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阅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田志明老师《关于解方程新旧方法孰优孰劣的争议》一文,感触很深,因为我在教学中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中,田老师认为,对于非常基本的方程,如6-x=3.5,可以和过去一样,借助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用相关运算律进行解答;对于复杂一些的方程,如x+3.2=5.6-x,则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因为这样也恰好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阅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田志明老师《关于解方程新旧方法孰优孰劣的争议》一文,感触很深,因为我在教学中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中,田老师认为,对于非常基本的方程,如6-x=3.5,可以和过去一样,借助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用相关运算律进行解答;对于复杂一些的方程,如x+3.2=5.6-x,则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因为这样也恰好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方程问题这部分知识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和苏教版安排在五年级下册.与老人教版教材相比.从理念支撑到编写意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苏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较好地解决了关于方程解决的中小学衔接问题.教材改变了在小学阶段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及相关运算规律解方程的传统做法.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普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多媒体的运用与文本的展现孰前孰后一直存在争议。《广玉兰》一课的教学从文本阅读与媒体演示、文本解读与媒体演示、文本想象与媒体演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找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课前思考]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方程"这一单元中"天平游戏(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认识了"方程"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的.新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不同是解方程的方法,老教材主要是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方程,而新教材是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以为,这样的变化不是将学习内容变难了,而是变得更容易了.等式的性质更适于学生的理解,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有许多经验可用.本课的教学是否可以在各个环节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学习新知的"经验链",顺势而教,让学生轻松学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 为此,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养成严谨的数学论证与思考的习惯.②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③初步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周国华 《小学语文》2008,(12):54-54
人教社从《列子·汤问》中节选“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一段为课文,名为《两小儿辩日》,先是在初中教材中使用,后下放到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并长期使用,堪称经典选文。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有两处大家争议较多:一是“为”字读几声,是什么意思;一是“知”字读几声,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7.
顾云燕 《河北教育》2009,(12):22-2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安排的解方程教学,虽是一个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新教材改变了以往依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而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同时教材还把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然而,  相似文献   

8.
百分制与等级制孰优孰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关于百分制与等级制孰优孰劣的争议是历史的又一轮回。我们知道,在50年代,为了学前苏联推行的五级分制,我们曾把百分制说得一无是处。到了60年代初,我们又摒弃了“先进”的五级分制,重新使用起百分制来。现在我们又一次地否定百分制,说要用等级制来取代百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教学实践,以实验班级及参照班级的英语成绩相对比,探讨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与知识技能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问题,并提出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学习情感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虽未正式颁布.却已广为流传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提及小学解方程的方法时,把实验稿要求的"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修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这个修改,放宽了解方程的要求.既认可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也认可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寥寥数字的修改.却为小学解方程方法的教学又增添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课前思考】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方程"这一单元中"天平游戏(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认识了"方程"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的。新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不同是解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孰重孰轻     
母亲节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将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孝心。他问一位远离家乡来求学的学生道:“你是不是要利用假日回家看看母亲?’ 学生答道:“为了应付考试,恐怕没时间回家了。” “那么你认为是考试重要,还是母亲重要/’老师再要问。 “我母亲认为考试重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摘目《欧美幽默与漫画杰作》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认识方程"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在进行本单元教学之前,我把教材深读几遍,特别是解方程这一课时,深知现在的新教材所讲授的解方程与旧教材有了一些的变化,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解法意义、思路、目的要求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本)和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机械波》一章中都安排了机械横波(绳波)形成过程的插图,分别如下图1和图2所示。两幅插图有一处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插图(图1)中,标在各个点上的箭头既有方向又有长短,而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册的教材插图(图2)中,标在各个点上的箭头只有方向而没有长短。在人教版的教师用书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正,那么两幅插图,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5.
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本)和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机械波>一章中都安排了机械横波(绳波)形成过程的插图,分别如下图1和图2所示.两幅插图有一处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插图(图1)中,标在各个点上的箭头既有方向又有长短,而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册的教材插图(图2)中,标在各个点上的箭头只有方向而没有长短.在人教版的教师用书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正,那么两幅插图,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在"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上作了重大变革.老教材是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诸如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除数=被除数÷商,减数=被减数-差等来解方程:新教材则是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种解法避免了机械记忆,其目的是为下一步进入初中学习复杂的方程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解方程教学的编排与以前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旧教材是让学生熟记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而新教材则是通过探索、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数与代数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经过数次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认识方程这一部分内容,对教材中回避"求减数"和"求除数"产生疑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屡次与"a-x=b"和"a÷x=b"之类的方程相遇.第一堂课:犹抱琵琶半遮面新课程改革之后,一些专家认为:小学用算术的思路解方程,到了中学却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同解原理"来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安排简易方程的教学,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改变了以往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的做法,而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质取而代之。同时,调整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进度安排和课时设计。笔者在执教这一  相似文献   

20.
“邂逅”方程,遭遇尴尬记得第一次教“方程”这一内容,是在2000年,教材是义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教学对象是我从一年级带起的27位很优秀的学生。有关《解简易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未知数X“”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新知是“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四个概念,以及“解方程“”检验方程”规范的书写格式,而“解方程”实则是以前所学的求未知数X的值,因此这一知识我不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解方程“”检验方程”的书写格式则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这一内容概念多,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