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期刊中文域名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鸥  李宁 《编辑学报》2011,23(5):390-392
针对中文域名被抢注问题,探讨网络时代中文域名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分析中文域名的法律特征及被抢注的原因。认为:出版者应重视中文域名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强中文域名的法律保护,完善注册管理制度;域名被抢注者应有维权意识,追讨被抢注的中文域名。  相似文献   

2.
中文域名信息资源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广利  郭闽英 《情报学报》2002,21(5):603-607
本文分析了中文域名信息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现状 ,从技术效率层面和权利价值层面着手 ,提出了中文域名信息资源管理与保护五大对策 :(1)要拥有中文域名的主权 ;(2 )简化中文域名注册手续 ;(3)完善中文域名预留制度 ;(4 )打击中文域名恶意抢注 ;(5 )正确处理中文域名争议。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罔的国家顶级域名CN全面开放,在给了公众一个新的域名选择的同时,也自然产生了对一些有价值或品牌的域名争夺,部分用户的权益由于其相关域名的被抢注,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抢注网站域名成为一种风潮,而限制注册域名由于特殊限制,成为部分企业和个人谋利的灰色地带郑敏杰的旅行箱里没有行李,只有满满的文件资料。这个50岁的浙江人,在4年间经历了近百场诉讼,而所有的诉讼都是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馆是当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探索和倡导建立的一种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数字档案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互联、网络远程访问的。基于数字档案馆域名标识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网页侵权行为,导致其域名的恶意抢注及网页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6.
动态     
《网络传播》2005,(12):9-10
2005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举行;网络申奥搜狐胜;跨国公司抢注中文域名成风;首家线上图书馆开张;网上购物成为消费新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域名注册     
《电子出版》1997,(7):15-16
JeffBursar是一位电脑商人。一天,外出钓鱼之际突然想到Internet上的域名注册一定有文章可做。拥有许多域名特别是那些令人感兴趣的域名注册权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因此,他开始收集域名并加以注册。目前,你如果希望注册一个令你感兴趣的威名,那很可能是枉费心机。因为Burgar可能在几个月之前就拥有了此域名的注册权。Burgar收集并注册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域名,如公司、球队、汽车等名称。在域名注册过程当中,Burgar发觉有些人也在从事类似的"行业"。结果是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域名被少数几个人抢注到手。如果你希望查看域名的注册现状…  相似文献   

8.
新兴传媒     
《传媒》2006,(4):74-75
我国博客托管网站已超过500个“博客中国”关注度最高;被抢注的网络域名被竞拍 参考价200元至2万元;上海文广集团部署DMB商用网络 手机将能看世界杯;张朝阳宣布搜狐进军娱乐业;新浪博客将商业化首现“命题博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君祥 《编辑之友》2015,(6):105-108
网络域名没收制度,是美国近年来在司法实务中摸索出的打击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创新措施.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借助民事没收程序,对涉嫌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域名进行没收.尽管该执法措施在美国国内存在诸多质疑,但各种事态的发展足以表明,网络域名没收的执法范围正呈现扩张之势.美国的网络域名没收制度,有可能对我国境内企业或者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产生影响,我国应当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敏 《网络传播》2005,(4):64-65
1990年11月28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在网上的搜索引擎中,你甚至查不到关于这一天的重要新闻,然而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这一天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被尊称为“中国上网第一人”的钱天白先生,就在这一天,代表中国在国际互联网域名分配管理中心SRI-NIC(有关职责目前已转移到ICANN)首次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正式的身份标识。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2005,(4):77-77
1993年4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域名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域名保护的相关立法和典型案例及我国域名资源法律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就中、美两国对域名资源的法律保护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我国域名实施法律保护中的不足与缺陷,认为美国的有关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对我国域名保护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月活动     
《网络传播》2004,(8):45-45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建在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相似文献   

14.
记录     
《网络传播》2007,(4):79
1994年4月初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最近德国电脑工程师处于政治考量正在试图开发互联网的替代品来代替美国的网络域名;荷兰一家公司为了商业目的也在开发替代现有互联网域名的系统;中国推出三种汉字后缀以替代.com等后缀。所有这些改动现有美国网络域名系统的设计正在实施当中。其实,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正在挑战着现有互联网连通性的基础,可能会使现有较为稳定的域名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浏览困难,回到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的原始世界。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08,(11):67-67
为了适应国际多语种域名的发展,为我国中文域名纳入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做好技术和制度上的准备,我国对原有互联网络域名体系进行调整,在已有中文域名基础上增设“政务”、“公益”中文顶级域名和“政务.cn”、“公益.cn”二级类别域名。  相似文献   

17.
记录     
《网络传播》2010,(4):67-67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丽玲  张洪亮 《情报学报》2000,19(3):222-224
本文就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效力问题从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就网络环境中存在的网络版本、域名抢注驰名商标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郭峰  李勇 《网络传播》2005,(12):64-65
天涯网引发的域名之争 11月8日,记者应邀参加天涯公司专门在北京召开的修改域名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司CEO邢明先生透露,原来使用的域名被个人劫持,公司对域名www.tianyaclub.com失去控制,为了公司长远的发展和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公司决定更改域名。  相似文献   

20.
域名的特点与域名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卫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1):79-82,16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域名的特点、因域名的注册和使用而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成因以及域名纠纷的类型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为域名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