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核工作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中的一件大事,是聘任制的基础,对聘任制的深化与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今年考核工作即将开始进行的时候,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似有必要。从考核工作进行的实际情况看,首先应强调解决单位或部门领导同志的认识问题。聘任与考核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关系十分紧密。职务聘任以后,考核就显得极为重要。专业技术人员干得怎么样,谁的业绩突出,谁的成绩平平,就要靠考核了。  相似文献   

2.
改革职称评定工作,实行专业职务聘任或任命的制度,这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建设。改革的中心,是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并相应地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或任命;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改革的目的在于革除历史  相似文献   

3.
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后,如何调动新闻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河南省《南阳日报》社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动态管理,收到较好效果。实行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新闻专业干部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被称为“单轨”制的职称评聘,一些有真才实学,成绩突出者因受学历、工龄所限,以及地市级新闻单位一般不设高级职称等规定,影响到职称的晋升。为充分调动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南阳日报》从今年4月起,试行一套“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动态管理”办法。具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探索———沈阳日报社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四年半回顾□本刊记者侯兵本刊通讯员马庆利编者按:4年前,沈阳日报社总编辑傅贵余寄来题为《报社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一文,本刊1993年第二期加编者按予以刊发,并称赞沈阳日报在...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新闻系统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一事,回答了本刊记者提出的问题。问:在新闻系统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是怎么回事? 答: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今年将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且强调指出,这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建设。在新闻系统实行这种制度,将对新闻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沈阳日报社实行的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为在新闻单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好环境,破除实际上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报纸采编好稿、重点稿,增强采编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效果是好的。目前所进行的职称改革,总的应是适应经济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单位行使用人的自主权,改变过去管得过死、干预过多的做法。但是,作为表示专业人员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的职称(或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应是相对平衡的,其评审也应是社会化的。因此,实行专业职务内部聘任制,并不是取消统一的评审制度。最近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指出:“各单位内部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不等同于经国家统一评定或统一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也就是说,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只在本单位有效。如何把职称评定制与专业职务聘任制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职称评聘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这方面,沈阳日报社带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7.
实行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聘任制度,是国家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因其改革牵动面较大、政策性很强,并为每一个图书、资料专业人员所关注。笔者不鄙浅漏,试对专业职务聘任制的原则和实施办法,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一、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聘任制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沈阳日报社实行的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为在新闻单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好环境,破除实际上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报纸采编好稿、重点稿,增强采编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效果是好的。目前所进行的职称改革,总的应是适应经济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单位行使用人的自主权,改变过去管得过死、干预过多的做法。但是,作为表示专业人员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的职称(或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应是相对平衡的,其评审也应是社会化的。因此,实行专业职务内部聘任制,并不是取消统一的评审制度。最近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指出:“各单位内部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不等同于经国家统一评定或统一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也就是说,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只在本单位有效。如何把职称评定制与专业职务聘任制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职称评聘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这方面,沈阳日报社带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9.
吴平样 《图书馆》1991,(5):64-65
图书馆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措施。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能够科学、客观地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  相似文献   

10.
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后,如何调动新闻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河南省《南阳日报》于今年4月,制订出一套“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动态管理”办法。其做法是:将本报65名编采人员,分未取得专业职称者、助理、中级、主任四种类型,逐人建立考核档案。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逐项逐月记分考核。得分与本人奖金挂钩,年终总核计分,参加评比。没有职称者积分最高的前三名,下一年可享受助理职务待遇;助理职务中积分最高的前三名,下一年可享受中级职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岗位聘任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建立纵向的监控机制,组织资格认证,细化聘任标准,规范操作程序以及理顺任职资格与聘任的关系,科学设岗、考核、完善约束机制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实行岗位聘任制进行了探讨。意旨使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聘任工作尽可能科学、规范、现实。  相似文献   

12.
岁尾年初,有些单位的专业技术任期已经届满,谈谈评聘关系问题,十分必要。自从1986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后,就产生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职务聘任的关系问题。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叫评聘公开,另一种叫评聘结合。两种形式孰优孰劣,看法不一。根据几年的实践和以稳定为中心、职改暂不搞大动作的原则精神,我认为评聘结合的办法似较稳妥,应该在加  相似文献   

13.
实行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广大档案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起一种合理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为专业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进而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化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增强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宁夏日报社结合实际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内部评聘办法》。该办法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必须以本人能力的高低、贡献大小为依据,择优聘任;坚持走评聘分离的路子,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根据此办法,在对1998年度工作进行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宁夏日报编委会最近决定,对15名采编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别实行了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其中3名主任记者被高聘为高级记者,5名编辑(记者)被高聘为主任编辑(记者),4名助理编辑(记者)被高聘为编辑(记者),1名主任编辑被低聘…  相似文献   

15.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精心选拔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员选拔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确保公正地评审和合理地使用人才?我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盐阜大众报社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工作,实行两级干部招标聘任制,有效地提高了中层干部和编采人员的积极性。招标聘任工作分三步进行:动员亮标、鼓励竞争,择优选聘正职中层干部;由各部室正职干部提名,工作人员申报,组织协调,组合工作人员,副职在工作人员中竞争产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工作,开展竞赛,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8.
职称与称职     
多少年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有一个能体现他们工作性质的职称而努力着!现在实行了技术职务聘任制,这是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改革,也是开发各类人才的重要措施。不少文章在人才使用,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上做了研究探讨,但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评定职称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很少提出。现对这一问题谈谈一些不成熟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据省市两级的部署,将在专业技术岗位中全部实行双向选择、竞争聘任.笔者就胶南市图书专业技术职务应如何加强职称聘任管理,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这一焦点问题做一些不成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宁夏日报社在深化职称改革,增强内部竞争激励机制中,结合实际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内部评聘办法》。评聘办法规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必须依据本人能力的高低,贡献大小,择优聘任,坚持走评聘分离的路子,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公开竞争办法对低聘、高聘的具体条件作了明确规定:依照此办法.在对1998年度工作严格考试的基础上,最近,编委会研究决定,对15名编采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别实行了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以上人员的聘任期限均为一年,聘期内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