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红改 《灌篮》2021,(2):42-42
现如今我国体育领域的科学发展模式越来越规范,包括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对于我国的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要,选材的正确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训练发展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能够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本文就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模式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基于10年来上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远成绩数据,从政策及其执行、青少年选材、训练过程及教练员素质等方面,分析影响上海市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认为应从体教深度结合角度出发,解决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招生与出路问题;从项目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增强跳远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提升青少年跳远教练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初级选材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区、县的250名业体校少年田径运动员及180名同龄普通学生的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的测试,收集、参阅第一届青运会优秀少年运动员的形态测试数据,建立了本市少年田径初级选材标准。经过与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的优秀少年运动员同类指标及“上海初级选材模式标准”的对比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证明本标准符合国内相对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科学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要根据年龄特点,做好选材工作,注重技术、素质心理训练,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重视恢复的作用,运用科学手段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及逻辑论证法对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阶段田径发展所存在的困境,提出田径运动的发展要培养青少年兴趣,发展田径"有效人口";处理好运动员"学与训"的关系;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选材注重科学选材、科技选材,避免"经验选材"和"被动选材";完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一条龙"培养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变异与田径运动员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中,一直忽视变异问题,因此,本文就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运动能力的变异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试图为田径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脂成份是反映身体肥胖情况,评定理想体重和训练效果以及运动员选材等的一项生理指标。目前在医学界和体育科研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为了了解我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脂%成份和去脂体重现状,为运动员选材,合理安排训练与营养提供参考。 83年我们测试了业余体校男女田径运动员,102名(其中男54人、女48人)。测试方法,用国家体科所出的皮下脂肪测定仪,测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等部位皮折厚度,将测量数据依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的进行分析与思考,发现问题,给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科学化发展。研究发现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以下问题:(1)训练手段方法单一,基础技术重视不够;(2)训练计划安排缺乏系统性,教练员专业水平较低;(3)训练次数和时间过多,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4)后备人才选材渠道,方法不合理,运动员训练动机不明确;(5)训练缺少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6)缺乏多方面的训练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优秀田径运动员选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秀田径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分析了优秀田径运动员选材时应考虑的内容和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选材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的田径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进一步验证田径运动的这种非持续发展的不正常现象,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其形成的内因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为中国的田径运动向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田径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以第9届~第11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的前3名成绩为研究对象,对近3届全运会主要省市区域竞技实力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田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优势互补,促进田径项目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多数项目的水平高于上一届,男子项目成绩提高的比例大于女子。2)与世界水平相比较,亚洲田径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3)占据奖牌榜前3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巴林;东亚优势项目的分布面较广。4)近年来,西亚田径项目发展成绩斐然,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年一度的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有利于学校田径运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运动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校公共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的田径更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员选材现状及成材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琼  吕璇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57-60,66
对田径队新队员进行了包括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选材测试及评价后发现:队员的专项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总体存在尖子不尖状况;23.5%的队员在成材趋势上较其他队员存在优势;50%以上队员有营养不良倾向和贫血现象。此次研究可有效地为教练员提供制定具有针对性训练计划和恢复计划的数据信息,更能为专项管理部门在选优排劣的决策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谈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人体生理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而且还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根据当前高校田径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三种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即动机激励法,兴趣培养法和意志力培养法.  相似文献   

17.
以1999~2004年我国男子田径各项最好成绩和世界前8名平均成绩为基础,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方法探讨了6年来我国和世界男子田径项目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男子径赛有7个项目、田赛有5个项目的成绩呈上升发展趋势;世界男子径赛有9个项目的竞技水平是上升的,而大部分田赛项目的竞技水平则呈衰退态势。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亚运会田径比赛中的成绩与2001年广州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九运会可代表我国新世纪初的田径水平。将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2001年全国田径纪录进行比较,分析中国运动员的表现,用客观的数据得出中国田径在亚洲田坛所处的位置,促进中国田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继强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3):78-80,83
以苏州市高等职业院校30年来田径教学发展过程以及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历程,分析研究了田径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当前苏州市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时间学作为理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定义法和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田径运动训练时机的概念和基本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田径运动训练时机是由田径运动训练主体的身心发展成熟水平与各种外部诱因相结合,并由此而引发的开始进行某一田径项目训练的关键时间段,它主要包含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含义。而且田径运动训练时机在其形成与控制过程中也表现出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外内在规定性、易逝性和可控性等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