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非 《视听纵横》2003,(5):77-78
《谈话》是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创办于2000年的浙江省惟一的综合性谈话节目。从节目创办之初,就“遗传”了其频道的都市化定位的路线,以都市市民为自己的主要收视对象。在都市化的指导方针之下,《谈话》注重在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下张扬和凸现自身的本土  相似文献   

2.
林非 《视听纵横》2003,(3):95-97
现场观众的作用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实际上话题类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选择有时候对节目质量的好坏、对节目是否出彩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仅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谈话》节目为例,探讨一下现场观众对于一个话题型的谈话节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一俏  汤琴 《新闻实践》2001,(10):46-47
谈话节目方兴未艾。北有《实话实说》、《对话》、《中国热点人物》,南有《锵锵三人行》、《有话好说》,风格不同,受众不同,各据一方天地。 说起一个谈话节目的优劣,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节目选题的好坏。钱江都市频道的《谈话》栏目播出一年多,逐渐赢得受众的原因之一就是“话题视点巧妙,类型各异”。可以看到,《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视节目吸取互联网互动优势,吸引观众短信参与的互动性节目呈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改版推出的两档全新节目——大型新闻杂志栏目《九点半》和互动谈话节目《谁赞成谁反对》为代表,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互动方式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刘飏 《新闻实践》2007,(3):34-35
继去年的两次改版后,2007年伊始,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再次改版,重新诠释频道经营思路和理念,提出将钱江频道打造成“时尚、新锐,富有江南特色、人文气息的都市频道”,力推《新闻007》、《范大姐帮忙》和《大家》等节目,并且在省内首度采用“无缝播出”。这是一次以观众为本的变革。在频道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以变应变,弘扬独家风采?对此,钱江频道总监陈方柱有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俞柏鸿 《新闻实践》2008,(12):56-56
金秋十月,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九点半”。收看后的最大感悟是:电视新闻可以是“快餐”,也可以做成“大餐”。  相似文献   

7.
田伟 《视听纵横》2003,(4):61-63
5月14日下午,钱江都市频道《大家》栏目进行了又一次节目研讨,由各位编导、主持人及摄像参加。五个子栏目各推荐一期近期播出的较好的片子,在研讨会上观摩交流。在肯定《大家》栏目近阶段成绩的同时,随感式地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在地方台办电视有个杀手锏——节目本土化。本土化节目"皇帝女儿不愁嫁"——保证有收视率,有卖点。在本土化节目中,尤以方言节目最为红火,因为方言节目最直接、最便捷、最鲜明地实现了本土化。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钱江频道《大家》中的一部分,重庆台的《雾都夜话》,绍兴台的  相似文献   

9.
蔡懿 《视听纵横》2010,(3):100-101
2010年3月《新周刊》大型主题活动"电视在哪里——2009中国电视榜"中,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评论节目《九点半》主持人钟山被该杂志冠以最有血性民生时评主持人殊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推出了全新的午夜谈话节目——《万峰时间》,将浙江电台文艺台的著名节目《伊甸园信箱》搬上了荧屏,每晚11:45-12:30播出。这不仅是浙江省内受个电视夜谈节目,也是广播与电视结合的一种新体验。由万峰主持的广播节目《伊甸园信箱》自从1996年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他犀利的语言风格开创了广播谈话节目的新风格,受到大量听众的支持,但他的特立独行也遭到很多争议,有人直言,万峰的节目以骂人出名。节目声名远扬,陆续被全国18个省份的30多家电台转播,甚至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也能听到万峰在午夜…  相似文献   

11.
何流 《视听纵横》2001,(3):53-53
根据浙江电视台对六个频道的自办栏目三个月后回头看的总体要求,钱江都市频道体育部近期召开了《动感布告》回头看业务研讨会,对三个月来节目的策划、组织、制作,以及栏目当初的定位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天元旦6:00开始,浙江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钱江都市频道和体育健康频道实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歇播出。这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成立后,浙江电视台为观众朋友提供更实在、更周到服务的新举措。因为受技术设备及人力等条件的制约,此次浙江电视台先推出新闻综合频道、钱江都市频道和体育健康频道24小时不间歇播出,而教育科技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和影视文化频道以后也将逐步实行24小时不间歇播出。相对以前的节目,新  相似文献   

13.
曾琦芮 《新闻界》2005,(2):66-67
从2000年开始,一股强劲的“谈话风”抢滩中国电视黄金档,大有压倒娱乐综艺节目之势。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到大大小小的地方台,民营电视机构,无论是新闻频道、经济频道还是娱乐频道,都在不遗余力地制作、炒作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对话》、《国际双行线》、《相约星期六》、《有话大家说》、《锵锵三人行》、《VIP会客室》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谈话节目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叶靖 《新闻实践》2007,(2):38-39
从2006年12月1日起,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将首播时间提前到每晚的18:00,节目时间也从原来的半小时延长到了45分钟。这是《范大姐帮忙》又一次改版扩容。《范大姐帮忙》扩版后,收视率进一步攀升。根据央视索福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1):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宣布,该频道将于近日推出一档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这是国内首次将情景剧和新闻节目进行“嫁接”的一个尝试。据悉,这档节目365天每天播出一集,是一出融“说新闻”栏目和家庭情景喜剧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样式。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方言节目"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让广播电视艺术百花园增添了诸多色彩,已成为一道引人关注的"独特风景"。较早出现的方言节目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绍兴电视台的《师爷说新闻》,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家在天堂》等,它们用浓郁、地道的当地方言演绎百姓故事和凡人生活,观众评价非常好。此类节目的成功登场,引得各级媒体纷纷  相似文献   

17.
陈竹 《现代传播》2005,(2):123-124
近两年 ,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异军突起” ,如北京电视台的《第 7日》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的《杭州佬》 ,湖南经济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 ,四川电视台的《经济麻辣烫》、《天府食坊》等。方言节目在当地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收视率极高。这些方言节目的主持人或依据节目需要 ,在主持过程中灵活穿插使用方言 ,或完全采用方言主持。如同他们主持的节目一样 ,方言主持人大都成了当地的明星 ,成了受众心中最亲近、最喜爱的人。主持人的方言效应 ,充分体现出方言的魅力。节目主持人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是2002年2月1日开播的一档社会新闻栏目,2004年8月改版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以直播节目形式出现的大型民生新闻资讯类栏目。《都市现场》立足"民生新闻",提出"和你在一起"理念,以"金色频道打造金色人生"为口号,致力于追求  相似文献   

19.
从2006年7月10日午夜11点45分开始,浙江电台文艺台《伊甸园信箱》主持人万峰走上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荧屏,主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午夜谈心节目《万峰时间》。一时间,杭城的主要报纸《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均发布相关报道予以关注,成为炎炎夏日里的炒作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来不过七、八年的时间。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由此之后,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可谓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国各电视台已有这类节目上百个。《实话实说》,《荧屏连着我和你》、《有话大家说》、《谈话》……这些平实的栏目名称凸显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