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在广告语言中生态美学的体现也无处不在。英汉广告语言从语言层面体现了和谐、崇高、朴素、共生、选择等生态美学纬度,同时生态美学也给英汉广告语创作启示和反思,从而避免英汉广告语创作的不良倾向,生成生态美的广告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是西方文艺理论思潮,它重点研究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作品的独特视角,同时也为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当审视教材,合理取舍;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出经典作品的当代意义;作为教师,还应当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收集一千六百多种植物的中名、英名以及拉丁学名,建立了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植物名称翻译进行了简要分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植物名称翻译中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译者为了使植物译名与读者形成"视野融合",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读者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观照,其中积极的读者观照有利于提高植物译名的接受性,同时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演奏好一首二胡乐曲,除了熟练的技巧以外,切合曲目内容的正确审美是至关重要的。审美观照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积极的审美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一枝花》这类移植作品,更需要把握好曲目的地域风格特点,了解原曲演奏乐器的特性,模仿并赋予其二胡的特点,才能在演奏中给自己和受众带来审美上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美学范畴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三个时期,最早的美学范畴来自康德和叔本华,后渐渐注重中国学的实践,提出古雅等范畴,最终在境界说中完成了美学体系的构建。王国维的美学范畴体系,继承了中国化的血脉,思想方法却是西方的。古代美学的结构重心是作家和作品的关系,而王国维则从作家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立论,以“真”作为核心范畴,把学艺术的意义的来源从对道的阐释转换为对现实生活的审视,用现代认识论方法重新整合古典审美范畴体系,从而实现了古代美学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为学术期刊编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学术期刊编辑在对文本进行二次选择加工时应以读者为中心,重点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只有把握好了文本创作的动机因素和文本交流的接受动机,学术期刊编辑才能搭建好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进而引导文本作者的创作,达到学术期刊整体质量螺旋式上升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美学范畴的探讨是认识美的本质的重要途径。这个领域分歧很多 ,却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范畴的哲学界定 ,区别美的范畴、审美范畴与美学范畴 ,揭示它们内在关系 ;在此基础之上 ,探讨丑的美学归属。而且 ,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们对美的认识在不断进步 ,美学范畴也自然随之发展 ;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 ,我国学者在美学基本范畴认识及概念表述上存在着分歧 ,笔者这里也作了一些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9.
"观",这一中国美学史上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闪现出不同的美学光彩。从艺术哲学维度看,它强调对审美主体的观照,要求人们清除内心的各种杂念和成见,凭借"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实现"观"在艺术创作上的美学解读。从文艺美学维度看,"观"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之"观",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融入感性认识,将审美情趣寄寓于审美客体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更高级的精神愉悦。从宗教美学维度看,佛教典籍中的"观",注重用理性的佛教智慧观照世界,在心与物交合的瞬间,体味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产生在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语言除了具有其实际功能之外,也有独特的娱乐和美学功能。发掘、感悟以及模仿语言中的美学特征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的效果。在这一美学观照下,要注意语言的共通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联系作为母语的汉语,这样对语言的美的感受和体会更深,并尝试在深层次的体会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生命美学以生命这一更具本源性的范畴为审美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注重生命、注重精神家园的美学,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课堂教学是追求自由、观照意义世界的过程,是感悟生命之美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命相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道”是具有本原和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有巨大影响。道不是一家一派之道,而是一种以儒、道二家为主,究天人之际的化精神,所以道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但是,对老庄之道的体道方式虚静,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方式中和都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加之“心”“气”两个具有本体意义范畴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美学范畴的独特性就凸现了出来。道对心、气又可以容纳和涵盖,所以,道虽不是美学范畴,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门径。从道的起点出发,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生命美学以生命这一更具本源性的范畴为审美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注重生命、注重精神家园的美学,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课堂教学是追求自由、观照意义世界的过程,是感悟生命之美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命相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美学(Aesthetics)由上世纪末的“显学”沉寂为本世纪的“边缘”之学,然而,这恰恰构成为美学的幸运境遇,因为意味着美学超脱了意识形态的沉重纠缠和精神教父的虚假自诩而走上一条思想自主和品格独立的逍遥之路,这也许驱使美学皈依到自己的本原的学术家园。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当下的美学探究依然难以超脱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思维阴影,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方法论顽固地影响到我们研究策略的选择,再一方面,学术界追逐意识形态风潮和服从世俗的价值杠杆的心态也潜在地震颤了美学的宁静操守。正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招致美学研…  相似文献   

15.
文章陈述了羌族传统性文化的发端、形成和发展衍生等历史过程,对羌族传统婚姻、家庭、生殖、宗教等性文化范畴的有关性文化的种种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尤其从美学研究的角度系统地对羌族传统性文化进行了田野考察和学术探究。  相似文献   

16.
刘建玲 《考试周刊》2014,(28):27-27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游不再是尘世中的闲暇优游,而是超越的人生态度,是对物我两忘中心灵高度自由的强调。  相似文献   

17.
俗语作为民族语言主要的、独特的种类,比其他语言更为直接而鲜明地反映出民族民俗化的社会风貌。大量俗语展现了妇女的地位。体现出社会和家庭对妇女这一群体的各种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渡边淳一的小说具有日本文学传统美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现代美的双重美感,并以睿智的哲思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美学思想直接得益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席勒,但他的美学摒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接过费尔巴哈和席勒的人本主义的旗帜。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切入美学和文艺学。使他的美学拥有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学色彩。黑格尔美学中的“异化”和“复归”、“对象化”和“自我观照”都在绝对理念或精神的统摄之下。而这些观念在马克思的美学中得到了彻底改造,由精神领域转向实践领域;费尔巴哈是在神学体系中观照着人,马克思则将人放置到社会关系中进一步还原,克服了费尔巴哈的抽象性;席勒的美学理想是“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还是一种偏于抽象的人的理想,马克思则将席勒的人的理想扩展为一种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完成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渡边淳一的小说具有日本文学传统美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现代美的双重美感,并以睿智的哲思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