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最能体现西方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经典的冲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如何进行叙事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对文学文本进行着怎样的解构与建构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如何渗透进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解构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文学体系,却又有着很大的建构意义,在小说面临边缘化的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小说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先锋小说,一度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形式探索的“叙事革命”。但长期以来,先锋小说一直佩戴批评家授予的形式主义徽章,“叙事革命”所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阐释,人们大都从纯文学审美自律的视域出发,对先锋小说的形式探索作单向度的解读,形式实验与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互动的关联常常被遮蔽悬置。从形式与历史的辩证的当代文学史视野出发,对当代先锋小说的命名与语境进行探源溯流,进而揭示出先锋小说的叙事历险,实际上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行使着隐蔽而曲折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3.
叙事话语是一种建构性的想象,虚构叙事中的时间塑形创造出陌生化的异形时空经验.先锋小说的时间塑形经验是形式探索与叙事革命的重要支点.叙事时间呈现出变幻交错、扑朔迷离的形态,线性时间锁链的断裂、历史的连续统一体的内爆,释放出偶然、短暂、瞬间的后现代碎片.虚构叙事与时间塑形的变革,为当代先锋小说的时空革命提供了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和后现代风格追随者们效仿的对象。这些具有后现代创新精神的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实验中,彻底打破文学思想上的禁锢,用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作家那里借鉴的小说创作元素,并以自己对这些文学元素的独特理解,开拓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后现代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种文本与历史的视角重新阐释现代主义叙事的话语经验,以此提示处于后现代时期当下叙事的可行性方式。文章从本雅明的"讽喻"概念开始论述,将其作为一个可以起到阐释先锋主义作品的核心理论范畴,揭示出它对现代主义叙事的具有启发性的指向,从而给予现代主义叙事经验一个合法化的理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先锋主义美学努力的历史中阐述早期先锋主义的悖论式经验,即考虑到艺术与生活的虚假扬弃经验的存在,历史的肯定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在现代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中,建构了美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面对现代性仍在继续的历史,现代主义叙事在当下的后现代语境中如何继续?最后的结论是叙事不是以提供一个实在为目标,处在当下后现代语境中的叙事是讽喻性的并需要给它一个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在国内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发条橙》被视为当代经典。其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其作品的哲学思考更是引人深思。从后现代语境切入,并通过叙事伦理角度分析伯吉斯在作品中一直思索的自由意志和道德问题,探究作品中道德始终高于一切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海勒小说中戏仿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仿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在文学史的各个阶段被成功演绎,并逐渐成为后现代小说的主流范式.海勒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在他的六部小说中,通过拼贴和对文学形式、历史故事及高深哲学等叙事策略的戏仿,成功诠释了它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解构性、互文性和颠覆性,有力抨击了美国后现代人的卑微和无助以及社会的混乱和荒诞.  相似文献   

9.
刘娜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21-23,35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充分体现了后现代小说碎片化、互为文本、迷宫体验等叙事特征。小说故事由框架故事和嵌入故事两部分组成,在结构形态上既有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继承,也有改变小说艺术模式的努力与尝试;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不确定性传达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迷宫感受。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探析先锋小说的发生语境,发现其独特性在于揭示出潜伏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发生背后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力量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西方学理论和化语境中,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本”这一词成了一个非常玄奥的概念,本,作为学之具体表现的实体,成为批评家和学理论家批评活动和心智活动的场所,对它的理解和阐释方法,构成了西方学理论嬗变和转型的晴雨表,本以历史线性的方式,参照当代学批评理论,围绕“所指”,“能指”,“化本”等概念,演绎了学客体在批评主体那里的增生和变化,即学由作品到本到学化的转变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棋王》包括了对传统(原始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的否定,这一原初的传统难以在今天发挥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寻根文学本文内充满了传统/现代的对立,而“寻根”后的诸多文化现象又从另一方面继续和深化着传统的危机。因此,唯有同时关注现时传统和当代语境这两个方面,我们始有可能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获得一个传统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3.
李盛涛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62-64,72
生态文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外在地体现为生态性批判话语的形成,以多元的、“青年式”的文化语境取代一元的、“老人式”的文化语境。深层次的影响则表现为对创作观念的影响,赋予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现实”与“文学”以新的内涵,克服了传统“典型”手法对生活原生态造成的破坏。在文学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对小说要素“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中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内涵。从生态文化到生态性文学的过程,既是逻辑性的学理推演。也是对现实文学存在的挖掘,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新的可能与趋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明显地具有新历史主义的各种理论特征:不仅在叙述形式上完全突破了以往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话语模式,在叙述内容上也解构并改写了民族英雄的传统刻板形象,并且在叙述效果上也比较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审美视城和观影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散文和审智散文为代表的现代散文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家园,它和人类的关系不仅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智慧审视与精神引导的关系,其情感诉求应该是智慧的、深度的、终极关怀的,能引领接受者得到精神的提升.因此现代散文文本更注重艺术建构的审美自觉,这种审美自觉主要体现在散文情感诉求的精神性和智慧性、生命把握的开放性和对话性、语言传达的理趣性和阻拒性、审美结构的情感性和召唤性等方面.这种艺术建构的审美自觉,将以其独特的情感把握和审美召唤激发接受者的审美再创造,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到最大的丰富、补充和提升.现代散文的接受则是一种生命沟通,读者通过散文文本走进作家心灵,去把握作家的生命律动和精神取向,达到与作家的交流和沟通,在沟通中揭示生命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代散文在艺术创造上的审美自觉,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审美接受和生命沟通,从而得到审美启迪和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6.
叙事心理治疗的生存本体论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治疗是一种关于在世生存的对话方式,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意义象征活动的生存本体论即现象学-诠释学的立场.本文讨论了作为价值实践的叙事心理治疗的研究、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文本叙事的稳定与平衡,取决于结构与内容的能量交换及其过程。透过后现代生态诗学的视角,莎剧《李尔王》是对文本能量叙事的召唤和书写,并在剧本自然与精神生态的能量碰撞中形成消极的诗化语境,引发了主体关于人的位格消解和自失,彰显了一种对生命意志无情摧残的永恒复返的虚无,促进了以“世界病”为表征的消极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书写内容与书法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首先,内容影响主体创作心理,使作品具有个性品质;其次,书法作品能够能动地反映文字语境和主体的精神气质,两者的相互生发使文境在书风催化下进一步凸显艺术的旨趣;最后,契合主体心理与精神的书写内容对书法家构建个性书法风格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叙述实体寓于整体的叙述文本之中,它通过隐喻的意义赋予一组陈述句子以融贯性。叙述实体是历史学家就如何看待特定历史的"建议",是历史学家所建议的看待历史的最佳"视角"。不同的历史学家对于同一段历史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因此叙述实体具有竞争性,通过审美标准可以从中评价出最优者,以此获得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吸收当代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的某些研究成果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认为促使人类之间进行交际的核心大脑信息处理机制,是一种能够根据人们的行为进行推理的能力。从关联理论看,文学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在这双重交际中的职能就是挖掘出原文作者意图与译本读者期待视野的最佳关联,在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的语境等效的同时,也要确保译本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的解读原文作家写作意图的语境效果。可见,关联理论对翻译的阐释内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译者应从原文的明示信息以及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中找到最佳关联性,为读者提供最佳的认知环境。可以说,好的译者还必须能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与原文趋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实质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