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五年级,各个方面都还不错,自尊心很强。可我最近下岗了,要不要告诉他呢?会不会影响他的情绪?答:父亲或母亲下岗了,告诉孩子为好。虽然父母会告诉孩子,暂时下岗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孩子也知道,是父母的工作支撑着他们和家庭生活,所以孩子也会为家庭的未来担忧。建议你这样做。1.夫妻先私下商量如何告诉孩子这件事;怎样向孩子解释下岗的原因(当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以适当的解释);并说明下岗、寻找新的工作,都是正常的事,并不难堪。2.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调适好心态,寻找新的…  相似文献   

2.
明天谁会下岗 “瞧瞧,有适合我的工作吗 !”国人最怕什么 ?几年前大家可能会说怕涨价,现在变了:怕下岗。   在重庆,不少下岗职工不敢把下岗的事告诉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子女,更不敢告诉街坊四邻,就是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在武汉,有的家庭分裂就是由于一方下岗而引起的,其中女性下岗而发生的家庭离异占了多数。   什么人最怕下岗 ?回答是谁都怕。因为三口之家,只要有一人下岗,收入至少会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夫妻双双下岗,就会跌落到社会家庭收入的最底层。所以,许多 45岁以上的职工宁可选择提前…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下岗在带来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家庭,影响到了下岗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孩子因父母下岗而产生的难为情心理以至自卑心理,这在相当一部分家庭里仍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由于企业改革的深化,社会上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的现象,随着便出现了一批下岗职工子女,他们年龄大都在6—18岁之间。父母双方有一人下岗或两人同时下岗,无疑会对平静的家庭生活投下沉重的阴影,也会直接冲击孩子的心灵,冲击家庭教育。现实生活中下岗职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如下现象:一是一些家长下岗之后,对自己的下岗不能平静的面对,精神上或郁郁寡欢,或怨天尤人,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6.
当前,“下岗”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职工和家庭的神经,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十分尖锐而又复杂的问题。笔者从某大型企业集团的一次3000份问卷的抽样调查中了解到,有76%的职工赞成和基本赞成实行富余人员下岗分流,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10%的职工对此无所谓;14%的职工不赞成。可见大多数职工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一国企改革措施持赞成态度。但同时大家对当前国企下岗分流中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看法。结合平时的调查,笔者认为,搞好国企下岗分流工作,要从多方面着手,深入细致地做好下岗分流中…  相似文献   

7.
王莉 《今日教育》2023,(10):76-78
<正>随着我国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2021年全面放开三孩生育,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面对同时养育多个孩子的艰巨任务,这样年轻人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局面就会越来越普遍,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隔代养育家庭。当下中国,在不少家长都是双职工的现实情况下,许多祖辈主动请缨,帮孩子带孙儿;另外在一些单职工家庭,由于各家的不同情况,一些祖辈也加入了育儿阵营,参与到家庭教育事务中来。  相似文献   

8.
苏鲁同志提出“工人阶级不吃香了”的问题,我做为基层工会干部深有同感。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以及工会,都把维护职工利益叫得很响。一方面是大会小会强调,整篇整板理论文章的宣讲,一方面是职工仍在下岗;一方面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一方面是在岗职工拿不到工资,下岗的职工无人管。逢年过节送袋米、送袋面,全年维权工作就算完。工人不吃香,职工下岗,职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对于这些现实问题,党务部门可以用“形势总的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一言蔽之;政府部门可以用政绩工程而掩之;工会无能为力而视之。…  相似文献   

9.
马兰霞 《家庭教育》2007,(7S):60-61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独特的家庭之中,每一种家庭生活都是独特的“教育场”。要理解一个孩子何以成为这样的或那样的人,不深入到他所成长的家庭中去,不去感受他所沉浸在其中的家庭生活,是难以言尽其详的。把发生在周围的家庭教育故事演绎出来,正是为了把大家的眼光引申到一个个具体生动又样式迥异的家庭生活中。去品读和体悟家庭教育的真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出现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本文在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基本状况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积极促进再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己下岗了,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怎么办?这是我国当前家教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据调查,下岗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陷入误区。家长整天发牢骚,怨天尤人,从而影响了孩子,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以致形成不满情绪。家长对孩子隐瞒了自己下岗的实情,结果大人越避讳,孩子越想知道,最终孩子还是从亲友那里听说或自己看出来。家长想以默默承受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其结果却导致了孩子更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家长把焦虑、苦恼等情绪直接宣泄在孩子身上,破坏了家庭的气氛,使孩子心理受到压抑,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家长以自身的下岗经历为戒,强化了对…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在的家庭中,一个孩子长到十几岁,父母仍无微不至地关怀,其用意当然是好的,可无意间却堵塞了孩子自由思想与活动的空间。譬如现在一些家庭往往细微到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入睡,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都要过问,还要干涉。在这样环境中生活,即使物质上再优裕,也是很难忍受的。加上学校应试教育,从七八岁起,  相似文献   

13.
减员增效、分流下岗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许多破产的企业职工、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和劳动合同到期正常解聘的职工都无可奈何地进入了下岗的行列。下岗对于那些有志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来说,无疑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但是,许多下岗职工在突如其来的下岗面前总是有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挫折心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模式,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职工下岗给无数个家庭生活带来了困难,给改革带来了压力。通过对下岗职工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之中存在有许多不良心理,必须予以消除和引导,否则,就会影…  相似文献   

14.
谁是家庭的主动消费者主持人雨霁挑战之四家长们聚到一起,常会有一个责备孩子的话题──消费:现在的孩子个个敢花钱,个个会花钱,讲名牌、讲精品、摆排场、摆阔气,骑车要骑名牌,穿鞋要穿名牌,连吃冰激凌都要吃名牌。家长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怕孩子在同学中被比下去...  相似文献   

15.
家庭失和,孩子暴力倾向几率高。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人从小就以模仿父母的行为作为自身今后行为准则的一个参照。据国外的调查显示,生活在父母失和环境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比生活在家庭和睦环境下的孩子具有暴力倾向的几率要高出许多。亲缘交往是否和谐,是孩子能否适应复杂社交的重要条件。处于失和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之间交流都存在问题,每次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孩子都是一次极大的负面刺激,孩子心理发育就容易出现自闭、自卑、抑郁等等诸多心理问题。这些负面的心理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社会交际,严重的可以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16.
黄仁彪 《教育现代化》2005,(10):122-122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有了家庭也就有了家庭教育。因为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在家庭的环境中成长,每个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施加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因此,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启蒙学校。  相似文献   

17.
培训的效果比其它教育形式更明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中国培训》1999,(6):21-22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大批国有企业职工纷纷下岗,几乎所有国有企业都将裁员作为改制的一个基本内容,幅度普遍超过10%。下岗职工已成为目前城市人口中困难比较集中的人群,他们的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下岗,对每个职工来说是个沉重的活题。而对下岗,不同的职工可能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但对党员下岗职工来说,却应有一些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下岗党员职工应扮演好这样五种角色。 一要当好宣传员。下岗党员职工虽然一时在工作上下了岗,但在思想上却不能下岗,仍然要自觉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党员职工下岗后,一方  相似文献   

19.
《贵州教育》2013,(17):8-12
“我的家不在册亨,学校就是我的家;我的孩子不在身边,学生就是我的孩子。”从2007年9月至今,6年的时间里,吴其淋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既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又任两个班英语教学,被全校教生公认为“与学生关系最好的老师”、“最能为学生付出的老师”、“课余在校时间最多的老师”。为了一心一意搞好教学,远在贵州的他在老母亲受伤、妻子下岗的家庭困难面前,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家庭的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而家庭的和谐重在关爱孩子。让孩子幸福,让孩子快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构建和谐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付诸行动。在我任教班级中据我了解有好几位家庭已经破裂,父母们对孩子的管教存在很大的漏洞,孩子的学习、行为都较差,在班级中也不太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