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玛利亚是圣经中的重要神学人物,随着基督教的东传,玛利亚也由之被引介入华 .玛利亚的神学形象虽曾分别在唐、蒙元时期引入中国,但出于各种历史机缘,其形象并未 获得充分地宣扬.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借助海途来华传教,玛利亚再次被输入中国,并 在明末出现了第一部汉文玛利亚传记,即高一志的<圣母行实>.在此书中,高一志根据中 国文化的需要,对玛利亚作了诸多"调适","淑女"玛利亚便是高一志所塑造的玛利亚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红影 《新读写》2008,(1):49-49
拉斐尔生于意大利的乌比诺。他8岁丧母,11岁丧父,之后跟随养父学画,17岁时就是家乡的“小大师”了。21岁,拉斐尔完成了成名作《圣母的婚礼》,养父对他说:“这个小地方已经容不下你了,去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吧。”  相似文献   

3.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无意识视角解读主人公心理,探讨童话对于培育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圣母一直是西方艺术史中所有画家描绘的主题,每个圣母都被画家赋予这样那样的感情色彩.可为什么拉斐尔的圣母会被誉为历史中的典范,他的圣母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痴速,本文通过与中世纪圣像画的对比,分析归纳拉斐尔圣母的基本特征,从而更深刻理解拉斐尔的绘画作品,达到观者和艺术创作者的心底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7.
拉斐尔前派是美术史上文艺复兴前绘画精神和象征主义精神得到发扬光大的重要流派,象征维多利亚时代固步自封保守意识的瓦解,也对当今新表现主义等诸多画家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8.
评多丽丝·莱辛的《黑色圣母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其早期作品大多以非洲南部为背景,运用社会现实主义的哪手法,批判了殖民者在对待种族歧视等问题上的态度.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黑色圣母像>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位被释放的意大利战俘和一位英国上尉之间的故事.论文试图通过分析黑色圣母的象征意义和小说中人物冲突的根本原因,进而揭示文章蕴含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对人与人交往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萨托的《阿庇埃圣母》是他成熟期的著名作品。这是一幅祭坛画,但是与一般的宗教画不同,它具有别的画家所少见的抒情性。不少艺术史家指出:萨托的艺术风格特征就在于其形象的抒情性,在佛罗伦萨画派中可以说十分突出。同时萨托的色彩特别柔和,明暗关系的转换几乎微妙到难以捉摸,而且画面上常常有一种朦胧的诗意,又十分典雅。所以,欣赏他的画,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幅《阿庇埃圣母》,人物姿态优雅匀称,构图上受巴托洛米奥的影响,但处理方法完全是独具风采的。圣母站立在台座上,不是显得庄严,而是非常慈祥。手里抱的圣婴耶稣,却是个顽皮的小天…  相似文献   

10.
《马背上的歌帝梵夫人》是世界著名油画,亦是英国考文垂(Coventry)博物馆著名的油画和该城市的名片.本画背景是中世纪流传的传奇故事,时至今日,挂毯、油画、雕塑和文学作品等众多欧洲艺术品中亦载有歌帝梵夫人的肖像,以示表扬其善良的品德.其中最出名的绘画就是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会员约翰·科利尔所画.他承拉斐尔前派画风,作品带有浓重的浪漫意蕴,尤为特别是女性理想美和肉体表现方法细腻.  相似文献   

11.
《小妖集市》是维多利亚时期拉斐尔前派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杰作,具有语言流畅、韵律优美、结构精巧及情节曲折等艺术特征,同时兼具唯美、颓废、死亡、救赎等思想特征。堕落与救赎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问题的关键词。在梳理其现代性生成语境基础之上,尝试解读其诗学主题:诱惑、堕落与救赎意识,考察诗人对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问题”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惟妙惟肖的爱情》是方方的中篇小说,具有丰厚的象征和隐喻色彩。"惟妙惟肖的爱情"之题名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象征爱情的"惟妙惟肖",即虚假性;二是喻指"爱情"背后蕴含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三是喻指时代的"惟妙惟肖"。象征和隐喻既是内容与题旨,也是小说结构所要表达的目的之一。题旨与结构的融合互动,推动作品多层主旨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宗教画历来是东西方绘画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地域、政治、历史、技法、思想等各方面的差异,东西方宗教画历来表现出迥异的风格.中国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以线造型,讲究起伏变化,人物神情动作略具夸张意味,整幅画面色彩鲜艳华丽;意大利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采用焦点透视法造型,人物形象写实生动,整幅画面的色彩明净柔和,并与用光达到了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马卡宁是俄罗斯当代文坛最有声望、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老头们和白宫》是他的又一力作。作品中描写了前苏联解体后老一代人窘迫的生存现状和年青一代的精神危机,并用大量的笔墨描写1993年的“十月事件”。在创作方法上,马卡宁既使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融入隐喻、象征、自省、对话、反讽、幻象等假定性的非现实主义元素。  相似文献   

15.
《你的朝霞》是苏联著名作家冈察尔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象征寓意地巧绘了慈祥的"圣母"、火红的"朝霞"与神秘莫测的"路",表达了自己对人类世界的深沉忧思与美好希望,体现了作者宽广的艺术思维观念与多元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伤心篱笆》是贵州黔东南籍侗族作家、学者潘年英人类学系列笔记的第三本.钟情乡土的个性风格,水到渠成的语言魅力,虚实交错的隐喻和象征,陪伴着潘年英在乡土中孤独行吟.潘年英的书写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还原和再现,而是在文化自觉中用生命的全部热忱自觉担当了侗族传统文化的守护、保卫之责,并孜孜不倦地构筑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隐喻文化,《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它奠定了隐喻象征这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基础,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然而,尽管象征在本质上是隐喻,但却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与隐喻并不完全等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意象在文本中出现次数的多少,一个意象是否具有清晰的主题意义,隐喻或象征所涉及的两类事物在性质上的不同等标准对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8.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其代表作《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隐含着《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的原型形象。因此,本文结合原型批评理论,通过文本分析,论述《红字》中海丝特所体现出的圣母形象,从而进一步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D&#183;H&#183;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关注了两性关系,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其中篇小说《狐》为文本,主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象征意义,目的在于把握劳伦斯激励女性为存在和独立而奋斗的写作宗旨并品味其作品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以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为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深层次挖掘影片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茉莉花开》大量运用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围绕三代女性的悲情命运展开叙事。从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人物距离感的体验,以及命运与距离的对立统一三方面凸显了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在影片展开叙事、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