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根本出发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其原因是:1保持先进生产力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教育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并存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本能。一般动物自出生就具有相当精确、严密的本能活动图式,而人的器官原始就是非专门化的,所以,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就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特性。大脑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人反应机制的未确定性,大脑必须受到外界相应的刺激和对刺激作出反应才能形成人类…  相似文献   

2.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接轨对于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职教育优势,大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探讨了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双证方案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宜昌市强化就业准入控制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2001年,全市劳动预备制培训人数达16800人,比上年增长16%。职业资格证书取证人数达1387人,比上年增长7%。目前,全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达到15.8万人。尽管如此,当前在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缺乏社会共识。尽管国家从法律上确立了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的重要地位,但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主要是重学历,轻技能的旧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缺乏有效手段。应该说,企业是把好就…  相似文献   

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问题及解决意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当前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建议:强化劳动准入制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考虑职业资格标准的动态性和及时性,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推进其与国际接轨,加大对职校实习设备经费投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大学生中实施职业资格鉴定、推行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举制度的意义。介绍了全国首次高校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在同济大学的实践。要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切入点。本文总结分析了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提出高校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在全社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坚持先培训后就业 ,持证上岗。1993年至2000年上半年 ,我省约有130万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全省技术工人的等级构成由“八五”期末高级、中级、初级之比5 :50 :45 ,变化到“九五”期末的8 :54 :38 ,技师 (高级技师 )占技术工人的1 1 %。1999至2000年全省参加劳动预备制度培训的学员6 7万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提高了我省劳动者的素质 ,为江苏实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  相似文献   

8.
浅议中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宾商职校于2004年7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为"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函(2004)191号通知精神,试点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并推广职业资格认证,推进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探讨中职教育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和区别,提出中职教育与证书制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及办法.  相似文献   

9.
马晓全 《职教论坛》2005,(15):17-19
宜宾商职校于2004年7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为“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函(2004)191号通知精神,试点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并推广职业资格认证,推进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探讨中职教育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和区别,提出中职教育与证书制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及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资格认证引导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政策,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推进以职业资格制度为前提的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可以更有效地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盘活交通资源,提升交通行业教育培训能力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其学习能力及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及终身学习型交通行业的形成,促进交通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的交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法国公共部门集体谈判的准备、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入手,对其法律基础、谈判主体、协商范围、不正当的劳资做法和谈判诚意、僵局解决机制、罢工、成果——集体协议以及政府管理机构这八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与阶级分析的理论核心。马恩著作中的分工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分工体系。阶级划分的基础是脑体分工,因而阶级实际上就是指分别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集团。消灭分工就是消灭使个人"异化"的生产技术性分工和使广大劳动人民"异化"的脑体分工。这一切只有靠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中存在着忽视人力资本的现象,其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本的角度重新认识企业制度创新问题,确立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构企业组织、推进人力资本的营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是泛指一切劳动,而是指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不生产商品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抽象掉了劳动的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不会因社会制度的改变、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劳动的具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活劳动创造价值。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必要务件,是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凝结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保障措施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劳动教育必修课、校本课程、学科渗透课程为第一课堂;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各类竞赛为第二课堂;以劳动基地、家庭社区和游学研学为第三课堂,将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相结合,增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Norwegian urban school system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the cities, there were laws for Latin as well as Danish schools.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chools for poor children were established, whil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centur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hool system in relation to the economic functioning of society was discussed. A broader range of schools was developed in most cities, meant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social origins and social prospects, and different for boys and girl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chool system was used to make the population more industrious during a period when trade capitalism made the social division in society sharper and different forms of organisation of labour were attempted. The attention on children’s education was turned from consideration of the children’s spiritual future to their preparation for a working life that served economic ends.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两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体力向技能、由兼业向专业、由流动向稳定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9.
价值本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方法论革命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科学分析的一把钥匙。深刻理解马克思对价值本质的方法论意义,才能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才能正确认识制度分析中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most vehemently discussed qu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traditional long study programmes according to the Bachelor/Master model is how to develop first cycle curricula and degrees which are a meaningful preparation for a following Master programme as well as for the labour market—as stressed in the Bologna Declaration. It remains to be seen for which occupational levels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will prepare and how these new degrees will be assessed on the labour marke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Europ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mployers' viewpoint, giving an overview of the assessment of Bachelor degrees in four countries: Austria, Hungary, the Netherlands and Norway. As it is a very early stage to provide in‐depth analyses because so far there are hardly any Bachelor graduates on the labour markets,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from a more analytical perspective what factors might influence their transition to the world of 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further care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