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国是欧洲传统的政治经济大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它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德投降。法国之所以短期败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德法经济实力的变化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快,但毕竟底气不足,工业基础已遭到破坏。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在道威斯计划实行后,从美英获得了200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和投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超过了法国。二、德法军事实力的变化德国陆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作战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明显的经济优势使其能后发制人,在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初实现由防守到反攻的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3.
闪击战战略理论,是机械化时代的一种有效战法,是新型快速作战兵器的出现在军事理论上的反映。它对进攻者犹如披荆斩棘的利剑,而对被进攻者恰似令人生畏的幽灵。而它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当时的战略思想发展的结果,也是德国国内军备改革的必然,更与希特勒的个人因素密不可分,是各方面综合的结果,但它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德国法西斯在其发动的二战初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横扫大半个欧洲,势力猖獗鼎盛一时,但却很快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德军战略部署和后勤补给能力两个方面作抛砖引玉之分析。  相似文献   

5.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用“闪电战”突袭其他国家,屡屡获胜,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其暂时取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国是世界上开展教师教育比较早的国家,也是当前教师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教师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教师,促进了德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德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德国形成高素质  相似文献   

7.
“弩炮计划”是英国战时内阁在法国败降后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旨在消除法国舰队的潜在威胁。作为对法国单独停战的回应,该计划不仅是一个预防性的军事行动计划,同时也是英国政府在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决意单独对德作战的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决策过程实际上是英国在战与和的战略问题上进行抉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各被侵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为了使边区和根据地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稳固后方,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观并采取了诸多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抗战救国的实现,也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 ,常常出现证人拒证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证人出庭作证缺乏强制措施支撑 ;立法上关于由谁负责证人到庭规定不明 ;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证人出庭作证缺乏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政府对日处置政策的出发点是惩罚日本侵略,使之不再构成对中国的威胁,为此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努力使之付诸实施,某种程度上体现出顺应历史潮流、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色彩,应该予以肯定。但不久,由于自身地位的变化,社会基础的削弱,为保住其摇摇欲坠的政权和法统地位妥协、退让,最后放弃对日处置政策,出卖中华民族利益,虽然有其受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制约的因素,但其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这不仅对中国、日本,而且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并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撰写了一大批党建理论文章,比较集中了论述了党的组织建设中的党员问题、干部问题、领导方法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和纪律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3.
汪静之是“湖畔诗社”的著名诗人,他的《蕙的风》又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力作,本文从《蕙的风》一书两种观念抗衡的写作背景,真诚直率的爱情内容,自由活泼的诗体形式以及在当时社会尤其是文学界产生的巨大反响等几个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蕙的风》在中国情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居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其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被修正的曲折过程.第二国际理论家作为马克思学说的正统继承者,在同唯心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竭力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理论上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概括和阐发.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他们未能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作用,未能看到马克思哲学中蕴含的当代意义,依然把马克思哲学当作近代哲学来看待,因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在他们的解释模式中,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性被遮蔽起来并被"实证化"、教条化,因而阻滞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