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抬起了头     
一年级刚接班时,几个家长围在教室门口对着贴在墙上的学生名单议论纷纷:"君君也在这个班呀";"这个孩子挺可怜的,他妈已经走了4年了";"在幼儿园时,他的手工做得很好,就是没人管啊";"哎呀,我得回去和儿子敲警钟,不要和他走得太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教室里摆放新书、整理课桌的我不经意间记住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我记得,为了做好妈妈,怀孕时我做得最多的准备,就是观察周围的孩子和家长。我总是喜欢推敲孩子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比如:这个孩子总在哭,为什么?是家长忽视了他,他不得不用哭闹获得关爱,还是家长过于重视他的哭闹,以至于孩子会以此作武器?这个孩子得不到某个玩具就死缠烂打,闹着不走,她怎么会这样的?这个孩子得不到某个玩具就死缠烂打,闹着不走,她怎么会这样的?同事们为什么经常抱怨“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总是拖拖拉拉的,非要我送才行”?隔壁的孩子怎么和他爸爸一样爱着急,而且一着急就不管不顾的?……我常会陷入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怎么…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臂膀     
孩子6岁多了,去外面玩时还经常停下来嘟囔道:“爸爸,我有点累。”我知道,他这是要我背他。于是我便蹲了下去,他跑上两步,一下趴在我的背上,搂着我的脖子,贴得我紧紧的。妻子见了便说:“看你像什么样子,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把他驮在背上,让他自己走嘛。”妻子说得有道理,孩子不小了,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走。但是,我知道,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背他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我是想充分享受一下这种做父亲的幸福感觉。  相似文献   

4.
天底下没有不爱玩的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如何让孩子玩得好,尤其是在家里这个小天地怎样让孩子玩得充实,玩得开心,我们是作了一些努力的。一、正确引导孩子玩我们的孩子响响从小活泼好动,玩起来“疯”劲很大。刚上幼儿园时,我们真担心他适应不了新的生活。谁知打一开始,他就天天喊着要去;接他回家时,他常赖着不走。幼儿园到底有什么吸引他呢?经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幼儿园不仅有玩具,而且老师善于正确引导孩子玩。因此,我们给响响买了积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成人不答应,他就会又哭又闹,这样的孩子真让人头疼啊。我的小孙子鑫博有时候也很任性,但我从不着急,因为我有对付孙儿任性的高招—“—一分钟”处理法。小孙子鑫博刚刚会走路时,特别愿意自己走,从不让我抱他,可是,当他走得稳当了,却  相似文献   

6.
独语     
大约五六年前,经历了一番跳槽的折腾之后,我重新回到课堂。面对曾经的出发点和眼前的停泊地,我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者的指引: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父亲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五分钟。我说:“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这怎么行?这可是一堂语文课!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  相似文献   

7.
记得孩子两岁七个月时,我们带他外出旅游。同车正巧有两个外国人,孩子很好奇,说:“妈妈,你看,外国人!”我说:“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去和他们谈谈。”“我说什么呀?”孩子显然很愿意尝试一下。当时他正好刚学会了几句英语,我启发他可以说“你好”。孩子大胆走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讲“How doyou do”,两个外国人对这个有勇气的小男孩很感兴趣。孩子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只香蕉。两个外国朋友很高兴,找出了一只不干胶的塑料小牛贴片送给孩子。刚好他属牛,那只小牛的眼睛还会动,孩子用英语说了声“谢谢”,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一天,高老师兴奋地告诉我,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孩子的特别珍贵的礼物一个“温暖”的苹果。我素来喜欢聆听关于孩子的故事,自然放下手边的事情,洗耳恭听,却意外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泪眼婆娑。这个孩子新入园,名叫诺一。他每天早晨都会在幼儿园大门口的甬道里边走边哭,但即使哭着也还是会往幼儿园里走。第一天,站在门口的高老师就主动地与诺一打招呼:“你好!我认识你,你是小一班的小朋友,名字叫诺一,对不对?”诺一脸上挂着眼泪,但还是使劲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园长,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请一天的假。”“好吧,办完事早点回来”按照平常的惯例,家里有事,我只和园长请假,然后和班里老师打声招呼就走了。在走之前高高小朋友看着我,他的眼神,我有点读不懂,可是我急于要走,只是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了声“再见”。第二天,我回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像很久没有见到我一样过来把我围住。有的孩子说“老师,想死我们了”;有的孩子说“纪老师,你想我们了没有”;有的孩子问“纪老师你去哪里了”……这一刻的我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幸福极了,没想到孩子这么关心我。这时,我又发现高高站在一边,我突然想起了他那个让…  相似文献   

10.
我班的奇都小朋友,长得胖乎乎的,大家都喜欢他,叫他“都都”。这孩子只有两岁半,走路还不大稳,但个性挺强,总要自己走。一天,在玩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中,考虑都都年龄太小,走路不稳,我就没有让他参加。没想到这个平时总是笑眯眯的都都居然急了,小脸涨得通...  相似文献   

11.
场景 一: 6 岁 的 涛涛 喜欢 和 小朋 友们 一起 踢 足球 。有 一 天,一个 小朋 友 指责 他说 :“你 踢 得太 臭了 ,我 们不 带你 玩 儿了 。”涛涛 伤 心地 走了 。在回 家 的路 上,他碰 到了 邻 居家 的亮 亮 ,涛 涛沮丧 地告 诉 亮亮 :“我 踢 得不 好,他们 不愿 意 和我 玩儿 。”亮 亮 带有 几分 得 意地 说:“我 踢得 好,他 们愿 意 和我 玩儿 ! ” 场景 二: 奇奇 在 幼 儿 园午 睡 的 时 候发 现 好 朋 友乐 乐 穿 了 一条 花 内 裤 ,就 嘲 笑 他 说:“你 是 男 孩子 ,还 穿女 孩子 的 衣服 ,真 丢人 ! ” 家 长 都 不 愿 意 看 …  相似文献   

12.
壹这是一个早晨,春寒料峭。我应邀去一所城区小学听课。步入教室,我习惯性地向后排的角落处走过去,我知道,通常这里会坐着所谓的“后进生”。离上课还有5分钟时,执教老师来了。扫视教室一眼后,她径直向我这边走来,打招呼似地,指着我身边的小男孩对我说:“他(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是咱班的籍外生,调皮得不可救药。他已经上过一年级了,可现在连幼儿园都不愿意接受他,我也拿他没办法……”细细打量身边这个孩子:他  相似文献   

13.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我适合当老师吗?”有一段时间,这个问题我每天至少问自己十遍,我的教育幸福感落到了最低谷,严重的时候,到了教室门口,都不敢走进去,有严重的抵触心理。我太希望课能够顺畅上完,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从没有把课堂标准下降到如此低的地步。这个班的“问题孩子”太多了。一个孩子根本不会“坐”,只会用脚“蹲”,蹲就蹲吧,他还要动。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21,(2):3-3
问:我家孩子4岁,比较淘气。我有时很生气,会对他说:“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再比如,在外面玩时,已经很晚了,他还玩得起劲,怎么都不肯回家。我说:“你自己在外面玩吧,我先回家了!”说完转身就走,他发现我不见了,立马就急着追过来。请问这样的做法合适吗?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6.
正当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时,馨馨和梦梦走来说:“陈老师,我们想当你的孩子。”我欣然答应,并带她们“串门”、“逛公园”、“上图书馆”,玩得很开心。小雨听说了这件事,也跑来对我说:“陈老师,我也想当你的孩子。”我推辞说:“我的孩子已经太多了,本来一个家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有两个了。”小雨没有走,她接着说:“现在有三胞胎,我就是第三胞胎。”我不禁笑了,  相似文献   

17.
不许     
未做母亲时,曾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对身边的孩子不断发出各种命令:“别跑,摔着!”“你踢石头干嘛?看,鞋都脏了。”“别捡脏东西!”“不许往那儿走!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走那难走的路。”看着那垂头丧气的孩子,我很为他悲哀。他只能毫无乐趣、规规矩矩地跟着妈妈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我忽然想到,他的一生就将这样走下去吗?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自己有了小孩,一定不对他说这不许、  相似文献   

18.
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抱怨:“孩子一刻也不肯离开我。一走开就哭闹”、“自己冷了热了都不知道。什么都得我帮他想着”…….  相似文献   

19.
“惹事大王”张巍川病了。我感到意外。这孩子身体壮得很,一冬天都没穿过大棉衣。今天他值日,早上我还看到他提着桶在洒水,中午我到教室走了一圈,看到他又起身自觉地去倒了垃圾。唉,这孩子——生着病,却没叫苦。  相似文献   

20.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画《金色的房子》,我先出示范例,然后示范,最后幼儿学画,绘画结束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画得惟妙惟肖,和老师的范画很相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范画和这个小朋友的画向一位富有绘画经验的赵老师请教。我暗想:他看后准吃惊。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朋友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画。”我着实吃了一惊,忙让赵老师接着讲下去:“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很独特的,绘画时教师不宜示范,也不宜出示范例,应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