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电视产品化"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纪录片的创作风格也日益多样化。动画作为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视听手法,能否介入以真实性为本质属性的纪录片值得探讨。动画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对于言说纪录片的真实属性而言是一定意义上"解构—颠覆—重构"的过程。在事件真实的前提下,动画纪录片的动画表现形式只是视听语言的一种手段,不会触及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寒冰 《现代视听》2013,(3):50-52
无论中西,纪录片定义都强调了"非虚构"这一概念。但新时期的纪录片、纪实类节目却充溢着"扮演重现"与"数字动画",离所谓的"真实"越来越遥远。时至今日,纪录片的"非虚构性"似乎已经被电视制作人和观众广泛接受,一种"事实不虚,形式不拘"的纪录片观念正猛烈冲击着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峰 《东南传播》2012,(6):111-113
可视性素材的缺乏是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创作者们进行了大量探索。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艺术语言逐渐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创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引发了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进一步探讨。动画语言的运用属于纪录片的风格层面,而真实性属于纪录片的本质范畴,只要把握好本质真实,并不妨碍具有主观性特征的动画艺术语言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5):51-55
<正>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呈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录片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并辅以画外音、文字说明、图片等。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它讲究通过独特视角"复原"历史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形态的纪录片逐渐兴起,人们把这种全新形式的纪录片称为"网络纪录片"。这种纪录片通过对多种多样媒体技术的综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一词最早由"纪录片教父"约翰·格里尔逊提出,他给出了纪录片第一个定义:对事实(Actuality)的创造性处理.这个定义看似合理全面,却并不具备实践意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说以及各类影视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处理,怎么"处理"以及"创造性"尺度的把握在这个定义里缺乏有效的可执行的标准.格里尔逊也认识到自己提出的这个定义存在不足,在后来的著述中他坦言自己之前对"纪录片"所作出的诠释是"词不达意"或者说"含混不清"的(Clumsy).但是这个定义却给纪录片创作在意识上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同时也让我们对纪录片的记录和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考量.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而又不失"创造性",这就必然涉及纪录片创作中有关真实的"再现"和"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这一形式进入电视后,成了电视屏幕上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的一种节目形态. 从形态上来说,纪录片具有许多新闻的特征,属新闻范畴.它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再现真人、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越来越普遍的纪实创作手法,"真实再现"推动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创新,让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易被如今的观众所接受和感知。《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地记录船政学堂发展脉络的纪录片,在尊重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的"真实再现"表现手法让这段历史以更具视觉性、故事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9.
肖平 《现代传播》2004,(5):106-109
纪录片制作的"道德问题"是一个纪录片的美学原则问题.纪录片的制作与其他类型影视艺术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尊重事件的本来现场形态和面对观看者的诚信态度.这也是巴赞为什么提出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与空间的真实和叙事结构的真实这三项纪录片的基本原则的原因.因此,纪录片制作的"道德问题"不仅是一个创作理念的问题,而且是纪录片艺术形式的起点与终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创作经历,探讨了作为纪录片灵魂的真实性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从主观到纪实的演变,"格里逊"模式是典型的主观真实,"纪实浪潮"的兴起代替了"格里逊"模式,而探求"本质的真实"则是纪录片从追求表象的真实向更高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者在认识纪录片真实意涵上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1.
黄冠  唐翠 《今传媒》2015,(2):88-90
人物往往是纪录片作者最为关注的主角。而纪录片中的人物的发展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真实的人物故事贴近观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主人翁"的情感体验,因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类记录片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正是这样一部叙说真实,回归故事的人物类纪录片。本文将以此片为例,展开对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真实性、故事性、叙事性三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冷凇 《视听纵横》2008,(2):21-24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30年,是"真实"这一概念被不断解构,重构,颠覆的30年。历数中国纪录片的数次起承转合,都表现为一种对"真实"的矫枉过正。伴随着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际纪录片交流日趋火热,对纪录片"真实"概念的探索呈现出分化和论争的多元趋势。电视的"产品时代"和"多元融合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纯纪实类纪录片在未来会萎靡,但纪录片如果不鼓励新的样式突破,死命抱紧"真实"的稻草,注定会为其所害。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是以真实历史和现实为创作素材,用镜头语言来叙述的客观影像表达方式。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是用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而今天的纪录片,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使其在视觉呈现上更加立体、直观、震撼。本文就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所起到的效果、如何应用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思婳 《传媒观察》2011,(12):42-43
由周兵执导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外滩佚事》将上海外滩当成一个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刻划个体人的情感和命运来解读上海的面貌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外滩佚事》在形式上异于传统的纪录片,加入了大量"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运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情节叙事,并且首次邀请明星出演纪录片,这种运用"真实再现"和职业演员扮演的虚构化叙事手段给中国纪录片带来了一股新鲜前卫的风潮,但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真实再现”之理性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实再现"最初是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偶尔采用的一种表现方法.随着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使得"真实再现"开始在不少电视栏目中得到运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电视台几乎所有的纪实类栏目,如<科技博览>、<探索·发现>、<人与自然>、<走近科学>、<科学历程>、<见证>、<讲述>等,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过"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那么,"真实再现"真的是无所不能的表现手法吗?还是突破纪录片最后一道防线的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和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7.
观察性纪录片一般而言属于直接电影范畴,也强调跟踪拍摄和等待拍摄,坚持让有关意义在人物与事件自然进程中因不断累积、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随着纪录片观念及实践的不断发展,部分观察性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有限度地采用真实电影主动介入现场进行访谈等手法,努力以此来实现观察的深入与纪录的深刻,很好地促进了观察性纪录片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距离产生美"这一美学命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审美论断。神奇的是,在纪录片领域,距离不但产生美,还产生真实感。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贴近"才是"真实"的同胞兄弟,所以讲究真实的纪录片,往往强调零距离的观照,要求题材真实、人物真实、场景真实、时空真实和体验真实。但是,当原生态的素材近距离地堆砌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迷失在真实的谎言中。现实的紊乱,时空的单一,片段的局限,事件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每一部纪录片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切入点——这是纪录片拍摄的初衷。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被论者归纳为"四真"的理论,是"纪录片的生命"。但只是简单地遵循"四真",并不能就此让纪录片鲜活起来。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拍摄现场,需要随时观察拍摄内容中可以提炼、升华的细节,从而让纪录片可以接触到更深入、更厚重的内容,让自己的影片从而丰满起来。很多时候,这种可以让纪  相似文献   

20.
"真实"与"虚构"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创作观念长期成为纪录片和剧情片各自的基本属性.以虚构方式展现的基于事实的作品和以纪录片形式表现的虚构作品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独特景观."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作为两种主要类型,其融合"真实"与"虚构"的特性,展示了后现代哲学真实观影响下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