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本期这组笔谈,分别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维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学生工作创新、高校政治理论课创新、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等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既要反对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态度,又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最根本的是要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极地尊重、顺应、利用自然规律。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必然需求。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中,彼此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式化解各种矛盾,逐渐积累共识,最终达到相互理解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对中国的传统和谙思想的一种承上启下,体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对唯物观的丰富以及发展.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实践摸索以及理论的思考研究.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它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之一,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下面这组文章分别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三重内涵、从矛盾学说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和合”精神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垄断收益和非法收益是导致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等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论述。相信这些观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提供一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本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与特质所要求的,然而在当前,用心地去构建它,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回顾中国改革二十几年发展之路,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一定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利益冲突、价值失落、道德错位、行为失范等无序现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特殊历史阶段必须突出地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发挥功能。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着教育和谐发展。本文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农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及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应当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提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一个没有根本利益对抗的社会,一个富裕但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活力的社会,一个人员充分流动的开放的没有等级的平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从相应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以何种社会制度参与现代化,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决定的。现实中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是世界现代化的结果,但不是世界现代化的最高阶段。要实现这一最高阶段,仍应以现代化为手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而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不自觉或自觉的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人类中心论”、恩格斯的“报复论”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和出发点;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乃是2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存在于两个以上元素所构成的系统中,由两个元素组成的系统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系统。而今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更多地呈现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现代社会的有机体不再是单质性社会,社会的整体面貌与发展态势受制于多重关系的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种凝聚社会力量的价值目标,是历史运动与价值目标的统一。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