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G是72(即23·32)阶群,采用新的方法对群G进行了完全分类,证明了G共有50种不同构的类型:若Sylow子群都正规,则G有10种;若Sylow 2-子群正规而Sylow 3-子群不正规,则G有4种;若Sylow 3-子群正规而Sylow 2-子群不正规,则G有32种;若Sylow子群都不正规,则G有4种.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有限阿贝尔群同构的一个判定算法.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代数系统同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群同构,并给出了群同构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在同构意义下P^2阶群共有两类:一类是循环群,一类是可分解为两个P阶真循环子群乘积的可换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合成因子均同构的有限群,并在合成因子个数小于等于7的时候完全刻画了这样的群。  相似文献   

6.
设p为奇素数,且p>3,对Sylow p-子群循环的18pA阶群进行了完全分类并获得了其全部构造:当p≡1 (mod 18)时,G恰有19个彼此不同构的类型;当p≡5或11或17 (mod 18)时,G恰有10个彼此不同构的类型;当p≡7或13 (mod 18)时,G恰有17个彼此不同构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具有pm阶循环子群pmq2阶有限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p,q都是奇素数且p>q,m是任意正整数,当pmq2阶有限群G的Sylow p-子群为循环群时,作者获得了它的全部构造.  相似文献   

8.
苏发慧 《邯郸师专学报》2001,11(3):20-22,26
群 (R , )到群 (R ,·)的连续同构映射是初等函数y =ax,并证明其合理性 (即存在性与惟一性 ) ,在此基础上 ,找到了群 (R , )到群 (T ,·)的同态映射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粗糙集理论在群上的应用,基于有关粗糙群中的等价关系、粗糙正规子群、粗糙商群,粗糙群中的同态和同构的概念,进一步讨论了粗糙群的同构,提出了粗糙群的三个同构定理,并给出了这些结论的一个严格证明,进一步丰富了代数中的粗糙集理论.  相似文献   

10.
群的元素的阶与群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群的元素的阶,给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利用元素的阶研究某些群的构造,并给出群的同态与同构的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多种利益群体,同时社会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利益关系复杂化,收入差距拉大,利益矛盾两极化.因此,必须采取建立容纳利益表达机制,创设利益均衡制度,领导者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民思想等措施,在工作方法上抓主要矛盾,并运用不同方法化解不同的矛盾,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小组活动是大班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极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本文就如何设计、组织小组教学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设G=H×K为有限群日和K的直积,由Bidwell等定义了AutG的四个特殊子群A,B,C,D满足 并且证明了一个重要结果:如果日和K没有同构的直因子,则AutG=ABCD。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到了AutG=ABCD的一个简明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大学班级,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强调班级合力,注重整体优势,远离个人英雄主义。班级精神的实质不是要班级学生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班级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Riccati方程的一些可积形式.  相似文献   

16.
人文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人文批判的结果和延续,没有人文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创新。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思维进行论述,并相应提出在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管理学理论对班级管理有诸多的启示,应用管理理论实行班级小组化大为小、小组成员双向选择自愿组合、小组工作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传统大班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的问题,运用合作学习理论的互动性,建议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这种方法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等非认知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深入研究数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潮中,广泛地开展课型分类、特点及其规律的研究,无疑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以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假设情景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当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公平取向。结果表明知识分子阶层与农民工阶层在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情景选择取向上没有差异,但是在程序公平感的得分上,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而在分配公平感的得分上,则是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在城市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农民工和知识分子阶层均对程序公平有明显的认知,但前者对此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