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勋 《体育世界》2008,(11):25-26
文章对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孓分析,阐述了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健身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构建和谐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弱势群体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城市弱势群众的宣传、城市弱势群体健身的意义、健身与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健身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进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余暇时间少与业余生活的单调、体育消费少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短缺、体育价值观片面和态度消极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的薄弱已经影响到杭州市"生活品质之城"的建立。文章以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现状和健身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杭州13个区县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指出现阶段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应构建政策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技术支持,最终实现自我支持的支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服务提出应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培养、启动公民教育、依托学校多部门合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和谐社会、健身气功的内涵,健身气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健身气功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弱势群体的出现对社会稳定、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挑战.由于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弱势,弱势群体基本上没有条件开展体育运动.通过对弱势群体产生以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认识,为消除弱势群体,致力于清除种种障碍以获得稳定、安全而公正的社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各个城市都出现了以失业、下岗和在职低收入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弱势群体,这已成为一个相当敏感与尖锐的社会问题。有关城市弱势群体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问题同样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对城市弱势群体健身关注的意义(1)对国家、社会的稳定作用我国城市新出现的弱群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其一,贫困者人数众多,并且其主体是原来处于比较优越地位的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其二,贫困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因素造成,而再就业渠道由于他们年龄、知识层次、技能等多方面因素受到阻塞;其三,这种现象是伴随城市经济体制转轨而…  相似文献   

8.
论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民健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多元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发挥,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对全民健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与构建和谐社会对全民健身提出的要求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健身服务的政策支持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为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健身服务为体育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通过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权利的阐述,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健身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健身服务政策支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金林群  王海棠 《体育博览》2011,(7X):204-204
本文针对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现状与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现状出发,提出促使生理性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弥补性、创造性社会支持模式,为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权利需要全社会全视角给以关注和保障。通过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及其体育权利的梳理和界定,归纳了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的现状,分析了该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的相关对策。其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的身心素质和构筑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休闲是追求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构建文化信仰的过程。传统保健体育所具有的体闲价值与现代人所追求的休闲观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强调身心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面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站在现代休闲视角下,对传统保健体育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就业需要以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要求,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及文化价值,对于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培养科学的养生观,更好地指导全民健身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全民健身计划"实现"全民性"的瓶颈,同时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残疾人对全民健身的认可程度以及参与健身活动的态度、动机和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残疾人对全民健身活动持较高的肯定态度,但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健身成为一种奢望。以现实问题为依据,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保证落实和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保障残疾人合法的体育健身权益。  相似文献   

15.
节庆体育是我国农村社会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对当代和谐农村社会的建设有特殊的价值和影响,从正功能上看,节庆体育能促进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村际关系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节庆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容,难免存在一些影响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消极因素,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研究节庆体育对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探索节庆体育的发展途径,无论是对节庆体育的继承发展,还是对和谐农村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的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将来应进一步从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增加投入、改革学校体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实现学校体育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时代背景下,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高校中的内涵和重要作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意见,以此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最终使高校体育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应有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整体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和武术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利用武术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途径,加快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内涵,提出依托学校教育、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农村为主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途径,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