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教材在编排上承袭了旧教材的诸多特色 新教材的基本结构还是以课为单位,一课时学习一课,每课都设有"提示",看提示部分就知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重难点有哪些,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把握其重难点.每课的字体同样由正文(宋体)、阅读课文(楷体)组成.用不同的字体及大小字来排版,显现出教材内容的主次性、直观性,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课文中的古典诗赋或古人的名言名句、歌谣等,寓意深刻,除富有思想教育功能外,还为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提供了古典源流,增加历史的亲近感,使学生学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思想政治》全套课本不仅在内容上作了重大调整,而且对每课的版式作了统一设计,并对组成教材的以下八种基本要素在字体、字号和格式上作了统一规定.第一,引语.引语即每课的引言,采用仿宋体.其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对本课所要讲述的问题作出提示或指点.二是承上启下,表明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引语可起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比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的做到了图文并茂。每课正文前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它的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用极其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全课的内容:课文内的插图是课文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前提示和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好教材的关键.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呢?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每课一课时,每课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课前提示。提示多以生动的提问简要概括本课内容,对本课内容提纲挈领,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和学都应对提示予以高度重视,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试就提示分析在教与学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5.
如何运用“预习提示”,笔者以为,首先在备课时要解决重难点如何突破的问题。彻底扔掉传统的每课书就是解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生字生词、段落层次、语段欣赏、人物分析、写作特点等的固定模式,讲深讲透重点、难点,让学生一课一得。其次是要学习教法。“预习提示”中往往介绍了许多教学方法,这都是专家学者的经验之谈。如第一册第二课《背影》中有这样的提示:“《背影》是纪实散文。……‘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这话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重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是哪封信呢?激发学生在课文中去找…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会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新版第十一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原十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教材跟原…  相似文献   

7.
推行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而要想达此境界 ,首先应养成学生自主制定阅读目标的习惯和能力。一、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条件 (如课前的“学习重点”、“课后题”、“注释”等 ) ,自主设计阅读目标。首先 ,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提示的“学习重点”去设计目标。新教材课文前面的“学习重点”提示 ,是编者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容精心策划的重点目标 ,并同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定具体阅读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修订后的教材,更利于贯彻大纲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能力。那么,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贯彻大纲提出的要求呢?一、整体着眼,了解教材特点第三册第五组教材“识字学词学句(二)”仍排在各部分内容之首,接着才是课文。本组的“识字学词学句”共59个生字,平均每课约12个。这些生字大部分从后边课文中提取,既分散了课文中的生字,又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为学习后边的课文奠定基础。这组教材还安排了“复习”和“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9.
1992年秋季普遍使用的新编的《中国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图文并茂,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新教材的“课前提示”一栏,以启发设疑的形式把这一课的重点直接点出,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中的思考题部分能培养学生弛立思考能力:课本中的小字、图画部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课后习题部分,改变了过去  相似文献   

10.
张金保 《中学文科》2006,(11):39-39
课例: 一教师执教高一新教材必修(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人、作者简介之后,让学生用3分钟时间自读课文,接着幻灯投出5个思考题:  相似文献   

11.
陈林 《考试周刊》2012,(35):18-19
常州地区初中历史新教材(北师大版本)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与以往人教版有了很大的变化:体例上,将时间体系转化为单元知识体系;结构上,强调主题版块;在形式上,课前增加提示(即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课后增加"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学习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 ,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 ,把握诗作的景与情 ,运用联想和想像 ,探究它的意境 ,并体会婉约词的风格特色。教学过程(教师 :程红兵 ;每课一诗 :徐晓燕 ;课文主持 :李佳梁)一、每课一诗 ,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 ,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略)二、《雨霖铃》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下面 ,就请李佳梁同学来主持这篇课文教学。主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来主持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使用这一课前提示?下面就以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的统一和大运河为例,作一说明。一、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前设趣。魏书生说:"激发兴趣就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上课是一种有目的的求知活动。多数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就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老师这节课要教我们什么?"的想法,根据学生这种心理状态,在每节新课开始时,从课文题目及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入手,设计一些悬念式的,情境式的、激情式的导言,巧妙地把本节教学要求告诉学生,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沁园春·雪》(新教材第五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我发现一个奥秘,大多数文人都喜欢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课文「提示」与「练习」的点拨功能安徽孔立新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在“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和“思考练习”的编排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每篇课文前的“提示”从内容要点、重难点阐释、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上都作了提纲挈领的解说。课文后的“练习”则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一、以本为“本” ,抓好课堂识字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 ,每课生字约十七、八个。这些生字分为两类 ,一是会写的字 ,二是会认的字。这些字能不能在两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 ,关键在于教学得法。(一)课前 ,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学新课前 ,告诉学生 ,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有的已经认识了 ,有的还不认识 ,不认识怎么办?要认识新朋友 ,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 ,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模样(形)。知道它的特点及用途(义)。教师和学生一起把生字在书上标出来 ,然后读一读 ,叫准它们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从没有课文提示到有课文提示,显示出我国教育观的变化——从“教学”到“学教”,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在课文前全都有提示,基本上分为二类:一是教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二是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从总体上看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但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仔细分析可看出有的有益于学生学习,有的不可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第一册语文教材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19.
为了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使用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我在阅读研究新教材,领会编者对教材的编写说明、教材介绍的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研工作体会,探讨一下新教材的教法。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所要讲授的教材。新教材每课书的设计形式包括:(1)引言──也叫导语。(2)框题──按课时设计框题。(3)“想一想”等小栏目的设置。(4)阅读与讨论。(5)单元练习。(6)引文──采用语录体。(7)图版和插图。新教材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教师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自觉性和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前面几篇课文也体现了训练的轨述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提问,到根据课题质疑,并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学习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由于有了前几课的学习,加上新教材从二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这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课文的5、6两小节时,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对于初学提问的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上。解决问题则放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只重点解决“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