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课”建设中存在着科学体系、教材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搞好“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就必需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体系、教材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构建具有针对性、富有个悱化的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历程的考察及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思想方法、基本原则的一致性的分析,论证了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和统一性,从而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句话包含三个内容,把每一个内容详细分析,再结合新的历史界定,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就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有一个过程,真正科学的界定只有一次,即中共"十二大",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三次科学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民为本是毛泽东思想与人本主义 ,行为科学相区别的特征 ,是东方文化精华的继承发展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开端 ,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线。以民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共识 ,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支点和根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崭新的概念,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中国今后走什么路,举什么旗,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在前苏联和前苏联共产党解体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能否继续下去将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五大庄严向全世界宣布:“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革结束后,在历史转折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作了丰富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新界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阐述了毛泽东 思想的科学体系,充分具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概括。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科学涵义 ,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 ,实现“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十分重要。对此 ,该文从“三个方面”的教育入手 ,进行了讲授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典范: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提出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反对"两个凡是",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区别开来;反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言行,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分析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为起点,论述以人民民主思想为核心的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特点:关注社会底层命运、注重思想改造、高扬集体主义;分析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人本主义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其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子恢是闽西人民的儿子,在个人迷信盛行的日子里他坚持实事求是。作者谢耀承在筹建闽西革命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时是这样记述着对邓子恢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调动群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主张精神的作用,主张用科学的世界观改造人;用又红又专的思想培养人;用共产主义的理想激励人.邓小平重视物质利益的作用,主张用物质利益激发群众积极性;把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范畴.毛泽东邓小平在调动群众积极性问题上认识一致,但方法各异,侧重不同.通过两者比较,对于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 ,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 ,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使全国出现社会主义改革初兴的局面。但随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这场以改变苏联模式为基础的改革在实践中最终偏离正确轨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重大曲折。本文从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历史背景出发 ,阐明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基本观点、主要内容 ,分析其偏轨的原因 ,以期对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再论“毛周体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周体制”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领导我们国家的时候” (邓小平语 ) ,中国最高领导层基本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其基本含义是 :以毛为核心 ,周为主要助手 ,毛周合作的组织体制 ;以毛为决策中心 ,周为办事中心—轴心的运行机制。从遵义会议到 1976年 ,各个历史时期及其重大事件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雄辩的事实依据 ;党中央的常委分工提供了组织依据 ;江泽民的“主要助手”说 ,邓小平的“毛周并称” ,毛泽东的“轴心”说 ,以及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党中央的评价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理性认识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力理论.作者重点对三者发展生产力理论和实践的同一性进行探讨,从其认知取向、政治方向、价值标准、发展思路、目标追求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是今天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殷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是他根据时代的变化,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和世界局势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当代历史,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思想对我国继续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坚持在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中国的文化转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是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变迁模式,提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品格,还是追求文化的大众化品格上,都提出了符合文化演变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我们的文化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是,由于历史和当时的现实原因,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三个遗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建国后毛泽东平等外交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