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性肥胖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单纯性肥胖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中医手段、行为疗法和手术治疗。本文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肥胖是种慢性病,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以低热量饮食结合运动疗法为主,且需持久以恒,儿童单纯性肥胖治疗方法,应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饮食指导和行为调节.  相似文献   

2.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据报道,我国约有三千万糖尿病患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文章介绍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旨在唤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意识并引起足够重视,把运动疗法与其它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针灸梅花刺治疗短道速滑运动员跟腱慢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道速滑项目是我国冬季运动中的优势项目,但短道速滑运动员跟腱慢性损伤发病率高,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采用以针灸梅花刺为主,配合按摩并辅以运动疗法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74例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跟腱慢性损伤,治愈率81%,有效率100%。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跟腱慢性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为跟腱慢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训练前后的功能练习是预防跟腱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临床实践和典型病例的研究,总结了一套踝关节损伤的针刺疗法。并认定该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的优点,可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辩证施治的方法,循经取穴配阿是穴围刺,再加电针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肌肉挫伤和肌肉拉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或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从而达到了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促进损伤愈合的目的,疗效显著,为治疗肌肉损伤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时间和高强度的运动后会发生骨骼肌纤维的微损伤,降低了肌肉收缩性能,使肌肉再损伤概率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运动。充分研究骨骼肌损伤机制,探讨治疗及康复措施等,一直都是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骨骼肌损伤中医及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的总结讨论,希望为日后骨骼肌损伤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周康复医疗程序,程序包括牵引、推拿按摩、体育疗法、理疗、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两年来通过对38例住院患者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并且采取出院带运动处方的方法积极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三桥运动疗法”,观测治疗前、治疗后一月及三月的总腰椎前突角,骶骨倾斜角,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前与治疗后一月,治疗后一月与治疗后三月后相比较两组在总腰椎前凸角差,骶骨倾斜角,VAS,ODI上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第15 届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大会上, 强调了糖尿病的防治是综合治疗, 其中包括运动疗法。为全面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水平,本文阐述了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意义、对象、方式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CFS的诊治及其运动处方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阅了近十几年的HIGHWIRE和MEDLINE上有关慢性疲劳综合症预后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诊断标准及病理机制,同时对各疗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采用"阶梯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疲劳程度,减轻并发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建议采用"阶梯运动疗法"治疗CFS,并对运动疗法处方的构成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对举重拳击运动员肩带与肩关节运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颍  罗炯  王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49-1651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应用Qualisys红外光点测试系统获取肱骨与胸骨、锁骨与肩胛骨、胸骨与肩胛骨、胸骨与锁骨四角度的运动学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肩部各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理论及有关参数,对举重、拳击项目的训练与教学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对参加广西梧州冬训的七支女子足球队的145名运动员进行了踝关节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率为33%。在踝关节损伤中,踝关节事韧带的损伤率为60.6%,且多发生在训练年限1~5年的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训练水平不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合理等。针对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机理,提出康复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怀化学院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生率达70%;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堆积、身体素质差。针对损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2名青少年运动员损伤调查分析,显示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膝、踝、腰、手腕部位为多。膝、踝、腰、手腕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对运动损伤部位分析,以及不同性质的运动损伤治疗方法总结,提出针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大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运动创伤的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创伤的时间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造成大学生运动创伤的体育项目,多见于对抗性较强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创伤部位以踝、腕指关节、肘、膝处最多.建议大学生多做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这是减少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三名受试者金刚捣碓动作进行足底压力分析,以揭示陈式太极拳金刚捣碓动作足底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金刚捣碓动作中左足的足后区、足中区外侧的压力载荷显著大于其他部位;右足的足后区内侧、足中区内侧和第4、5砣骨区显著大于其他部位。在金刚捣碓震脚时,左足主要集中在足后区和足前区外侧,右足主要集中在足后区和足前区内侧。建议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加强对足底各部位小肌肉群和踝关节的训练,尤其是足跟区和第一砣骨关节部位,以免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运动员主要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澳大利亚KEYLINK公司生产的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男子标枪运动员肩、肘、髋关节肌肉力量进行等速向心测试,测试速度分别设定为60o/s,180o/s(肩120o/s)。测试的结果表明:屈伸肌由60o/s到120o/s或180o/s时,肩、肘屈伸肌和髋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减小,髋屈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增大;肩、髋屈伸比增大,肘屈伸比减小;屈肌快速力/绝对力比值大于伸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力量特征。方法:通过 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了我国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健将12名,优秀9名,一般15名)肩关节屈、伸与旋转运动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不同类型肌力的伸肌优于屈肌,旋内优于旋外(P <0.05);(2)静力状态(0°/ s)下的平衡与稳定力量较好,快速状态下(180°/ s)的这种稳定易被打破;(3)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的 PT/ BW0°/ s、APT/ BW0°/ s、AP180°/ s、WF180°/ s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4)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 F/ E0°/ s、O/ I0°/ s、L/ R0°/ s、F/ E180°/ s等稳定性肌力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结论:(1)动态条件下的肩关节稳定性力量需要加强,尤其是快速状态下的稳定性力量;(2)两侧肩关节无论在屈伸肌群还是旋内外肌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加强关节的均衡性练习可能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3)该项目运动员在最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优先发展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量)可能更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投篮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投篮技术动作。对近几十年来与单手投篮技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其技术特征和身体动作轨迹、空间位置等特征以及训练方法、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单手肩上投篮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单手投篮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日常训练与教学。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对投篮技术的研究多为纯理论分析,而国外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2、在投篮技术的研究中,对跳投动作研究较多,而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研究则较少;3、对人体上肢各关节的屈伸、旋转研究较多,而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缺乏整体性。4、多数关于投篮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自信心、注意和意志四个方面,其他心理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最后指出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以及投篮动作各身体环节的协调结构和心理特征方面,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