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邯郸战国赵王陵2号墓曾出土三匹青铜马,虽体量不大,但其高超的圆雕艺术技法和生动传神的个体形象,令人惊叹。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青铜马的形象和雕塑技法作了具体的描述分析,肯定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同时还阐释了战国写实艺术产生的历史原因。另外,还就随葬青铜马的意义和马的属种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淮安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以铸造精良和纹饰精美而著称,是江苏省出土青铜器较多的地级市之一,许多铜器为全国考古发掘中所仅见,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个重要出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淮安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四期,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楚文化的代表性墓群,其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等器物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在造型、纹饰和艺术风格上明显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象征性、情感性和多元性的审美特征,是战国早期楚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布的出土战国文献材料,绝大部分文字已经被释出,这为我们编写一部多卷本的《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所有的出土战国文献原始资料之上,写出摹本,从文字考释、词语训释、语句通释、思想内容、时代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概述以往成果,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写出对所选的出土战国文献的释文、标点、汇释、今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绘陶塑。殷周时代的青铜器,玉雕、石刻都有生动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战国木俑的色彩浓丽明快。到了秦汉时代,简练生动,深沉雄大的石刻和陶塑大量出现,特别是在临潼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数以千计的大型彩绘武士俑,不仅造型多样,比例准确,而且色彩鲜丽,神态逼真,标志着我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水平。佛教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经过二三百年,到两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当时各族统  相似文献   

6.
环境雕塑创作中景观设计理念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塑与景观长久以来就具有密切的联系,而真正让雕塑摆脱了园林装饰物的狭小领域,形成环境雕塑的概念却是因为景观设计理念与艺术思想的进化,因此环境雕塑创作与景观设计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很多环境雕塑作品很难说是单纯的雕塑,还是景观设计的产物,两者在艺术观念、创作手法、视觉形态上拥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绘陶塑。殷周时代的青铜器、玉雕、石刻都有生动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战国木俑的色彩浓丽明快。到了秦汉时代,简练生动,深沉雄大的石刻和陶塑大量出现,特别是在临潼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数以千计的大型彩绘武士俑,不仅造型多样,比例准确,而且色彩鲜丽,神态逼真,标志着我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水平。佛教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经过二三百年,到两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当时各族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艺术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我国古代艺术匠  相似文献   

8.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战国墓出土的“鸟兽纹铜带钩”,因造型新颖独特、铸造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刻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器中的“鸟”并非鸟类,而是一种能食虎、豹、狼的白马一兹白。西周时期,生活在固原一带的义渠戎曾把这种动物作为本地区特有的珍稀物品贡献给周王朝。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草原地区,兹白曾经在游牧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一般只有部落首领才能拥有,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正因为兹白的特有与珍贵,使其成为艺术家创作刻画的对象,并赋予其“格里芬”装饰。这种题材的艺术品在欧亚大草原广泛流传。战国时中原人也开始制作,到了西汉亦成为中原上层王侯贵族青睐的饰品。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我国的雕塑艺术历史久远,可上溯到6000年前的装饰木雕和骨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逐渐成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世界雕塑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甲)的阶段,这时的雕塑气势磅有,重视整体的动势与力度。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乙),同时,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佛教内容的雕塑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到了唐代,我国的雕塑艺术(丙),精致完美,气魄宏大,把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推向了高峰。宋元以后,也(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0.
出土战国文献中出现疑问代词“何”的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郭店楚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银雀山汉简中的《孙膑兵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出土文献中疑问代词“何”的数量与频率、询问功能与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进行了回顾,肯定了其所取得的成就,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雕塑艺术随着人类对自身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雕塑艺术风格林林总总,在中国这块具有灿烂传统化的国土上,怎样去建构中国网络和气派的雕塑艺术,已成为雕塑家和公众热门的话题。无疑回头认识、总结、挖掘中国传统雕塑,对我们发展当今中国雕塑会有所启迪。本仅就汉代雕塑的写意性作一初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新蔡葛陵楚简》属于战国中期偏早的毛笔墨迹,其中出现了丰富的笔画形态,字形有方扁化的特征,且继承了西周古文字的写法。《葛陵简》和《上博简》《郭店简》的文字比较从图像学的角度展示了战国以来毛笔笔法的发展脉络,葛陵楚墓出土墨迹和铭文的对比研究探讨,有助于大家了解手写体与铭刻体不同发展序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布的出土战国文献材料,绝大部分文字已经被释出。这为我们编写一部以出土战国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语文性工具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期""乐""宽"三个字头所管辖的单音词义项、复音词目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与梳理,逐条标明词类、词性、词义以及用法,并于每个词条后面附以关联条目,以此通观该字在出土战国文献语言中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战国出土文献相当丰富,其中有诸多文献皆有称《诗》之篇名、引《诗》之诗句的现象。如《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郭店楚墓竹简》、《河北平山三器铭文》等。其中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还是战国时期儒家专门论《诗》的文献。将这些文献中的称《诗》引《诗》现象进行条缀,可以更好地对战国《诗》本的传承与传播,以及战国至汉代《诗》本的变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中国雕塑艺术,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雕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化和世俗化为特点的中国雕塑艺术,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8.
怀化地区位于湖南西部沉水中上游,古称“五溪蛮地”,全区人口400多万,其中侗、苗、瑶等28个少数民族人口96万。这里既是一个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也是一个民间音乐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地方。本文拟作简明的介绍与探讨.一、溯源在怀化地区各县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上古时代的乐器.如苇江曾出土了西周时的铎(乐器)、春秋时越国的铜编钟(乐器)和编钟甬;辰溪出土了战国时的铜编(乐器);淑浦出土了战国时的铜钟(乐器)、铜磐(乐器)、铜铸(乐器)、于(乐器);靖州出土了战国时的于(乐器)等.从出土的这些…  相似文献   

19.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是相对于写意人物画而言的。工笔画是用毛笔在绢、布或熟宣上勾墨线,渲染平涂着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大都可看作是工笔人物画。 从战国墓葬出土的《御龙帛画》上,就可以看到以单线勾勒为主,平涂渲染的色彩表现已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用细墨线勾勒,在用色上使  相似文献   

20.
中西交流,时间长,地域广,在晋、陕、豫三省的出土文物上都发现了胡腾舞的图像,胡腾舞在中西交流开始就随着商品货物的运输一起进入到中原,并受到了中原各阶层人的欢迎,酒足饭饱之后常常跳起胡腾来助兴,它的伴奏乐器因此也随着流传到中原来,本文以晋、陕、豫三省出土胡舞伴奏乐器为例,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