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目标:文山民族教育、经济的兴盛云南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云南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是一所多民族的中等师范学校,自1973年以来,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勤俭建校,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切合文山实际的道路,结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硕果,为文山州培养了4160名...  相似文献   

2.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成功突破了教育现状,解决了教育发展瓶颈,走出了一条适合云南实际、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之路。原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称赞说:“文山州一中教育综合改革,代表了全省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为文山州一中的题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榜样,边疆民族团结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发展新机遇”主题座谈会在北京大学100周年纪念讲堂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北京各大学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座谈会。云南省文山州教育局局长包忠才在会上作了《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发言,对当前文山州农村教育改革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包忠才局长的主题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对文山州教育改革的极大关注。(文山州教育局)中国教育发展新机遇主题座谈会在北…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07,(B12):26-26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组一行9人,在文山州人民政府和文山州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对广南县的“两基”进行检查评估。 省人民政府“两基”检查评估组在县委报告厅听取了广南县“两基”工作情况汇报,观看了反映广南县“普九”攻坚情况专题片;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文山州举行,依托中国电信建设的文山州教育信息化项目及其建设模式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全省16个地州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同时正式启动。“三个统一’树立教育信息化标杆2010年8月,文山州教育局与中国电信文山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专网项目的统一规划下,开展基础通信、网络建设与优化、移动应用、远程教育等多项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教育专网网络接入。  相似文献   

6.
去年全省教育工作曲靖现场会之后,我省各地加快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形势令人鼓舞。文山州的情况是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文山州是一个贫困面比较大的州,但广大干部群众人穷志不穷。他们艰苦奋斗办教育的经验,穷也要有作为的精神,对全省具有指导意义。今年的会议选择在文山开,文山州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呢?主要的有三条:  相似文献   

7.
视界2004年6月17日,雨后开霁的文山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窗外生机盎然的世界相比,文山州委礼堂内的气氛更为热烈。州委书记张田欣在向省委副书记丹增、副省长吴晓青及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完试点工作后,激情四溢的他说到:省委、省政府把文山列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地区,这是文山教育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是文山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文山教育从此进入了又一个春天。是的,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参加文山州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会的与会者无不感到,教育改革春意正浓的文山如今已是花上枝头,文山州的各…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1994年全省教育工作文山现场会议参观结束了,今天继续开大会。 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1993年的教育工作会,我们在滇中地区的曲靖召开。那次会议,对全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我们选择沿边地区的文山召开,是因为曲靖会议后,文山州各级党政领导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干部、群众的教育意识大大增强,他们深切地感到,要振兴文山州的经济,一定要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对改革和发展教育有一种紧迫感。如何改革和发展教育?他们认为省教委提出的“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是符合文山州实际的。作为沿边地区的文山州的教育要赶上滇中地区,必须振奋精神,不等不靠。他们提出:“穷有穷的志气,穷有穷的办法”,“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他们充分依靠群众,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走出了一条穷州办教育的路子。文山的经验对民族地区、贫困山区,乃至全省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文山和全省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把我省今年的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踏进文山这块充满活力的红土地,试图回首一下文山教育综合改革的情况。文山州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教育改革依然是那样地充满激情。文山州教育局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快语:“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文山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初步成绩,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好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呈伟,这个在云南省文山州民族师范工作了8年的老同志,对这所学校有着特殊感情,因为这里,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有他倾注的赤情挚爱,有他奉献的一片丹心。是他,以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拳拳之心,把文山州民族师范办成为壮乡苗岭源源不断输送合格人才的“摇篮”;是他,在漫长的8年间,与广大教职员工一道,把文山州民族师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办教育特别需要“三个坚持”文山州教委党委书记、教委主任张呈纬文山是穷州办教育。“穷打穷的主意,穷想穷的办法”是贫困地区多年来一直努力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寻找答案的进程中,我们悟出:贫困地区办教育必须坚持走依靠人民群众的路子,坚持教育与经济...  相似文献   

12.
2007年9月,盘云发被教育部、人事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山州麻栗坡县教育系统教职工受教育部、人事部表彰奖励的第一人。获此殊荣的盘云发应邀成为云南省受表彰的5位代表之一,代表云南省出席了2007年9月9日教育部、人事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召开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3.
陈庆洪 《云南教育》2009,(10):37-37
近日,在实施“三生教育”中,文山州西畴县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了以“珍爱生命、正视生存”为主题的优秀书画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文山召开的“云南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文山现场会”,既是对文山的鞭策,也为文山州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会后,文山州委、州政府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总结完善试点经验,迅速在全州8个县全面实施了以理顺体制、激活机制为重点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再次掀起了改革的热潮。通过3年的艰苦努力,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全州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一、改革取得的成效3年来的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了全州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一)办…  相似文献   

15.
<正>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时刻,我们在文山州召开了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2年学术年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会员代表、特邀代表和提交论文的同志约100余人。与会代表来至自全省有关部门、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中专学校、职业中学、农广校、农函大以及其他部门的同志。这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文山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州农业局和文山农校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16.
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准备,本刊与云南文山州教育局于2005年7月28日-7月31日联合举办“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系列研讨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文山州教育局教科所和云南丘北县教育局共同承办。云南省丘北县县长任安、文山州教育局副局长黄福光、丘北县教育局局长王崇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丘北县人大副主任黄安恒、丘北县教育局副局长查福琼等.以及文山州教育局教科所、丘北县教育局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和参加此次培训的会议代表8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山州教育局教科所所长杨仁忠主持。  相似文献   

17.
文山、红河自治州哈尼、苗、拉祜族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山、红河自治州哈尼、苗、拉祜族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陈锴杨宗亮沙云生一、概况及经验云南省文山、红河自治州少数民族比例大,贫困面宽。文山州有人口303万,少数民族人口169.55万,占总人口、的55.9%。8个县是国家扶持的贫困县。红河州人口374.19...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09,(24):35-38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均衡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则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2009年,文山州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大胆探索,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09,(20):27-28
短短的几年,文山州财贸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绿树成荫,鲜花满园,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无数学子纷纷慕名来到这里求学。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08,(5):4-4
3月4日至6日,省委高校纪工委书记、省教育厅纪检组组长杨共和带领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前往文山州检查学校抗灾救灾和新学期开学等工作。4日,杨共和一行冒雨前往文山州海拔最高,被称为州“青藏高原”的丘北县舍得乡,对新寨村中心小学、温牛小学、初级中学等5所学校进行检查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