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给予了极大的理论关怀,在他们视野中漂移着三大“重建”理论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读理论、重释理论和重建理论,这些理论的得失都值得当下理论界讨论。本部分讨论了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质。  相似文献   

2.
齐敏 《林区教学》2008,(9):47-49
通过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文的综合理解,重点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交往行为"进行论述并以此体现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哲学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也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最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它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价值,力图在修补其缺陷的基础上重建它,本文详尽的梳理了哈贝马斯阐释、批判、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重建失败的历程,彰显了哈贝马斯在继承和扬弃马克思思想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5.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自称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可以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危机。哈贝马斯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并对马克思生产范式理论进行了批判。从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批判的解读以及哈贝马斯交往范式与马克思生产范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学术路径的倒退。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析--从批判到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哈贝马斯系统论述了公共性概念的含义以及随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所发生的由批判功能向整合功能的转变。与此同时他也根据其话语理论赋予了公共性以新的理解。抛开其保守性,哈贝马斯的公共性原则为我们研究当代民主法治诸现象及特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经典被解构并边缘化已很普遍,历史人物被戏说也自然而然,我们不难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中心已经消解,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们在观察思考的同时也在固执地寻求一个答案:到底孰是孰非?我们在强调"颠覆"的同时是否也应关注"重建"问题,否则我们将往何处去?本文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媒介介入诗歌已是事实。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介的发达使得诗人及其创作处于泛媒介场域的范围内。传统意义上的诗人身份随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颠覆,成为一种传播学视野中的诗坛现象。大众媒介的介入不仅模糊了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界限,也使诗歌创作者进入写作空间的自由而精神不自由的尴尬境地,而且诗歌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另外,诗人精神领袖的地位也被无形的消解,等等。对此,诗人又将何为呢?  相似文献   

9.
从辩证法的最初形态谈起,简要地回顾了观念论辩证法在哲学史发展阶段中的几种重要样式,以及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最终完成形态。上述回溯为马克思所发动的辩证法革命提供了发生学背景,由此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究竟从何种意义上讲,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观念论辩证法的倒转,从而彰显出这场哲学革命的深刻意义。简要地梳理了早期马克思哲学文本中的辩证法表述方式,主要论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终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物质生产辩证法为最后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提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道路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三、文化问题之大在当前语境下,“文化问题之大”除了以上说从文本到语境到文化的思路外,后现代文明中新技术应用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新媒体使文化与产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谓“文化工业”或“文化经济”。如法国文化部长杰克·朗在  相似文献   

11.
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现代艺术创作的杰出代表,立体画派的创始人.沿着后印象主义的足迹,毕加索深刻反思了当代人类真实的生存与思想状况,以立体派特有的手法呈现了叛逆拆解的多重意味.在具有否定了传统空间构成而成为形体塑造技法的里程碑这一种意义外,他影响并推动了现代派画家的叛逆浪潮.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文化研究之父雷蒙德·威廉斯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文化的定义:一是“知识—文献”的形态方面;二是社会“整体生活方式”方面;三是“理想化”形态方面。从文化与文本的关系来看,其第一方面为文化直接呈现为文本的形态;第二方面为文本的背景,即上下文(context,语境)形态,生活的实践方式或不直接呈现为文本,但总可以找到与文本的这样那样、或远或近的联系,所以有“社会文本”之说;第三方面为文本的潜在方式,或“预文本”方式,某种主体文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知识载体的课程文本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又好又多的苛刻要求,课程文本变革势在必行。兴起于美国的"概念重建运动"主张重建课程文本的概念,但单纯强调主体体验和对话的"话语文本"难以作用于实践。深度学习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课程文本必须以知识学习的深度为基础、体现学习的过程性,才能融入主体体验。深度学习引领下的课程文本通过构建目标和实践体系,形成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知识深度互动的对话平台,既满足知识教学的需要,又为学生探究、体验、反思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定位狭窄,总在沉闷乏味和飘忽玄虚之间摇摆不定。过于忽视隐含在其他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从整体上对贯穿语文教学的传统意识的分析、掌握、思考,这些都将不利于学生的感知。传统文化从流失到重新获得世人的重视,这条路可谓崎岖坎坷。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在传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如何做到回归根本呢?本文对此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萧笙 《教学与研究》2007,(10):93-95
卢卡奇的思想早已受到了各种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的重视,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人们在如何理解卢卡奇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历史地位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刘卓红教授所著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探索》)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上期提示:上回说到周瑜发明了叛变箭,派斗鸡眼去拿蜀国士兵做实验,结果被诸葛亮识破,遭到惨败,于是周瑜又派斗鸡眼来到魏国,想再碰碰运气......周锐第二天早晨,斗鸡眼又来到吴国和魏国的界河边上,他看见大臣鲁肃正在河边练倒走。鲁肃一边走一边还念念有词:“天天倒着走,活到九十九。”河对岸,魏国的谋士蒋干,一边散步一边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借刀杀人......”斗鸡眼想:“这次不管有没有把握,射出去再说吧。”他看见蒋干有两个屁股,便向两个屁股中间射了一箭。“嗖——”这回运气还不错,眼看离目标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莫言崛起于新时期,是当代坛的一个重镇,不断有新作佳作推出,其创作不息,求新求变不止。莫言创作的第一次重大转变,是在向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传统叙事模式向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转变,而此次转变的标本性本即是与《红高粱家族》同期诞生的《天堂蒜薹之歌》。同时,莫言又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的作家,在对农村农民的现实关怀情绪上,《天堂蒜薹之歌》是《红高粱家族》第五部《奇死》第七节的继续和发展。本从对莫言叙事模式的本分析人手,考察莫言叙事语境转换中的现实关怀言说。  相似文献   

18.
王红顺 《教书育人》2013,(11):41-43
(接上期)3.浙江省金华比德弗国际学校开学典礼课程的创意——新学期从感动开始片段一:主持1:"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韩红的一曲《感动中国》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颁奖晚会的现场。在2012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有  相似文献   

19.
三、雅尔塔体系的产物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是战时国际关系发展的结果.战前的国际关系,基本上维持了传统的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格局。亚洲的日本是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去远东扩张,它的活动实质上仍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美国在外交上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尽量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只想坐收渔人之利。苏联忙于自身的建设,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包围,故使其国际地位和作用受到限制,所以,战前只有除苏联以外的几个欧洲大国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二战之后,由于德意日崩溃,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关系成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在战争中,国际关系有两个趋势最引人注目,一是美苏关系的均势;一是英国对美国的依附。这两种趋势经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秘密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