家庭要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要告知儿童从家庭到学校的原因以及学校生活的乐趣及益处,让儿童有一个接受心理。要注意保护、引导儿童的好奇心理和朴素的求知欲望。关心儿童身心健康,提倡开明包容的教育环境、温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和谐互敬的师生关系,反对以打骂为主的粗暴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首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本来看.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不必说百草园中美奇趣,也不必说三味书屋里的读书游戏.单是从百草园中到三味书屋的烦恼令人回味无穷。百草园虽快乐.但毕竟孤独.虽有无数个为什么但无法求解.无人解答;而三味书屋虽然陌生.多有束缚。  相似文献   

15.
一篇章有多种解读方法。鲁迅先生是一个思想型的作家,而且在写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已年满46岁,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型作家,因此,他的作品必然带着成熟的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这样,从研究鲁迅先生的思想出发,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思想解读”,应该是一个新的解读角度。  相似文献   

16.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18.
《九歌》是屈原对楚国的祭歌"《九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后,改编而成的一组情致缥缈的祭歌,考其源流可上溯至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虞夏时期的"《九歌》"。《九歌》接连赞颂了楚国九位重要的神祇,若不考虑其为祭歌的背景,那它所描绘的那种"男女"婉转幽微、魂牵梦縈的情思,绝对堪称是情歌中的极品。但《九歌》中情神凄惋的"人、神之恋",其宗教神话原型确是"以美貌的女祭侍神,歌舞以乐神,诱惑上界神君降临人间,以便赐予楚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考,以美貌的女祭侍神的风俗,不仅楚国如此,齐国、陈国等中原地区的国家亦如是,且此风俗与两河流域和古代日本亦颇类似。  相似文献   

19.
阎肃 《教育文汇》2004,(12):49-49
太阳公公为f十么起得那样早‘,月亮婆婆为什么晚仁才来到?为们么人伸下胳膊就念大?为什么甩两个拳头就念小?你不教,我们明11知道,老师啊,你真好,真真好!第一回背着书包进学校,第一[n1红领巾在胸前飘,第一回知道世界真奇妙,第一回懂得学识和礼貌,虽然天天都在喊,今天更要高声叫:老—师—好梅一丝白发都缠绕着您的辛劳.每一道目光都是爱和关切在闪耀,每一本作业里面都有您深沉思考,每一点微小进步都使您喜上眉梢,涌泉般的厚爱用什么答报?轻轻地喊一声:老师,您好!对着朝霞晚露爱哼唱校园歌谣,多半是抒发情怀展露些潇洒清高,今天在庄重节日里把…  相似文献   

20.
徐传胜所著《从博弈问题到方法论学科》一书,是国内首部全面讨论概率论历史发展的学术专著。该书通过运用内史和外史相结合、学派整体和数学家相结合、史料和比较相结合、概率思想和文化背景相结合等方法探讨了数学家对概率论所做贡献及其概率思想的演化过程,综合考察并合理重构了概率论从博弈问题思考到严密的公理化体系的发展过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