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即“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养成”,而这两者的养成主要是在参与和实践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养成公共精神。具体途径是:更新教育目标,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创建民主班级的先行者;完善班级生活,营造体现现代社会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3.
情境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社会也更需要具有重视合作、分享、责任、参与等公共担当意识与公共道德精神的“公共人”。由于现实情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可以依托情境问题解决来培养公共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精神缺失是现代社会治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在现代公共精神成长中,大学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大学要有效地承担起这种角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学主体性的有效确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作用下,中国大学主体性受到严重消解,导致其培育公共精神的职能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主体性的建设对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公共精神是中西方各自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的共同指向,其内涵包括独立自由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意识两方面,而在导向公共精神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向度。西方主要以权利向度导向公共精神,中国则从德性向度修养公共精神。在当今中国培养公共精神的公民教育中,应该注意权利和德性两个向度的统一,使公民具备公共生活的权利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培育出健全和牢固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逐渐承担起社会公共参与的角色,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社会管理水平。受民主参与所需的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以及经济、组织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尚不稳定,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领域亟待形成。必须从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社会化协作等方面推动大学生社会公共参与,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公共意识是当代生活世界中使用较频繁的一个词汇,培育现代公共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既是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其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时期,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化模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学基础,基于此,分析和探讨文章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价值、应把握的原则及应然路径是亟待探讨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既不可能自然形成,也不可能依靠纸上谈兵得到,只能在班级公共生活中通过长期体验"做"出来。班级公共生活具有指向现代公民素养养成的基本追求,有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在学生的班级公共生活中,班主任要强化学生权利意识的培育和维权能力的培养,涵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试析当代我国学校教育公共伦理资源的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玉华 《中国教育学刊》2006,5(12):25-27,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推进与深入,学校场域中,政党精神伦理的祛魅成为一个不争事实.井感染式地造成了我国学校在学生公共伦理精神培育中伦理资源亏空的事实。在公共伦理精神养成的主阵地——班级生活和课堂教学在此方面的使命弱化,以及学校培育关键人——教师公共使命的式微是最典型的表现。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学校对公共伦理责任承担上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大学生是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文章从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内涵,我国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生长历史和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等方面,对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危机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也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的社会。加强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危机能力的培养,既是现代社会的形势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从历史和现实看,只有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受到科学民主意识熏陶的大学生,才能具有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责任意识是公共精神的实质,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法律意识、知行统一等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包括自我认识的不充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主自律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正>班干部制度应该着眼于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杜明峰教授认为:班级不仅是一种学生群体生活的形式,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生在学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身份或角色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而学校和班级为学生扮演或者践行某种角色提供了公共的条件和氛围,是形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班干部的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学生的社会公共人身份和现代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学生必须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公共事务中;同时,公共参与有助于学生个人的身份认同并形成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公共理性和德性的发展.公共参与是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现代性的重要实践.当前,由于受个人主义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精神,或消极参与,或功利参与.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构学校公共生活环境,促成学生公共参与启蒙;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公共责任感;教给学生公共知识和技能,奠定其公共参与信心;深化学生公共参与体验,升华其公共参与认知.  相似文献   

17.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8.
李海燕 《中国德育》2015,(23):28-31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共精神的培养。从社群主义的视角,探讨整合东西方现代化利弊、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精神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以保障个人权利为出发点,通过法治建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程度不断加深,而体育锻炼活动却是日益减少。此环境下的“终身体育”理念就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与关注。目前终身体育思想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发展也具有很深的影响。随着全民健身概念的深入,高校公共体育应承担起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公共意识。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通过促进政治理论教育的开放与发展、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开展生动的法制观教育来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