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育去开发和设计课程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课程开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纵观课程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处理两之间的关系时,总是在适应和改造之间摇摆不定:当社会处于稳定状态时,课程倾向于维护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适应社会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是对应统一的关系,课程事实是课程价值指导下的事实,课程价值的实现依靠课程事实。当代教育在对“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的批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并形成了提出健康、和谐发展的“新主体价值观”,“自然”,作为课程开发的独立向度受到课程理论界的普遍重视,从而出现“自然”、“社会”、“自我”、“知识”四维的课程开发向度。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以追求健全的职业人格为价值日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育者去开发和设计课程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课程开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纵观课程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总是在适应和改造之间摇摆不定:当社会处于稳定状态时,课程倾向于维护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适应社会的一面;当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革时期,课程往往被革命者用来作为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表现出改造社会的一面。课程究竟是应该适应社会,还是改造社会?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适应论者因强调社会的稳定而主张…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创新发展,是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核心内容([1]),包括全面发展的自我责任、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庭责任、建成新型强国的国家责任、助力人类发展的世界责任等,同时要从科学理念、发展路径、实施方法和保障机制等重要方面出发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理路,以期能够不断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创新发展([1]),包括全面发展的自我责任、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庭责任、建成新型强国的国家责任、助力人类发展的世界责任等,同时要从科学理念、发展路径、实施方法和保障机制等重要方面出发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理路,以期能够不断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创新发展([1])。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一种补充的校本课程,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其对“教育生活化”同样有着新的价值,给这一教育原则增添了实效。  相似文献   

6.
顾振华 《职教论坛》2004,(12):10-14
本文首先对"管用、够用、实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了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就应该强调实用性.但是,如果仅仅强调实用性,而忽略课程内容选择的其他标准,则是不全面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是多元的.实用性应当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绳.其次,文章还简述了课程开发向度观的演变历史.最后,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基本向度应该是人、自然和社会.高职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强调实用,而且还要面向学生、面向自然,强调体验、强调理解,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创新、强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的Curses,意指进行、跑道等,转为教育上的用语,就意味着学习者学习的一种路线。课程一词真正被用于教育,最迟不晚于19世纪前叶。而正式的现代意义下学校课程的形成,在19世纪的中、后叶。现在我们所说的课程,通常就是指一个教育机构设置的整个思想和活动的结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达到所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都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这种缺失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体现是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其后果是严重的,正如学者何清涟所指出的:“如果丧失了人文精神的支撑,财富的追求欲望就必定沦丧为纯利欲的冲动,导致人们动物性的膨胀、人性的泯灭、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财富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对于其根本指向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进的课程开发来说,社会融合是一个新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审视和研究视角。文章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并尝试作出突破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阐述了社会改造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详细阐述了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分析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认识偏见,提醒我们正确认识课程改革,反对片面的、过激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一位西方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人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变革。课程目标,从一味追求“行为目标”到重视实现“体验目标”;教科书.从有利于教师教的“教材”到有利于学生学的“学材”;课程评价,从有只重视结果的“量化评价”到也重视过程的“质性评价”……与此同时,在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中,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华 《山东教育》2005,(28):51-5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基于该课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挖掘各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公平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开始兴起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针对课程潜在的缺点而产生的。国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有很多,总体说来,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地,由学校发起,并与外部力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评价机制的过程。在我国,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科学的、开放的、民主的。但理论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甚至有人发难: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强调对学校社区现有资源的利用,而我国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又非常之明显,难道不会造成教育上的不公平吗?为了澄清以上误解,笔者下面就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入手,对此做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庞桂义  庞辉 《继续教育》2005,19(4):24-25
当今世界各国都已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开发、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的有力武器。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推进实施十周年的时候,对于课改的感受和认识很多。大家的认识视角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样的最终追求毫无疑问是一致的。因此,围绕学生发展的教育追求来反思和展望课程改革自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社会角色分析与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需求分析是课程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缺少有力的需求分析工具,大多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么全凭经验进行简化操作,要么干脆放弃这项工作。社会是角色及其关系的集合,认识了角色及其关系,也就认识了社会需求。社会角色分析是一种社会需求分析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特定领域的角色构成以及角色现状及其发展需要。角色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典型或关键活动的特征表格以及代表角色形象的角色属性特征表格。角色分析所确定的有关角色的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关键价值观是知识分析的起点。角色分析和知识分析是课程开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学》2006,22(5):58-58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旨在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课程。这种课程组织取向强调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或改造。支持社会问题取向课程组织的学者大都认为,日趋成熟的工业社会已从政治、社会、精神一直到身体、健康等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活,课程必须使学生能够成功有效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已经走出了初为人师时的懵懂无知,走出了那段只知吸纳、汲取的岁月。在似曾熟识之余,多了一份追问与反思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智力障碍学生人际交往潜能现状和初职校现实的问题背景,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入手,开发了适合于智力障碍学生初职教育的人与社会课程体系,并初步认识智障初职学生人际交往潜能开发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