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还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甚至极端地站在不好的角度上讲,还可以成为“仇人”。家长可以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可以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孩子的人生可能因家长而堕落,也可能因家长而升华。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3.
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父母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社会。这是因为父母与孩子接触最早,时间最长,机会最多,影响最大,烙印最深。做父母的都很忙,工作、学习、家务、社交等等,但是,既然我们生育了孩子,那么就注定要有一部分时间给予孩子。所以,无论我和丈夫的工作多累多忙,也总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散步、谈心,把对儿子的教育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去做。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  相似文献   

4.
“不同阶段”指孩子发育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亲子关系调节,各具不同的特点。比如,家长特别气恼的是,孩子有话不告诉父母,只让同龄伙伴知道,因而家长指责孩子:“我养你十几年反而不及你的同学?”等等,引起冲突,这就是家长不懂得,在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起来,重视自我,对父母教师长辈都会有“闭锁”倾向,这是正常的,也是心理健康发展必需的,指责孩子不对家长说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6.
这一讲“准确表达”,主要是协助父母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怎样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够即时知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子女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个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那些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便拼命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灌输知识;甚至有人衡量孩子是否出色、将来有无出息的标准,也是看孩子上幼儿园前后“能识多少字”、“会背多少古诗”、“特长考了几级”、“英语水平如何”等等。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相信“手”之家教理念会带给每一位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成功的大门。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对孩子了如指掌,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会发现他们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采取不当手段强行探寻,例如偷看孩子的书信、日记等等,被孩子发现的话,有可能引发“地震”,并最终在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通道上留下一条鸿沟。如果父母因此而站在孩子心灵的小天地以外,在这个复杂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的行为确实是由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与父母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家长行动的指南。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父亲和母亲两者在子女的教育中“争权夺势”;父亲或母亲一方淡出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方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12.
父母是幼儿最信得过的人,所以他们一旦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就自然而然地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同情和支持。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们有时在父母面前说:“老师不喜欢我。”“我无论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回答。”“张老师不公平。”“李老师太偏心。”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说某老师没本事,等等。对于诸如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有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总是一家人全都在门口等候,向客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郑重其事地逐一介绍:这是汤姆,这是杰恩,这是斯蒂芬……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问好。而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不同,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家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往往被忽略,好像孩子并不存在。即使介绍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说“这是我儿子”或“这是我女儿”,似乎孩子没名没姓。还有的父母,在客人面前赶鸡似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创新思维方式的核心,其实它也应当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座右铭。这其中的“时”不仅是时代,不仅是今天孩子的生活环境、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什么不同等等,还有更重要的,即孩子身体、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正>不管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很多孩子在起床时情绪总不太好,常常爱赖床、莫名地发脾气、看哪里都不顺眼……这就是俗称的“起床气”。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脾气大的孩子,比如说孩子早晨去上学,起床之后心情就很不爽,气呼呼地穿衣服、气呼呼地穿鞋子,看到早餐哭闹着不想吃、不爱吃等等,也惹得父母一肚子火。都说早上最好不要对小孩大吼大叫,可一旦遇到这样的孩子真的是不想发火都难。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莫给孩子“吃偏饭”希望老师或有关方面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关照,即多吃一点“偏饭”,这是许多家长的潜在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总有太多太多的担心,怕他竞争不过别人受委屈,怕他弱小受到别人欺负,怕他生活能力低麻烦多等等。于是,有些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为学校做贡献,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家长与教师的紧密配合是改进教育的必要条件。但是,给孩子“吃偏饭”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在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