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立足点与归宿点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上。要立足赢得青年,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传统优势;坚持意识形态建设、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协同推进;要回归育人本位,以制度保证德育为先,以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高校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需要大学文化建设秉承文化育人宗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3.
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以文化人,坚持理实融汇的价值导向,激发心身融合的内在需求,凝聚知行融通的实践伟力,在谋划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上下功夫,在实现文化育人价值追求上上层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求实效,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之本是立德树人,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明晰建设的意义,理清建设的内容,探索建设的路径,充分发挥好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效,切实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任务。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探索创新高校阅读推广工作,充分发挥育人工作"价值引领、隐性教育"的导向优势,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从理念、制度和方法三个维度创新高校阅读推广工作建设路径,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工作新方法,充分发挥高校阅读推广工作重要育人职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文章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从明确主体责任、强化价值引领、发挥育人功能、构建工作新格局、创新工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教师自身的品德素质过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为我国培养具有德行的人才;协同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最新要求,高校应该整合自身资源,促进协同育人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本文叙述了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的概念,探讨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方法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责任重大。学校党委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党建各项工作之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良好的党风和校风,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清明校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9.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构建要始终遵循"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齐抓共管"等四大原则,通过"以理论武装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质量评价为导向、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五个重点方面着力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再次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理念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拓展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健全立德树人协同落实机制,完善立德树人评价指标,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构建立德树人一体化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校园文化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载体与重要形式。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其中文化素养培育至关重要。校园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实现的主阵地,而校园文化则潜移默化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对高校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要求,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是把课程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来设计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对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对于我们整个教育教学工作都至关重要。正确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立德树人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当前,我们落实立  相似文献   

14.
王丽  金晶 《科教导刊》2021,(3):55-56,17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很多高校为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对学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把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和课程思政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以初等数论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的教学切入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各类教学资源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以及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内在诉求,亟待高校"课程思政"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因此,高校"课程思政"要着力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加强"四个协同",注重"五个融入",倡导"五度"教育,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立德树人"理念,一是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风向标,二是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助力实现中国梦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路径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实施,发挥"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魅力及其价值,进而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展高校育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管理协同、机制改革、资源拓展等路径提升“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哲学社会工作只有把"育人"这件事抓好,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我们要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力争在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方面有所建树。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心理育人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理论研究方向和实践研究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存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工作任务有待明确、育人成效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完善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机制,应坚持系统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全面增强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实现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科学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欣 《大学教育》2022,(2):70-72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的课程建设要挖掘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和思政要素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深入贯彻教书育人一体化,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当以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交流,通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动态追踪课程育人效果,以第二课堂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