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新媒体时代让传统电视媒体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做到"求生存、谋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走进移动终端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走进移动终端的应对措施。本文旨在强化电视新闻发展现状的认识,促使电视新闻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项飞 《新闻传播》2024,(3):55-57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新媒体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出现并广泛应用,让传播变得更加快捷,电视新闻以往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壁垒”,如今逐渐被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所冲破,电视新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视新闻以及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仍旧任重道远,电视新闻时而还会出现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传播渠道有限等弊端。为了更好地发展,电视新闻必须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尽可能拓宽并利用新媒体的资源,扬长避短,为广大观众生产出喜闻乐见的优质电视新闻节目,切实提高收视率,让电视媒体在愈发激烈的媒体市场上行稳致远。本文从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入手,从融合发展的内涵、广度和深度、新媒体资源利用、移动终端平台的开发与搭建等层面,进而阐述新时期电视新闻新媒体拓展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为受众带来全新的新闻信息收发和阅读体验。新媒体的发展,对县级电视新闻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县级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形势下的突围,探寻一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移动新媒体元年的2013年,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笔者将根据赛立信在70个城市进行的听众研究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发展趋势。 广播听众及其收听习惯的变化趋势广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现实听众达6.7亿。据赛立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诸媒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介质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人们革新了信息的获取方式与物质的消费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信息的承载媒介也更为广泛与丰富,对传统电视新闻业的冲击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业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思想上的突破、传播上的突破,发挥自身优势并与新媒体不断融合,最终抓住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的巨大发展契机,实现自身的产业蜕变。  相似文献   

6.
张秦尉 《今传媒》2016,(2):97-9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何以应对并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是传统电视人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电视与新媒体的相互适应与发展的观点,并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正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日前在北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全面关注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此次发布的是第五卷。蓝皮书认为,2013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中国新媒体  相似文献   

8.
2012年初,在国家“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全面推进背景的影响下,跨平台互相渗透、相互合作拓展新媒体业务,已成为新媒体探索式发展新的方向。随着3G的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智能化的不断提升,手机、平板电脑上各类应用,已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推崇。移动互联网已经把生活的任何一个行为链条,连接到小小的手机终端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它们伴随生活的,不再是简单的资讯、新闻、  相似文献   

9.
从2013年《焦点访谈》改版方面着手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蜕变与创新。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在分析改版后《焦点访谈》新特色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在新时期的创新手段,从栏目的品牌战略、竞争战略的调整看中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如何防御突围。最后,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新时期发展新趋势的探讨研究,更好地提升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移动新媒体终端的代表——智能手机,已成为新媒体中独霸移动终端的绝对龙头。据相关数据,中国2013年上网人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已达5.0亿人。这块"巨大的蛋糕"让所有新老媒体垂涎,近来打车软件,腾讯的"嘀嘀"和阿里巴巴的"快的"之争,本质上是移动新媒体之争。一款好的APP软件LOGO,既美观又能传达应用程序的基础信息,给用户带来第一印象,是对点击率影响的直接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出版广角》2011,(12):58-60
移动传播时代对期刊出版商和平台提供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载体向数字化发展,媒体移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期刊数字化浪潮将契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将加快拓展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期刊内容生产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移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的期刊运营商必须要融入新媒体,实现在新的产业链里的有效布局,并要颠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构建具有电子商务特色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要构建一个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良性环境,实现数字版权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受到较大冲击,电视新闻栏目面临着较大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成为电视新闻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频道面临的挑战,并且探讨了电视新闻频道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世腾 《采.写.编》2024,(3):32-33+2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传统电视新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传统电视新闻向新媒体发展。因此,传统电视新闻要积极融入新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现状,提出了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大量涌现,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新闻报道。微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媒体类型,很多电视新闻栏目积极开展微博运作,以创新新闻节目形式,实际运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对电视新闻栏目微博运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兰建芹 《东南传播》2015,(8):130-131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微信具有独特传播特征,电视新闻栏目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微信,建立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不仅能够弥补传统媒体的劣势,还可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本文对微信自身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微信在电视新闻栏目中的应用现状,进而达到利用微信提升电视新闻栏目传播力,拓宽受众市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媒介之间的融合,对网络、传播、接收终端以及内容等各个平台进行了整合,并逐渐构成新形势下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在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转型的契机,本文主要对媒介融合形势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期为电视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开辟出新的视角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谭天  赵静雯  苏慧 《传媒》2013,(1):28-31
2012年我国的媒介融合发展是各类平台不断被构建的一年,是网络视频蓬勃发展的一年,是大数据引发大营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主流传统媒体积极对接新媒体,广电业与电信业双向进入;新媒体一方面向移动终端延伸,一方面对线下拓展,在社会化媒体的推送下,进军视频及其他服务领域,开发了更多应用,构建了更大的平台.2012年昭示了一个趋势:传媒业正大步迈进大平台、大视频、大数据的大媒介时代.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媒体的步步紧逼,利用、转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策略。微博低门槛、快速度、大平台的特性,使其成为最活跃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论传播格局。电视新闻栏目可以利用微博抢时效、找线索,增强互动,创新节目、塑造品牌,从而提升栏目的知名度、关誉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各种新媒体方兴未艾,对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态势,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发展提供拓展平台。本文就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进行了调研,以便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寻找新的路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