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朱世龙 《新闻知识》2003,(3):31-32,52
——产经新闻是一种新的报道领域 2002年,深圳商报开始将一些报道市场信息的版面统一冠以“产经新闻”的报头,独立于报纸的其他新闻版面,也相对独立于报纸的经济新闻版面。深圳商报的产经新闻版,分有服装、珠宝、美食、家居装饰、建材、汽车、购物、旅游、银行、保险、婚妙摄影、电器、电脑、IT、教育、培训、会展等等,等等。从中可能看出,产经新闻版上的报道,都是一种有关市场的报道,也是一种有关产业行业的报道,所涉及的是有关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经济报道。这些报道,大多属于一种微观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王瀛波 《新闻实践》2001,(12):10-11
本报自10月15日正式改版以来,我们工交财贸部在保质保量完成向一、二版供稿任务的基础上,对第五版“产经新闻”作了较大调整,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栏目进行了精心策划。从短短一个多月的实践来看,这些重点栏目大都已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 根据版面调改实施方案,“产经新闻”版主要设有产经调查、每周经济时评、财富对话、强企论剑、产经图表和曝光台共6个栏目。对这些重点栏目,  相似文献   

3.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报纸的直接形象,版面的风格代表着一家报纸的风格和品位,版面体现着报纸的方针和思想,标示着报约匠立场和态度,版面是报纸的“包装”,是吸引受众的“第一”手段,总之,版面对一家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我们对四家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天津日报)的版面(要闻版)进行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长短优劣做一些必要的评价,目的在于为党报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特别是报业市场竞争中,从报纸版面角度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我们将主要从版面信息量,标题,图片,版面语言,版面的整体风格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把“的”字改作“de”的现象,又有所抬头,不时在报纸上出现《罗非鱼de的启示》、《钢窗总厂de钢铁人》、《步行de学问》等标题,某报甚至在二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一位普通煅烧工de情怀》。看上去很不舒服。“de”是汉语拼音的“的”字。我们的报纸并非是汉语拼音的报纸;在中文报刊上只这一个字用汉语拼音字母很不协调,反给读者一种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印象。有人说这是为了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笔者认为这也有些牵强附会,不敢苟同。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的构思非常广泛,何必非要以牺牲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陈青华 《新闻实践》2004,(10):31-32
改进版式是眼下许多报纸提高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此,报纸版面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版面设计从传统的组版思维方式中走出来,在版面的编排、设计中注入现代版面理念,出现了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好版面。但就总体情况来看,有的报纸版式风格还不稳定,版面起伏较大,有的版面“穿新鞋走老路”,导致版面语言的不和谐和版面风格的不统一。从一些版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多少还存在着违背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不符合现代版面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的俗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看报纸,首先是通过标题来选择他要看的新闻.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把一篇好的新闻送入千家万户;标题平平,则会断送记者采访写作的心血.标题之于新闻,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两年,长江日报国际新闻版在标题制作上力求翻新、突破,采用“厚题薄文”,以追求浓眉大眼、庄重、明快、大气势的版面风格,得到报社内外部分同仁和读者的肯定,初步归纳,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尝试.一、营造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立明 《新闻与写作》2022,(10):111-112
<正>很多年前,我在南方日报社当过3年体育版编辑。在纸媒时代,体育版总是激情迸发、活力四射。有时看到了精彩的比赛,我也“诗兴大发”,两行标题已经无法表达激动之情,还会在版面上加上一些“金句”,为比赛助兴。这些“金句”的效果不错,版面总被编委会评为好版,组版员也能多赚100元奖金。因此,一有重大比赛,组版员们总是逼着我写诗。他们也意识到,写几行打油诗似乎是体育版的“好版密码”。一些知名的体育评论员,以诗意的言论而著称。最典型是被称作“足球诗人”的贺炜,他在2010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时,  相似文献   

8.
人脸上,最吸引人的是眼睛,没错;看报纸,最抢眼的是版面上的图片,我想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错。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图片就像报纸版面上的“眼睛”,不过分。 既然贵如眼睛,作为报纸“美容师”的版面编辑就不能不对版上的图片倍加关照,对一幅图片大小、形状、位置的选择以及标题、说明的编辑、制作反复推敲、绞尽脑汁便是常事。时间一长,也会有一些体会,记下来与同行切磋,巴望以浅论引出高见。 新闻图片的版面编辑,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9.
以亚运报道为契机,《北京日报》在版面上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版面风格。读者反映说,《北京日报》更好看了。版面改革的实践,大体可以归为4个方面: 让标题睁眼报纸恰如一张面孔,标题就是面孔上的眼睛。标题有光彩、有神,就会对读者产生“夺目”、“抓人”的作用。如何让标题“夺目”、“抓人”呢?  相似文献   

10.
一、巧用标题组合 标题是报纸吸引读者、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做好标题历来为报纸所重视。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标题。但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制作标题的方法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研究一下我们的报纸,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标题组合。它通过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引起读者的注意。有的是几个版面联动,亦有的是单一版面内运用。 比如:北京青年报1999年11月16日在报道中美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定时,一版标题为《签了!中美“入世”谈判》,二、三、四版分别以《签了,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签…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洁的文字。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又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标题做得好,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新闻大为生色。有时候,读者对新闻的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甚至成为生活里的座右铭。其实除了发挥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基本功能外,标题还是版面的“眼睛”。标题做得活,“眼睛”就有神,整个版面就会“动感”十足。对于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老社长赵超构先生曾专门用“跃如也”三个字来概括版面语言和版面性格。他要求版面要编出“动感…  相似文献   

12.
王蕾 《新闻三昧》2001,(6):26-27
版面设计是报纸传递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一些新闻单位尝试将“CIS 导入报纸版面”(CIS 中文意思是企业识别系统),其实就是为了形成独特的版面标识系统,以差别化的效果突出该报版面的风格。版面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两种设计要素:一是版面结构,二是设计手段(如标题、图片、线条、色调等)。对于相同设计要素处理的不同,即设计构成的手法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形成版面的不同风格。以下从各设计要素入手,对不同报纸版面设计的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去年7月1日起,萧山日报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调整,原来设置在二版的一些栏目调到了其他版面,二版成了纯粹意义的综合新闻版。一年多来,为使版面进一步办出特色,实践“三贴近”,增强吸引力,我们作了一些探索。 一、正确认识综合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 提起报纸的综合新闻版,有人会说,无非是要闻版边角余料的拼凑品,内容单调,官味十足;唱唱“四季歌”,新闻性和时效性都不强,等等。应该说,这些说法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都不无道理。相对于其他版面,综合新闻版的忠实读者不太多。作为综合新闻版的编辑,就要从全面增强地方报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对综合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从版面分工来看,综合新闻版应强调服务上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极其重视传播效果的报界,忽视版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然而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归属的本质内涵。版式的本质是为信息的传播服务的。现在我们的报纸都非常注重版面风格的整体、统一,整张报纸从头版到最后的版面,风格几乎一样;有的甚至新闻版和专刊、副刊版形式风格也一样。强调风格的统一,这没错。而且版面风格本来就有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15.
7月14日,北京晚报在报道中有一些精心策划之作,读来令人深受感染。头版发表了一篇十分抢眼的评论员文章,仅三百字,但内涵丰富感人。标题为“一百年倒计时我们终于喊到零”,肩题为“天会更蓝,地会更绿,水会更清,路会更宽,我们的房子会更大,我们与世界更同步”。概括力如此强,用语如此精巧,可称标题中的精品。5版列了12条“北京陈述”之最,诸如,最庄严的承诺;最有说服力的数字;最具创意的构思;最感人的细节……这些“最”,出自该报深度报道部的创意,也可谓匠心和智慧之作。北京晚报精心策划“7·13”版面  相似文献   

16.
新论点击     
报纸版面风格新动向1、版式简洁、清秀、便于阅读2、大标题的字体创新:“标宋”加粗3、一版头条可“有题无文”4、一版大“转活”5、用立杆分割版面6、配发“相关报道”7、用新闻图片说话8、“好版面”应该有精彩的言论9、多设栏目10、广告安排要注意版面效果11、重头稿件要舍得版面(摘自《传媒天地》2002年第10期)从经济角度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经济因素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外交、军事、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文化、艺术、旅游等等,几乎所有这些方面的新闻都可能涉及经济,都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7.
在版面编辑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感到标题工作的重要性。制作新闻标题,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的标题,或者是一些政策性很强,战斗性很强的新闻的标题,决不能马马虎虎。画龙要点睛,而标题,正是报纸的“眼睛”。“点”好这个“睛”,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版面的“眼睛”.制作精当编排美观的标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当前一些报纸、期刊的版面上的标题却奇形怪状,”‘变态”’‘异化”.容易产生歧义。其表现主要是”十病”:分割肢解。把一条标题截为几节,分别排在文首、文中和结尾,使得好端端的一条标题被分割得不成样子。这种标题然法多见于社会生活类报刊和报纸副刊。据编辑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版面活泼”,可是却让读者费者鼻子劲儿了。读者先得花些时间去我全标题。我认为,生物如果被拦腰截为几节.将会失去生命,标题这样被肢解也会影响其整体美和生命力.还会降低…  相似文献   

19.
南京的报纸版面在《南京晨报》出现以前,一直沿用传统的版面设计风格,讲究文章穿插、标题相互照应不撞题(相邻两篇文章的标题不能接触)、图文有序排列等,而且对一版版面的要求更为苛刻,认为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费”,以多刊载文章为首要目的。 然而,晨报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新时代读者的注意力已经从传统的单纯阅读新闻,开始向阅读新闻和感受版面并举转变。一张报纸的版面设计是否新颖、卖相是否好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报纸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31日的《宜兴报》出版后,我们编辑部接到不少来信、来电、来访,赞扬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有新意,惹人看。为什么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如此受欢迎呢?这是我们进行版面创新的结果。我们认为,新闻改革,不仅新闻内容要更新,而且新闻版面也要创新。版面有新意,惹人看,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相反,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抓人”,再好的新闻内容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我们提出了“不拘一格选要闻,精雕细刻划版样”的要求,鼓励编辑拿出好版面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