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关法律的宽泛规定使得行政诉讼履行判决实务出现了很多问题。行政机关"实体不作为"违法,人民法院采取"撤销+责令履行"的判决方式是最佳选择;在责令履行部分,人民法院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判决的内容明确;关于履行期限的指定,人民法院应该考虑三个因素:法定期限以内,必要、适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六、七十八条明确规定了一种"新"的行政诉讼判决形式——行政诉讼补救判决,这是一种与重作判决、履行判决、赔偿判决相对独立的判决形式。补救判决所承载的弥补撤销判决、确认判决解决纠纷的不彻底性缺陷,实现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实效性救济,发挥行政判决的违法责任评价功能以及提高行政诉讼效率功能,是补救判决区别于其他判决形式而独立存在的功能基础,这些并不能由其他判决形式替代的独特功能,使得补救判决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判决形式存在于整个行政判决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九条第二项规定了一项新的判决内容——撤销并责令补救判决。由于该判决的规范表达太过简单,行政法学界学者们也没有对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并责令补救判决作规范性的理论界定,导致审判实践对于这一判决的适用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责令补救具有判决的一般效力,作为撤销判决的补充判决,其适用能够弥补撤销判决解决纠纷的不彻底性,是保障当事人结果除去请求权实现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裁判制度设置中,裁定的种类完善,而判决的种类却较为单一,但域外多国(地区)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判决体系,文章将对于此部分立法较为成熟的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制度作以分析比较,并且对于我国现状以及阻却事由作出分析,同时对于该制度可能产生的利弊价值予以权衡,此探究可适用于我国的的中间判决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裁判制度设置中,裁定的种类完善,而判决的种类却较为单一,但域外多国(地区)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判决体系,文章将对于此部分立法较为成熟的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制度作以分析比较,并且对于我国现状以及阻却事由作出分析,同时对于该制度可能产生的利弊价值予以权衡,此探究可适用于我国的的中间判决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6.
撤销判决是行政诉讼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判决形式。但在司法过程之中对其适用范围却模糊不清,选择比较分析为基点,对撤销判决对象——“无效具体行政行为”、“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细致观察。是追寻撤销判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驳回起诉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对此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其概念、适用条件和问题进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确立了情况判决制度,在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现有的情况判决中,补救措施缺乏具体的内容和期限,法官主观上不愿给予明确补救措施内容,无法充分救济相对人权益,弱化了审判效果。通过分析现有判例,发现实务中存在法官对专业领域缺乏了解,担心司法权侵害行政权等顾虑。现实的客观需要,立法本意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公报案例都要求法官在情况判决中应明确补救措施内容,对于行政专业性领域的内容,法官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等方式来进一步充实判决内容,确保相对人权益得到应有保护。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1款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这赋予了我国司法对行政的变更权,而变更权的存在带来了一个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边界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行政诉讼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文章主要对变更判决存在的理论基础以及适用问题的深度、广度做了阐述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事中间判决,是指在民事诉讼审理还未达到终局判决的阶段,法院为准备作出终局判决,而事先解决当事人之间有关本案或者诉讼程序的某争点的判决。中间判决制度有助于法院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正确作出终局性判决。拟对中间判决的价值及功能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行行政判决书样式由于其制度、法律层面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行政判决书改革应该遵循判决书的固有规律,以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从立法上对行政判决书进行必要规范,从制度层面重构行政判决书的结构模式,并注意借鉴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文书结构、诉辩内容、证据写作、判决理由等方面提出完整而具体的制作要求,以体现行政判决书的基本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外部行政规范在行政领域的效力入手,分析了外部行政规范在行政司法审判领域中的证据效力,并分析了确认外部行政规范在行政司法审判中的效力性质的实践意义,最后就如何保障外部行政规范在行政司法审判中的证明力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当代行政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自由裁量权在发挥其能动性的同时,极有可能被滥用,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本文试就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错位及如何对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与控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建设需要出发,本文全面阐述了新时期科技保密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并对科技划密作了一般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对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实践理性的基本问题.目的论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另一派是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它们都主张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某种功利或幸福;义务论主要指以康德为代表的道德理论,康德认为道德判断的基础不在于功利或幸福,而在于道德规则的普遍形式.罗尔斯与哈贝马斯继承了康德的传统,提出道德规范的正当性在于取得人们的普遍赞同;而麦金太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主张正当的问题应当依据共同体的善来确定.在后形而上学的条件下,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行政立法寻租是经济利益主体通过部门立法或立法代言人介入立法,制定带有利益倾向性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滋生的新问题,是委任立法权力与部门利益求租意向结合的产物,暴露了立法监督功能的弱化。行政立法寻租浪费社会资源,降低经济效率,最终破坏政府形象,导致腐败,阻滞法治进程。治理行政立法寻租,应当从立法模式、立法制度、立法监督等方面着手,探索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了依据;分析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和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会计职业判断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法官可以对法律问题作积极地阐明,但是,当事人对法官适用法律的任何决定,都有权进行辩论,否则,就会造成法律适用的裁判突袭。出于防止突袭性裁判的需要,《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0项的解释与适用,应当涵盖裁判文书与辩论内容相脱节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