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浩  苏静 《新闻前哨》2008,(7):21-22
重大突发事件历来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灵。牵动了全球媒体的神经。在对这场空前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我国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之高、互动性之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参与度之深,均超过任何传统媒体,凸现出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汶川一震,举国心痛,共此国殇,九州同悲。检视我国新闻媒体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于沉痛中我们欣慰地发现:媒体的品格、公信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在这场强震中凸显出来,公正客观的报道遏止谣言消弭恐慌,还原新闻现场与灾情灾况,弘扬人性救援与理性思考,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下的信息公开更是空前,正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教授所言:“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及至全世界公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临近,各地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奥运筹办报道的力度,怎样报道奥运,使自己在这场“新闻混战”中博得先机,是包括报纸、广电及新生代网络在内的各种、各家媒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要想在奥运报道中占得先机,报道的语言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2005年11月的举世关注的哈尔滨水危机事件.考验了哈尔滨市人民。同样对哈尔滨的新闻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哈尔滨的各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们高度熏视。精心组织,竭尽全力,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百姓传播信息、解疑释惑、稳定情绪,从而引导百姓从窖、理智、科学地面对这场水危机。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应有作用。本刊组织的这次专题研讨.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媒体在水危机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探索媒体报道危机事件的经验提供了又一范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一打响,我国的主要新闻媒体就以现代传媒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全面、客观地报道了战争的方方面面,深深吸引了受众。各媒体在对这场战争的报道中,又各显其能,各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第17届足球世界杯的“战火硝烟“,中国的新闻媒体对这场赛事的报道也是沸沸扬扬.随着赛事的结束,一些成熟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的同时,对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这场赛事中的是是非非也诚恳地提出了批评.批评的话儿虽然不太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相信我们的媒体会有这个雅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第17届足球世界杯的"战火硝烟",中国的新闻媒体对这场赛事的报道也是沸沸扬扬.随着赛事的结束,一些成熟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的同时,对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这场赛事中的是是非非也诚恳地提出了批评.批评的话儿虽然不太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相信我们的媒体会有这个雅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公布,“十二五”规划已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何审慎谋划“十二五”规划这一战役性报道,使“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纲要深入人心,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场报道战役中,媒体应当进行差异化竞争.注重解读的视角和对细节的挖掘,妥善处理好“十二五”规划报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电视媒体。应当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有效吸引受众眼球。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这样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不会很快消失,媒体和受众注意力慢慢转向灾后生活和重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媒体应考虑如何安排报道汶川地震,选择哪些事实来报道。这样的选择应是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对焦点回访的借力式报道唐家山堰塞湖、宋馨懿、背着亡妻回家的男子、北川中学……在这场关于地  相似文献   

10.
3·14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是今年的两大突发事件。两大事件,各方关注,迅速成为世界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外媒体的一场新闻战。这场新闻战,使我们对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报道机制有了新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的生态环保问题是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新闻媒体不遗余力地全方位、多角度地予以宣传报道。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的自主性提高,反映出作为舆论监督工具的媒体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了一段时期新闻媒体对环保生态的报道,计200多篇,分析在西部大开发中环保宣传报道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两会报道一直是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每年的重头戏,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都纷纷派出精锐力量进行采访报道,而在这场新闻会战中,省级党委机关报无疑是主力军。《新华日报》作为省级党委机关报的突出代表之一,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秉承其改版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主流媒体按照"三贴近"原则,从关注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近年来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热点民生问题报道的比重。而由这些主要新闻媒体衍生出来的都市类报刊、专业类频道频率,更是将民生问题的报道视为重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他们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从而形成了自身特色与定位。都市类媒体、专业频道频率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力量,成为反映群众需求和呼声的主要渠道,成为新闻宣传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至8月.我国应对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四川“怪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而在这之前.我国分别应对了2003年的SARS和2004年的禽流感。围绕这三场公共卫生危机.我国的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也正始于2003年的SARS。通过对2005年四川“怪病”的危机报道.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中国媒体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方面的前行轨迹。一、2005年的四川“怪病”与相关的危机报道 2005年6月24日,四川资阳市出现了第一例后来被称为四川“怪病”的病例。7月22日四川省卫生厅紧急发布消息称,6月24日至7月21日,资阳市收治20例不明原因疾病病人,目前有9人死亡。如此高的病死率.而病因却不明确.使得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迅速成为舆论和公众的关注焦点.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随即展开了相关的危机报道。媒体在报道中借用疫区民众的称谓将其称之为四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12月16日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杨振宁将与28岁广外硕士订婚》起,杨翁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推动这场名人秀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正是相关的新闻媒体报道。近来人们的眼前总是充斥着诸如杨翁恋年龄上的54岁差距——82对28的数字游戏、女主角翁帆的年轻单纯与美貌、名人效应带出的诸多老夫少妻现象等字眼。在这次新闻媒体破天荒地关注学术界人物的集体炒作中,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各主流媒体迅速对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以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况予以密集报道。透过这些报道。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新闻媒体的变与不变,能够明确地把握中国新闻媒体走向成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灾难性报道一般指新闻媒体对各类“天灾”或“人祸”进行的新闻报道。由于灾难性事件对正常生活的破坏性影响.灾难性报道历来是倍受关注的一种新闻传播活动。针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全国各类媒体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全面、及时、系统的报道。就整个报道环境而言,各类媒体在报道的编辑策划上各展其能,在内容、形式、运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比拼。  相似文献   

18.
范以 《军事记者》2011,(6):30-31
心理工作报道,是以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报道对象,并以解决人的不良心理现象和问题为目的的媒体反映。目前,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正逐渐强化。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怎样客观、真实、系统、理性地搞好心理工作方面的报道,是新闻媒体值得探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黄志卿 《声屏世界》2011,(10):68-69
当前.民生新闻媒体和民生记者越来越受到官方的关注.然而这种“官”注的背后却五味杂陈。近日有报道称.卫生部拟对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一时间舆论哗然,也足见某些官员关注民生记者到了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陈辉 《中国广播》2010,(11):67-69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语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地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以广播媒体报道福建南平“3·23”恶性杀人案为案例,阐述和探讨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