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多年来,我国行政诉讼纵然硕果累累,然而,一路举步维艰。专门行政法院可谓是行政诉讼的一条出路,既可以打破人财物的制约,又可以排除不良的司法和行政干预,意义非凡,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要循序渐进,分阶完善,并且其审级分为最高行政法院、省级行政法院和地市级行政法院,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传统的改革方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案件数一直不高,终归行政审判权运行程序机制缺失。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狭窄,公民很多诉求启动不了行政诉讼;法律没有规定行政诉讼协调调解程序、简易程序,导致行政审判效率不高。亟待完善行政诉讼启动程序、协调程序、简易程序,亟需加强行政审判运行全过程监督,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3.
在行政诉讼法制定之时,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概念存在有其一定的理由与根据。但随着我国社会与行政诉讼理念的不断发展,在我国设置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本文主要从行政法发展理念,我国国情、社会的需要,以及对反对行政公益诉讼的理由的反驳等来论证当前在我国设置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责任政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问责风暴"和"问责年"等问责东风的催化下,构建行政问责制度已经成为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具体的现实困境,制约了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制约了问责的实效性,问责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想进一步发挥行政问责的威力,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行政问责制度构建的困境,探索出适合我国社会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以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为视角,通过与各国立法进行对比以及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影响因素、立法模式的分析,阐述了我国行政在受案范围上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取消以具体行政为对象作为行政诉讼的立案范围的标准,同时,给出了将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审查内容纳入行政诉讼的可诉范围的一些具体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五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对公安行政行为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而刑事侦查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为两种行为的主体、对象、内容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易分辨。甄别公安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不仅是规范执法、树立法律威严的必需,也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需。本文就两种行为的异同,以分辨的方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审判实践中对行政瑕疵的一般认识入手,考查行政瑕疵的特点和性质。行政瑕疵可以分类为内在的实体瑕疵、外在的程序和形式瑕疵,针对这两种类型,诉讼中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国行政诉讼实践应在现有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强化明示原则,引入补正判决,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对行政行为采取更为严格的合法性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行政诉讼法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以法律明文规定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来堵杀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建立的道路。但中国法律中并没有明文规定行政案件不能适用行政和解。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构建具有现实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立高校屡屡作为行政主体被推上被告席,法院对高校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适格性作过不可置否的判决.而公立高校在何种情况下能作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和作为行政诉讼被告方应有的诉讼权利以及承担的义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文中在分析公立高校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可能性、法律依据和实践的前提下,提出完善高校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合议庭为代表的普通程序和独任制为代表的简易程序,在行政案件审理之中各有优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行政司法审判的实践,对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优点加以论述,对制度保障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在我国建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在进行兴奋剂赛外检查时,主体具有行政属性.在检查过程中为了调查取证和保全证据,往往要对被检查人员的相关物品进行搜查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而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作出统一的规定,也没有规定设定权法定原则.从《体育法》到《反兴奋剂条例》也没有明确赛外检查强制措施的设定权,这很容易对被检查人员造成损害,对这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申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同时还可以一并或单独就损害申请国家赔偿.为了减少检查双方的矛盾和摩擦,同时考虑体育行业的自身规律和特征,我们可以借鉴比例原则和CAS的临时强制,在有关体育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赛外检查强制措施的法定原则,加强体育立法并成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法院,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兴奋剂赛外检查纠纷提供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在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以至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似乎被局限在被告当中。然而,大量实践表明,行政机关除可作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之外,还可以以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行政诉讼。行政机关不仅符合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条件,并且将行政机关纳入行政诉讼第三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判质量对于法院和法官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应对审判工作的需要,现阶段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成为法院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审判质量管理却存在行政干预、管理不规范、加剧责任推卸、扭曲诉讼行为等局限。因此,在审判质量评查指标体系的构建时应当合理设置各项指标,使对法官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整体评价和个案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形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评价公正、不断更新的指标体系,并注重信息技术在审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真正使质量管理能够促进审判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虽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却得到广泛的运用,调解结案率甚至一度成为法院的工作指标。调解何以如此大行其道,它到底该不该被当下的行政诉讼审判实践所接纳,如果可以,调解与审判该如何衔接。此外,调解如要作为一项制度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基础是什么,现实中大量的法院调解活动是否已背离了调解制度设计本身的初衷而发生了异化,此种情况下,该如何规制这种异化的调解活动。这些即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足协的处罚权是其参与体育治理的重要手段,相较于法定性强、形态有限的行政处罚, 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为了保障其良性运转,维护相对人的诉讼权利,司法权的适度介入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我国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不能回应这种社会公权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因此,亟需重构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赋予中国足协行政主体地位,构建司法审查规则,即法院审查足协处罚权时应当遵循仲裁优先原则、穷尽内部救济原则、法律审查原则;在审查范围上,除了审查足协处罚行为,还应当附带审查处罚规则。  相似文献   

16.
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修改正当其时。本调查结合修正案草案,发放调查问卷,以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2008-2012年接收的行政诉讼案件为样本,分析其透露出的优势和不足,尝试从符合我国国情和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的角度,对完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宋龙飞 《江汉学术》2021,40(5):50-59
推进责任型政府建设,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一环.责任型政府不仅应当体现在通过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制度对违法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上,政府机构设置中也应当构建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然而我国组织法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度一直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政府机构设置中法律责任的主体、形...  相似文献   

18.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象行政行为是当今各国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项最重要的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对抽象行政行为存在不同认识,也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复议法一直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之外,我国远未建立起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的有效机制。而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确立司法最终裁决原则,正是一个国家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因此很有必要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采取"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元化客观事实证明标准.这种一元化的、高标准的证明程度对行政效率的实现、成本的节约、公民权益的保护必然会产生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行政程序、证明标准等,以确立被告对行政程序事实达到何种程度的证明标准,才符合行政程序合法的认定.  相似文献   

20.
法院体制行政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院机关地位的行政化 ;法官制度的行政化 ;审判业务的行政化 ;审级间的行政化 ;法院机关职能的行政化。法院体制行政化造成了以下弊端 :为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提供了可能 ;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 ;严重威胁到审级监督体系 ;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采取下列对策 :实现司法行政和司法审判的分立 ;实行新的司法机关人事制度 ;革新案件审理体制 ,保障法官独立行使职权 ;建立新的司法机关党务领导体系 ;确立新的司法机关后勤财政管理体系 ,消除上下级司法机关的行政性关系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