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下社会,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上,而是落足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上.消费的符号性使得消费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编码,消费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成为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坐标.在消费社会形态下,学校德育需要认清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合理的道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进行自我赋值.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价值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社会消费的目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其结果是人的异化。这种消费,颠覆了传统的幸福观、劳动观、审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年轻一代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将正确的幸福观、审美观以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消费教育之中,承担起对青少年学生价值引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下的学校德育困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07年,经济学家帕腾就宣称"新的美德不是节约而是消费",从而预见了一个消费社会的到来.在传统社会形态下,如果将消费看成美德,一定会被视为异端学说,但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无止境地进行生产,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于是生产了就要消费,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消费社会的形态.伴随着工业革命,这种现代消费不同于以往之处在于它不是受生物因素驱动,也不纯然由经济决定,而是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成为一种标记地位和身份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有很多人认为 ,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是较高的 ,但一进入社会就变了。这一现象就是我们当前所讲到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不和谐。文章通过研究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因素 ,寻找一些对策来消除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学校德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进行改革。公民社会视阈下的学校德育改革应该从三方面着手:调整德育目标,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己任;更新德育模式,走向开放与包容;改革德育方法,实现多元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就像经济学家常为市场的那一只“无形的手”烦恼不已一样,人知识分子也常常不得不为人类智性自身的那一层“无知之幕”保持无可奈何的沉默。然而,这还不是人类思想困境的极端情形。更令人无奈与悲哀的是,当人类试图以那永远镶嵌着一层“无知之幕”之底色的智性去照临并穿透那永远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的市场与社会之云海的时候,其市场与社会秩序之混乱与人类智性之无能为力,就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网络化——学校德育的新视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社会网络化对于学校德育来说扮演着两个角色: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作为分析和研究的背景。前者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是变量,后者是作为环境丽存在的,是常量。其实质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学校德育纳入到社会网络化视野之中加以考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学校德育的未来走向。也只有此,我们的学校德育才有长足发展.从而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9.
崔立宏 《中国德育》2017,(11):21-24
传统的消费理念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而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社会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异化。消费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给学生的消费观带来困惑与混乱,引发学生消费行为失范,使学校德育面临困境与挑战。学校只有在实践中明确德育的使命和立场,确立"有道德地消费"的德育目标、"有引领地消费"的德育原则和"有生活地消费"的德育方法,才能有效应对消费异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科技革命引发的裂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发生了难以置信的转变: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社会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元化社会生活是现代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逻辑发展现实,人们将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那么,  相似文献   

11.
一、西方学校德育的迂回发展 从工业革命初期开始,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学校德育走向了衰落.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工具理性过度张扬,价值理性备受挤压,工具理性以其"制度化""意识形态性"的强势占据着社会各个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社会共育机制存在系统结构不良、资源整合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支持等现实问题,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合法性渠道。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应扮演好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角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中,构建和实施德育课程,探索有效的德育共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体验,利用社会大课堂是学生实践体验的最佳方式,现在学校德育利用社会大课堂很不充分,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14.
丁锦宏 《中国德育》2006,1(7):25-29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背负太多期望,德育目标呈现“高”、“大”、“全”倾向,而现实的教育效果可能连“底线”目标都无法达到。进入公民社会时代,学校德育应当把培养合格、负责任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承认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归根结底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应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新内容.进入公民社会时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没有及时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道德教育方面都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我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发生了难以置信的转变: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科学、艺术与文化也打破了原有的封闭,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今天,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往与合作已成为时代  相似文献   

18.
大众体育消费的社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意识欠缺,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结构单一。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收入水平等,对此要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是“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由此建构的是一个符号编码控制的虚拟世界,现代社会正面临着社会生态平衡丧失和人类精神异化的危机。因此,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息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信息化创造了新的德育环境,为培养人的现代化精神,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效果,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学校德育面临着新挑战,我们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转变德育观念,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德育新模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德育功能,加强信息网络的法规、道德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